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两千年前留下的老方!治胃溃疡、胃胀痛!
这篇文章,我跟大家聊聊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主要功效:寒热平调,消痞散结。主治:寒热错杂之痞证。心下痞,但满而不痛,或呕吐,肠鸣下利,舌苔腻而微黄。(本方常用于急慢性胃肠炎、慢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属中气虚弱,寒热互结者。)
如果胃部胀痛满闷,既有寒证也有热证,可以用这个方子来治。
我给大家说说,曾经刊载于2008年的《山东中医杂志》。它是比较典型的,利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常见胃溃疡的案例。
有一个41岁的男子
在三年前,胃部就经常出现胀满、疼痛的现象。后来越来越严重,就到医院去检查。检查后被确诊为“胃溃疡”。既然是常见病,那就好好养吧。
结果,有一次因为饮食不节,胃脘很不舒服。
于是,找中医看看。看能不能彻底治愈。
刻诊,患者胃脘部位发胀,疼痛,整个人面色萎黄,口干,尿黄,还有点怕冷畏寒。细问得知,大便不成形,没有规律。患者做了化验,发现大便有血。
看舌脉,脉弦细,舌有瘀斑,舌苔黄白相间。
医家开了一张方子——
党参15克,大枣12枚,清半夏10克,枳壳10克,甘草10克,延胡索10克,黄芩10克,黄连9克,干姜6克,三七粉3克(另包兑服),白及粉15克(另包兑服)。每日一剂,水煎两次,混合以后,每次服用100毫升,分3次口服。
患者服用5剂之后,疼痛渐渐消失。接着,患者再服20剂,诸证悉平。原方加减又调理半年,胃镜检查,患者胃病痊愈。
这里面是什么治疗思路呢?
患者最初主要是胃胀痛。
胃胀,中医叫“痞证”。形成痞证的原因之一是寒热错杂。
医案里的患者就很典型,属于,寒热错杂。既有寒邪,又有热邪。寒热交替在一起,中焦气机郁滞不通,所以就胀痛。
怎么知道患者有寒呢?
畏寒怕冷,大便溏薄,脉象偏细,面色萎黄,这些都是说患者又寒。
患者口干、尿黄、舌苔发黄,这些说患者又寒。
这种寒热错杂的症状,在多年有胃溃疡患者身上是多见的。其中,虚寒之象是主要的,热象往往是次要的。也就是这个热,是由患者中焦脾胃之虚,使得气机郁滞不散,久而久之形成的热邪。
当然,患者还有淤血的问题。患者舌有瘀斑,提示淤血。大便有血,说明淤血引发出血。
这时候当务之急,就是要把患者寒热错杂的症状解决。解决了病就好了。
文章配伍就可以散寒、清热、补虚。
这个配伍,是半夏泻心汤的化裁。
把三七粉、白及粉、延胡索、枳壳四味药去掉,剩下的就是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汤,由半夏、黄芩、干姜、人参、黄连、大枣、炙甘草构成。
开篇我说过了,源于《伤寒论》。它有将近2000年的历史,功效就是平调寒热。中焦寒热错杂的局面,用这个方子来解决,常常见效。
党参(常用于代替人参)、炙甘草、大枣、干姜来补虚散寒。黄芩、黄连来清热。半夏降逆消胀、散结除痞。
在这个基础上,由于医案中患者大便有血,加入白及粉和三七粉。白及粉能生肌止痛,三七粉可以活血止血。枳壳、延胡索行气活血,缓解疼痛。
这一搭配,患者胃部的寒热错杂、淤血出血的症状,就都解决了。
这就是用半夏泻心汤治疗胃溃疡的例子。你看懂了吧?
本文理论依据:《伤寒论》文章仅供参考、学习,不替代医嘱和处方。文中所述配伍,必须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切勿盲目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