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杀刘封真是听信了诸葛亮的进言吗?(下)
(紧接上期)上期聊到刘封、孟达不救关羽的理由是成立的,但后来为什么这会成为刘封被杀的罪名呢?
这还是要从孟达说起。
关羽发动襄樊之战,水淹七军,擒于禁,杀庞德,一时威震华夏。但由于此战是关羽自作主张的擅自作为,既没得到自己阵营的增援,也没得到东吴友军的增援,仅靠自己单打独斗,怎么也不可能抵挡曹操、孙权的南北夹击。
前线徐晃长驱直入,后方吕蒙白衣渡江,关羽在取得短暂的辉煌后迅速败走麦城,被东吴擒杀。
荆州丢了,前将军死了,这么大的损失刘备不可能不追究责任,追究谁呢?原来的荆州守将都投降东吴了,附近守军就剩下刘封、孟达,会不会追究到这二人身上来,让他们成为替罪羊呢?
此时的孟达就有这种恐惧和焦虑,如果刘备要追究,要找一个替罪羊,毫无疑问会找到孟达。刘备不会拿自己的义子来开刀。
也就在这时,刘封仗势欺人无法无天地抢走了孟达的鼓吹乐队。又惊又恐、又气又怒的孟达愤而选择了投降,带着四千多家部曲投降了曹魏。(这批人应该就是当初跟随法正、孟达去荆州迎接刘备的益州部队,隶属于孟达,所以称为部曲,类似于孟达的私兵)
投降前孟达还给刘备写了一封信,被后人称为《孟达辞先主表》。从信中可以看出孟达投降的大致原因。信中首先说了自己为什么要走,是要保全自己的清白,干干净净地走。
然后以古人自比,说:“申生至孝见疑于亲,子胥至忠见诛于君,蒙恬拓境而被大刑,乐毅破齐而遭谗佞,我每次读书读到这些都慷慨流涕,而现在自己亲身经历了这些事情,更加伤心绝望。为什么呢?荆州战败后,留在荆州的大臣全部失节投降,百人中没有一个人回归。只有我忠心为你做事,攻取房陵、上庸,现在却要请求你放我一马。”言下之意就是因为自己的忠诚受到怀疑,功绩受到猜忌才走的。
这时曹操刚去世,曹丕接任。孟达一表人才,举止优雅,风度翩翩,才辩过人,深得曹丕喜爱,任其为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封平阳亭侯,同时将房陵、上庸、西城三郡合并为新城郡,让孟达任太守。
这三郡此时还在刘封手里,曹丕派征南将军夏侯尚、右将军徐晃和孟达一起去攻打刘封,强夺三郡。
曹丕曾叫朝中有品鉴人物能力的大臣来评价孟达,大多数人为了迎合曹丕,纷纷称赞孟达有“将帅之才”“卿相之器”。
只有刘晔和司马懿持不同意见,劝谏曹丕不要将新城交给孟达,以免后患,可曹丕此时哪里会听呢?
孟达攻打刘封前,也给刘封写了封信,无非是离间、诱惑和恐吓。虽然有些啰嗦,但分析到位,显示出孟达是个比较有眼光的人。
首先刺激刘封最敏感的地方,义子,与刘备没有骨肉之亲。刘备已经立刘禅为汉中王太子,您的地位就很尴尬了,进取吧,有夺嫡之嫌,不进取吧,就是个副军将军,没什么前途。由于您的特殊身份,涉及继承问题,您一定会被猜忌,从而受到打压甚至迫害。不如趁您现在领兵在外的机会,投降算了。
其次是诱惑。我王(指曹丕)刚禅代汉朝,需要人才,只要您投降,不光是受封三百户,继承罗侯国,还会给你一个大邦,让你成为始封之君。
最后自然是恐吓,不投降就会面临被消灭的危险。
刘封不投降,准备抵抗,没想到西城申太守申仪背叛刘封,投降曹魏,合力攻打刘封。刘封兵败逃回成都。上庸太守申耽也投降了。东三郡全部丢失。
这下刘封的麻烦大了。刘备给刘封安了两个罪名:一个是欺负孟达。一个是不救关羽。
第一个罪名是追究丢失东三郡的责任,因为刘封欺负孟达导致其背叛,进而领兵来袭,夺走了东三郡。
第二个罪名是追究丢失荆州的责任,其实这不关刘封的事,理由上期已经说过,但这事实在太大,总得找个替罪羊,不然刘备怎么给臣下交代,而相关人员不是死了,就是投降了,只剩刘封一人,只能让刘封来做这个替罪羊。
但就算有这两个罪名,刘备最初也不想杀他。东三郡地处山地,闭塞穷困,荆州在时,还有联结荆州、益州的重要战略地位,荆州丢了,其已经没有当初那么重要了,丢了就丢了,犯不着为此搭上义子一条命。
不救关羽的原因,刘备心知肚明,罪不在刘封。
刘封虽然打了败仗,但没有投降,而是跑回成都,说明他忠诚于刘备,忠诚于父子之情,也许正因为如此,他才觉得回来也没有性命之忧。
确实,刘备完全可以以刘封不投降为理由,赦免其死罪,只对其做出撤职啊、囚禁啊等军事、行政处分。风头过去之后重新启用。
关键时刻,诸葛亮以刘封刚猛,刘备去世后难以驾驭为理由,劝刘备趁此机会除掉刘封。
诸葛亮这招很毒,准确地击中了刘备的痛处。前面说过,刘备重用刘封的目的之一就是要为刘禅留下一个得力的帮手,但如果没有人能够控制住这个帮手,或者说刘封没有绝对忠诚、绝对服从于刘禅之心,那么,反而会给刘禅留下一个凶猛而危险的对手。为了刘禅,刘备不得不杀刘封,尽管其内心有所不忍。
于是刘备赐死刘封,让刘封自裁。刘封死前追悔莫及地说:“真后悔没有听从孟达的话!”
刘封死后,刘备痛哭流涕,有不舍的父子情,有没有不得不杀的苦衷和无奈呢?
不止一个学者质疑诸葛亮的建议,认为其太过,概括起来有如下几条:一、不接受孟达的劝降,回到成都,是其忠心的表现;二、以不救关羽的罪名杀他可以,但如果仅仅是考虑到今后难以制御而杀他,那就是杀了一个无罪之人(确实,这只是预判而非事实);三、不救关羽,丢失上庸,都是死罪,即使他不是一个刚猛的人,也应该杀,但仅仅以其为刚猛之人而杀之,理由不充分。
这些学者认为这是诸葛亮信奉法家之术造成的恶果,逼刘备杀刘封,非常过分。有人还提出诸葛亮可以制御同样刚猛的魏延,为什么会难以制御刘封呢?(其实这个理由不成立,两人没有可比性。魏延是武将,刘封是皇子、皇兄,诸葛亮可以借皇权制御魏延,却很难用皇权去制御刘封)
因为史料缺乏,这件事变成了一个开放性话题,每个人都可以从自己的认知去理解和推测,难以形成统一的认识。
仅就已知史料而言,刘备确实是在听了诸葛亮的建议后才杀的刘封,而诸葛亮的建议也确实是建立在一种缺乏事实依据的预测上,难以让人信服。
而刘备之所以要忍痛杀刘封,除了要为失去荆州和东三郡找一个替罪羊以平息人心外,关键还是相信了诸葛亮的预测,为了刘禅,不得不杀。
这里面最困难的是说不清楚刘封后来会变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从其欺负孟达的行为来看,他有仗势欺人无法无天的恶劣行为,有可能将来难以制御,但从其拒绝投降返回成都的行为来看,似乎又是忠诚于刘备的,也有可能将来同样忠诚于刘禅。
这些统统说不清楚,只知道一个事实,刘备死后,蜀汉政权完全落入诸葛亮之手。前面说过,刘备重用和培养刘封的两个目的的其中之一是保护蜀汉政权不落入他人之手,这才是刘备最担心的问题。
如果刘封还在,会不会这样呢?不知道,还是说不清楚,但至少刘姓兄弟中有一个刚猛难以制御的人存在,或多或少会成为诸葛亮专权的障碍,就算刘封不为刘禅只为自己。
那么是不是诸葛亮在建议刘备杀刘封时就有专权之心呢?仍然是说不清楚的事情。(不过诸葛亮这个人太精明,以后有机会聊聊他,大家就会知道他精明到什么程度,真有些细思极恐的感觉)
这段公案到此为止,刘备是不是真信了诸葛亮的进言杀掉刘封的问题,留给各位自行判断。只提一点,诸葛亮建议杀,而杀与不杀的决定权是在刘备手里。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