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了去年年底到今年上半年的新产品轰炸,很难有什么产品能让我眼前一亮了。事实上,长生福和芯爱之后,就没有什么「真正特别的」产品出现了。一直到上周,拿到了泰安心的产品形态,我终于久违的激动了一下。如果患的是原位癌,赔付30%的保额,同时豁免之后的保费。概念和多次赔付的重疾险类似,从第一次确诊恶性肿瘤开始算,如果满了3年之后,恶性肿瘤还在持续,或者复发/转移,或者又新发了其他恶性肿瘤,那么还可以再赔付第2次,额度和第一次相同。(我先生问,如果得了癌症,不治疗,熬过六年还活着,是不是等于可以拿3倍赔付?我说,理解的没错,但是请你不要作死。)
如果距离第一次确诊,满1年,但是没到3年,就出现了复发/转移,或者新发这几种情况(注意!不包括持续), 你有两个选择:
要么等到满3年,再拿100%的赔付;
要么直接申请提前领取这一次的赔付,可以拿40%的保额。
说实话,这条挺人性化的。
数据来源:2017年全国肿瘤登记中心收集汇总的全国31省、市自治区肿瘤登记处2014年的恶性肿瘤登记资料,国家癌症中心发布
因为身边亲属和同事有不少患癌症的案例,所以想单独在恶性肿瘤方面再加多一些保障。假设老王选取了泰安心责任中所有保障,保至70岁,20年交费,保额30万,每年的保费是3726元。合同期满前他患病情况如下,一起瞅瞅他可以获得多少赔付:对看公众号的各位来说,看产品,看的是产品好不好?性价比高不高?适不适合我?但对于写公众号的我来说,看产品的时候,除了以上的部分,我还会关心:各个产品之间有没有足够的差异化,来满足不同的需求?各家公司扎堆出产品,如果保障责任和核保条件非常类似,真的意义不大。————这种产品竞争模式,除了让想买的人无比纠结又迟迟不敢下手以外,不见得多有效。这个时候,如果有哪家保险公司愿意另辟蹊径,找到市场相对空白的点,出点不那么主流,但是精准迎合一部分人群需求的产品。去年3月份,我第一次整理50岁以上人群的投保方案,就已经发现,线上防癌险的选择远远不够,线下也不是很多,所以和产品方提了很多次要求,出点单独防癌险,特别是多次赔付的防癌险。
- 恶性肿瘤本身就是很高发的重大疾病,占到整个保险行业重疾赔付的70%左右。
- 很多人真的买不到重疾险,高血压糖尿病等健康问题是一方面,还有很多50岁以上人群,重疾险可选范围太小了。
- 虽然有很多重疾险也带癌症二次赔付,但是要通过重疾险的核保标准,你让非标体怎么办?
真的不容易啊,比其他险种难要多了。到今年2月份才要出来一个康爱保,还是单次防癌险;现在11月份了,才有了多次赔付的泰安心。恶性肿瘤的持续、复发、转移、新发,从概率上来说,真的不低。我并没有找到具体的数据,但是可以说两个理由。我身边的亲属和朋友,得癌症的,两只手数不过来。得病最久的,已经超过十年。但是这里面,最终去世的,只有两位高龄老人,得的分别是前列腺癌和直肠癌,和两位中年人,都是肺癌。其他人,甭管生存质量如何,都活着,并且带癌超过五年的不在少数。同时,我也请教过肿瘤专家,专家说数据不好统计,但是,即便是相对较低的乳腺癌,手术后,也有大概20%的人在两年内会复发。如果是卵巢癌,这个比例会达到60%。泰安心的两次赔付,需要间隔3年,这个时间基本是目前癌症多次赔付的主流,没什么可说的。但如果只满1年就出现除了「持续」以外的情况,可以直接申请提前领取这次赔付的40%,这条规定,可圈可点。在患者获得赔偿和保险公司赔付风险之间,摸索到了一个平衡点。虽然目前产品还没上线,也没法看到具体的核保标准,但是能智能核保,就已经是巨大的进步,说明保险公司愿意在这个产品上花成本。你们知道每次我遇到「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结节」这种组合时,有多郁闷么?保不上重疾险医疗险就算了,保不上甲状腺癌也没关系,反正这个癌症不贵。但是我想要其他的恶性肿瘤保障呀!如果有了足够的核保条件,就有大把人可以通过除责/加费的方式,获得防癌险的保障。甲状腺癌不保可以,白血病、肺癌、肝癌这些花费巨大的癌症,保一保也好的呀!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了泰安心,吃不吃得饱不说,我起码有米下锅对不对?从出生30天到75周岁,都可以投保;不限职业;而且保障期间有n种选择,最多可以保到100岁,约等于终身。2、年龄较大,买不到重疾险,或者重疾险保费太高的;如果觉得比较适合,刚好这个产品是双十一的活动的产品之一,建议大家先预约起来,等上线之后,算算费率再看。我也会再单独看一下核保的情况,给大家分析一下,你们再决定。
👆扫描二维码预约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