猪育种均衡选育,促进生产性能的提升与可持续进展

为了满足更高水平的可持续性进展,育种计划不仅应注重母猪的繁殖力多产性,而且还应考虑到社会上重要的性状。这意味着诸如对环境影响、动物福利或适应性等因素应该包括在内。

育种计划根据各种动物性状对牲畜生产者的相对重要性来定义动物种群的期望变化。值得注意的是,猪的遗传选择主要集中在经济上重要的性状上,如育肥猪的生长速度和母猪活产仔数,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商业育种计划不断发展,以反映整个猪肉价值链和市场中性状相对价值的需求和变化。

近年来,提高动物福利和猪肉生产者的可持续性越来越受到公众和养猪业不同利益相关者的关注。因此,平衡的生猪育种计划现在包括并改善了显示出足够遗传变异的相关社会重要性状。这些现代养猪计划已经通过选择更多(饲料)高效和更健康的动物,为改善动物福利和减少生猪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作出了贡献。

此外,对育种计划和技术发展中所包含性状的生物学背景的深入了解导致了动物选择方法的新选择。

均衡的育种计划将有助于建立更具弹性和可持续性的生猪生产系统。照片:西蒙·梅耶(Simon Meyer)| 丹麦遗传学

改善生产性能和健康

这可以通过设计选择指数来实现,该选择指数不仅关注活仔猪的数量,而且要充分考虑仔猪的生存能力。这样可确保猪肉生产的可持续性保持最佳状态,并通过提高成活率来提高动物福利。提高仔猪存活率的努力已将母体遗传效应纳入了育种程序,例如母体对出生至断奶日增重的影响,母体对仔猪存活率的影响以及母体对仔猪均匀度的影响。

母猪生产效率通过减少猪群中的母猪数量和提高每头母猪的产量,对猪肉生产的可持续性产生重大影响。选择肢蹄健壮的猪有助于可持续的猪生产,同时提高动物福利。健壮的猪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表现良好,不易受感染和生产疾病的影响,如腿部问题,并能延长寿命。

母猪寿命被定义为终生生产力,是一个高效率和有利可图的养猪业的关键组成部分。潜在的生产因素,例如40%到50%之间的更新率,而很高比例的母猪只生产一到两窝,这将增加生产成本、减少猪场平均每窝仔猪数、并增加非生产天数。

由于饲料和人工成本增加和产量减少,这些因素对可持续性产生不利影响。将母猪寿命、母猪健壮性或母猪“持久性”指标性状纳入生猪育种计划已被证明是有效的,可以生产出能适应不同生产条件的母猪,并且每头母猪生产的活仔数量增加。

这一点可以通过设计一个选择指数来实现,该指数不仅关注活产仔猪的数量,而且更关注仔猪的生存能力。这确保了猪肉生产的可持续性保持最佳状态,并通过更高的成活率提高了动物福利。提高仔猪存活率的努力已导致将母系指数纳入育种方案,如母系指数对从出生到断奶的日增重的影响、对仔猪存活率的影响以及对仔猪均匀性的影响。

仔猪成活率

仔猪死亡率既是生产指标、也是一个福利问题,也是造成生猪生产者经济损失的一个原因。为了提高仔猪存活率,研究了母猪的行为特征以及仔猪的行为特征。研究表明,母猪行为特征的遗传率估计值较低,如母猪对小猪求救信号的反应、母猪被饲养员处理小猪时的反应、小猪的应激和被挤压以及母猪对人的态度。

此外,据报道,母猪对仔猪求救信号的反应与仔猪死亡率呈负相关,母猪对人的攻击行为与仔猪死亡率呈正相关。此外,有迹象表明,母亲的应激与其后代对应激和疾病的抵抗力之间存在联系。

因此,通过选择母猪表达的基因,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疾病风险,减少抗生素的使用,从而提高可持续性,有可能减轻母猪应激对后代的不利影响,并通过母猪行为提高存活率。许多研究表明,猪的社会相互作用的遗传背景及其与效率和收益的遗传关联,导致在育种方案中纳入社会互动和行为互动的可能性。

减少环境影响

养猪业旨在减少环境影响的目标可以通过增加产量,同时尽量减少投入来实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提高饲料效率和生长速度是近年来许多生猪育种计划的重点。虽然饲料效率传统上是通过饲料转化率来衡量的,主要是由于其易于计算和解释,但是开发和使用更准确描述饲料效率的新方法越来越受到关注。

其中一些新的饲料效率性状包括利用节省饲料、残留的饲料或直接包含采食量等性状。所有这些指标都是根据动物性能指标的选择来计算的,这些指标通常包括体重、平均日增重、背膘厚度和眼肌面积,作为动物生产需要的替代性状。因此,剩余性状可以很容易地被养猪公司采用,以提高遗传增益,从而获得更高效的猪,并提高农场的盈利能力。

提高饲料效率

除了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对波动的产出价格的适应能力)的好处之外,考虑到猪与人类在食用能源和蛋白质来源方面的直接竞争,提高猪的饲料效率尤其有意义。因此,有必要生产在减少废物影响的同时更好地利用饲料的动物来满足动物衍生产品的需求。

提高饲料效率的猪的遗传改良已导致平均日增重的增加,从而大大减少了从出生到屠宰的天数。此外,由于瘦肉型猪更善于将饲料营养转化为身体资源,因此提高了胴体的瘦肉率,从而提高了环境和经济可持续性,以满足日益增长的世界人口的需要。

此外,饲料效率的提高与生长猪氮磷排泄量的降低密切相关,从而减少它们对环境富营养化和酸化的贡献。此外,更高效的动物产生更少的温室气体排放,因此有助于减少空气污染。

综上所述,均衡育种计划有助于猪肉生产的可持续性,它们可以通过纳入福利和行为特征、以及利用基因编辑、全基因组分析和基因工程等新兴技术,进一步提高猪肉产量、基因组学和代谢组学技术,加速复杂性状的遗传进展。

丹麦遗传学资深遗传学家Mahmoud Shirali博士撰文

01

母猪不发情原因分析及对策

02

5种蓝耳病毒的实验室诊断对比及选择

03

干货:刘望宏《国内种公猪站概况与管理技术》

04

猪呼吸系统的主要五种混合感染

05

生仔猪腹泻控制:返饲

一个有深度的公众号

养猪业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