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瑞金:种麦子---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88802期


 种麦子---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大集体时代,种小麦的技术落后、工序复杂:有耕地、耙地、打畦梗 、送粪、耩地、镇压 、蒙头水、冻水 、划氨水、返青水 、拔节水 、灌浆水、防止蚜虫红蜘蛛、收割、晾晒、打场、扬场、过磅、留种、缴公粮、分口粮、归仓等20几道工序。
  "三麦不如一秋长,三秋不如一麦忙"。那时过麦,若天气帮忙,最快也要半个月。
"麦熟是一晌",为防止焦头,怕遇上风、雨、雹,收小麦都是抢收。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随着旋耕机、新型播种机、联合收割机的使用,大大简化了生产工序;还有喷灌机、打药机使用,提高了田间管理的效率和效果。

  麦子九月下种,六月收获,和人的孕育期恰巧相同。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因耩地效率低,不得已早下手种。现在种麦子,似乎晚了两个节气。原因是"墒好无晚麦,肥足无弱苗"。
我八、九岁那年,放秋假,被队长安排到播种组去傍牲口。我傍的牛是一头黄母牛,性情温顺,吃苦耐劳,从来不发牛脾气。
播种组里,李二哥扶耧,我傍牲口,还有四个扒粪的,一个撒化肥的。
 耩地用的是一种双腿耧,耧上盛种子的仓叫耧斗,耧斗后下方有个方口,方口外,紧贴着一片插板,插板下端开一个半圆型的小孔叫"漏淌"。漏淌中间,穿着一根细竹子做得拨条,一端固定在斗内,经过大约120度弯折,另一端固定在漏淌的外上方。
耧斗外的竹条上绑着个鹅蛋大小的石头蛋,叫"悠蛋子"。扶耧的人,左右晃悠耧把,悠蛋子就可以带动竹条左右摆动,使种子从漏淌均匀流下。
 李二哥扶耧,经常根据品种、墒情、节气,来调解漏淌的下种量,通过提压扶手来控制播种深度。
我傍着牛的行走路线控制行间距。扒粪的,把浅圆的粪筐斜挎在肩上,吊在腹前,手持破碗片将粪肥扒进粪筐,再撒进耧的托盘里,和种子一起耩到地里。耧腿贴地处,绑着蜡杆委成的U型圈,用来搂土盖种。耩到了地头,扶耧的抬起耧腿,我就用手去扣掉挂、粘在上面的杂草和泥土,防止堵塞致缺苗断垄。
  自白露开始,到寒露结束;从戴苇笠开始,到戴帽子结束;从穿单衣开始,到穿夹衣结束;历时一个月的秋种终于结束了。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耩地的中途,人要休息,牛要倒嚼,一天只能耩个六、七亩地。每耩一亩地,需要行走近5公里,若播6亩地,每天要行走30公里,对我来说,是要付出很大的体力。
  在墒情好的时候,耩完7天左右,就出苗了。寒露后的早上,看着满坡叶尖带着露珠的小麦,出苗整齐、均匀,内心就有一种说不出的喜悦,后来才知道有个词叫"参与度",还有个词叫"成就感",呵呵!
我盼着来年的丰收,希望队里能多分些麦子,能吃上自己用劳动汗水换来的果实,定会觉得更加香甜,更有味道……
       2019.03.11
作者简介
魏瑞金,男,1966年生人,山东安丘人,1989年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毕业。现在潍坊市城郊检察院工作。名利随缘慎追逐,升迁进退两相宜。
在场文学
The presence of literature
主       编:明桦
微  信  号:zhaominghua0526
本期编辑:明桦
微  信  号:shaiwangnv
来稿须知:原创,文责自负。
稿件题材:诗歌、散文、小说、杂文,书法、摄影、绘画作品。
初次投稿:附作者姓名(笔名)、个人简介(150字左右)、照片一张。
投稿信箱:438371346@qq.com   qiufengjj@163.com
在场文学主编明桦感谢您支持原创作品
,是一种情怀
(0)

相关推荐

  • 麦 香

    简 单 →热爱文艺却理智 →拥有现实却不忘初心 →万人诺诺要倾听自己的声音 文|叶紫 图|网络 一锅又一锅的馒头热气腾腾出锅,家里弥漫着浓郁的麦香,这味道属于家乡,属于父母. 嚼着自己手作的馒头,香甜 ...

  • 60后、70后、80后的麦收记忆

    文:一夕一夏 图:红艳 麦收时节,记得天还没有亮,就被父母带到田地里睡在脚蹬三轮车上.迷迷糊糊看到是父母弯腰割小麦.捆小麦的身影.饿了就吃从家带来的馒头,喝着用绿色水壶装的白开水. 麦收的日子,父母像 ...

  • 李瑞利:六月,小麦之歌 | 原乡诗刊

    六月,小麦之歌 诗人:李瑞利 每年  这个季节 这个季节 总想写点什么 风吹麦浪的音乐 总在为记忆灌浆 麦子  金黄的光芒 高速的闪过,真想 下车走走,站立田头, 搓一把麦穗 嚼嚼,嚼出童年里的味道 ...

  • 嗨,乳山小盆友快回家割麦子啦!

    时至端午节前后,有时间时总会跑到郊外去看看麦子.一路上能见到茂密的杨树林,能嗅到带着泥土气息的空气,还能踩着尘土飞扬的小路哼着我喜欢的旋律. 这时我能感受到些许与小时候相似的东西,只是这种感受只能藏在 ...

  • 魏瑞金:自给自足---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79803期] 自给自足---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六十年代前,农村仍处在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种粮自己吃,秸秆当柴烧,缫丝织稠,纺线织布,榨油炒菜,几乎达到"百物不用买, ...

  • 魏瑞金:勤工俭学---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78603期] 勤工俭学---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现在的小学生,除了到校学习这个主业外,就是参加各类特长班.他们从不为花钱操心,平常父母都给零花钱,再加上压岁钱.生日礼金等,只要家庭 ...

  • 魏瑞金:荡秋千---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75601期] 荡秋千---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秋千,原本是为了采果食.捕猎物,双手揪着藤条跃迁峡谷的用具,后来这个词语经过了几次变迁:揪迁→秋迁→秋千.  古书中有"北方 ...

  • 魏瑞金:肥料---家乡的记忆系列

    [总第074002期] 肥料---家乡的记忆系列 作者:魏瑞金 有句农谚:"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种地不使粪,等于瞎胡混".可见肥料在作物生长中的重要作用. 1954年,毛主席总 ...

  • 【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系列十二 家乡的菜园子》

    [总第039601期] 模糊的记忆系列十二  家乡的菜园子 作者:魏瑞金         刚记事的时候,我家老房子东边,沿着水沟的边缘,砌了个半圆形的菜园子.为防止水土流失,在沟堰边种着几丛棉槐.剩余 ...

  • 【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3 大队部的老于》

    [总第049202期] 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3 大队部的老于 作者:魏瑞金 老于是我们村里不可或缺的人.他个子不高,面白而清瘦,为人中庸不刚烈,讲话慢条斯理,若穿个长衫,中分一下头发,再拎个小书箱,打扮 ...

  • 【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2 泥垛子》

    [总第045301期] 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2 泥垛子    作者:魏瑞金 "泥垛子"是何物,是墙垛子? 不是家乡人,可能不知道,其实它就是用泥箍的一种自制烟花,一般是在正月十五灯节 ...

  • 【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1 生产队里吊粉皮》

    [总第043603期] 模糊的记忆系列之21 生产队里吊粉皮 作者:魏瑞金 人民公社时代,家乡的岭地上,基本全都种着地瓜.主要是地瓜产量高,那时先顾吃饱,一切为了填饱肚子.再者种地瓜也好储存,既可以窖 ...

  • 【万家灯火】魏瑞金:《模糊的记忆系列20 开心锣鼓》

    [总第043002] 模糊的记忆系列20 开心锣鼓 作者:魏瑞金 村里原来有一套锣鼓家什,有鼓.板.大锣.手锣.大镲.中镲.小镲等等,不知是何时置办的,现在已无从考究了. 这套锣鼓家什,在改革开放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