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造技术|斗栱加工的技术要点

斗栱是中国古代建筑特有的一种结构,哲匠之家对“斗栱”分布配置、形制等级、整体尺度、构件大小、样式选择、变通搭配有过系列介绍。本篇介绍斗栱加工的技术要点。

一、凡斗栱构件相叠,必须栽木销

1. 纵向及斜向构件相叠,每层用于固定的销子不少于 2 个。

2. 升、斗销子每件 1 个。

3. 挑檐枋及正心枋栽销间距不大于 1.5m。

二、昂翘斗栱中各方向构件相交均需做“刻口卡腰”扣搭,“刻口卡腰”应遵循以下原则:

进深构件在上,面宽构件在下,即“进深压面宽”;遇有斜向构件,则斜向构件在最上层。

1.平身科。横向(面宽方向)构件为“等口”,刻口向上;纵向(进深方向)构件为“盖口”,刻口向下,各留 1/2;遇有“连做”构件,则可根据安装顺序灵活掌握。

栽销

左:平身科昂翘斗栱——横、纵向构件相交;右:横向(面宽)构件“刻口”——等口

构件加工——平身科“刻口卡腰”与“剔袖”

平身科“刻口卡腰”与“剔袖”(一)

注:横向(面宽)栱类构件——等口“刻口”尺寸。

左:横向“栱类构件”——等口 ;右:纵向“昂类构件”——盖口

平身科“刻口卡腰”与“剔袖”(二)

注:平身科斗栱“刻口卡腰”原则:纵向构件压横向构件。

平身科“刻口卡腰”与“剔袖”(三)

注:纵向(面宽)昂类构件——盖口“刻口、剔袖”尺寸。

平身科“刻口卡腰”与“剔袖”(四)

平身科盖斗板、斜斗板口子

2.柱头科。位置处于桃尖梁下皮本层及以下层的构件,横向(面宽)、纵向(进深)相交,均需“刻口卡腰”扣搭。位置处于桃尖梁下皮本层以上层的正心、拽架枋不做“刻口卡腰”,仅在桃尖梁相应部位按枋子尺寸剔“袖”(卯口),枋子与其直交;与桃尖梁相交的“里拽厢拱头”与桃尖梁榫卯(双榫)相交。横向(面宽方向)构件为“等口”,刻口向上;纵向(进

深方向)构件为“盖口”,刻口向下(即进深压面宽),刻口高为横向构件高的 1/2。

左:”平身科——翘;右:柱头科——翘 

柱头科“刻口卡腰”与“剔袖”(一)

注:柱头科“刻口卡腰”与“剔袖”除构件“桃尖梁”与平身科有所区别外,其余构件与平身科相同

柱头科“刻口卡腰”与“剔袖(二)

3.角科。横纵两方向构件相交的构件,“刻口卡腰”与平身科作法相同;与斜向构件三方向重合相交的斜向构件刻口为“总盖口”,刻口向下,上部留 1/3;纵向(进深方向)构件为“盖口(或称腰枋)”,上下刻口,中部留 1/3;横向(面宽方向)构件为“等口”刻口向上,下部留1/3。

三、凡“刻口卡腰”构件,应按以下原则留“袖”:正向相交构件“刻口卡腰”部位均需双面做“剔袖”,袖深各 0.1 斗口;角科斜向构件及与之三(多)重相交的正交构件其“刻口卡腰”部位不做“剔袖”。

角科“刻口卡腰”与“剔袖”

1.角科斗栱“刻口卡腰”原则是:正向山面构件压檐面构件;斜向构件压正向构件。

2.角科斗栱“剔袖”原则是:正向相交构件“刻口卡腰”部位均需双面做“剔袖”;斜向构件及与之三(多)重相交的正交构件其“刻口卡腰”部位不做“剔袖”。

3.角科斗栱中,正交构件相交:做“刻口卡腰”并“剔袖”。角科斗栱中,正交与斜向构件相交:做“刻口卡腰”,但不做“剔袖”。

来源:汤崇平《中国传统建筑木作知识入门(上)——传统建筑基本知识及北京地区清官式建筑木结构、斗栱知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