舆评丨苟晶事件的教训 2024-03-06 18:23:25 关于苟晶维权,舆论已经发酵了一段时间,事件的还原、过程的调查、后续的回应及最终的处理,网上都有了比较详尽的信息呈现,这里就不重复赘言,免得浪费读者时间。开门见山,我想事件舆论后期出现的种种针对苟晶本人的“压力反噬”应当引起关注,及作为引导舆论形成理性共识讨论氛围的工作者也应该了解深层次的一些问题,今后陷入类似的舆论陷阱。很明显,事件发展到今天这一步,社会舆论已经对苟晶此前刻意通过捏造多个事实来最大限度激发舆论情绪监督压力的“捷径”行为,表现出了针对其本人道德、诚信层面的明显反噬苗头。可以想象,随着这股反噬压力的持续波及,苟晶今后还将面临来自社会方方面面的评价压力,甚至可能伴随着她的一生。虽然苟晶不会因“就算是我夸大其词了,你又损失了什么?你们损失了什么?”而得到任何规则的实质性惩罚,但人毕竟具有社会性,除了规则的刚性制约外,还将面临来自口碑、诚信等方方面面的道德评价和无形约束,而从某种程度上讲,这种无形层面的道德评价或许更为重要。显然,苟晶还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当然,抛开频频撒谎、捏造事实、误导舆论等动机行为因素影响,苟晶终究还是个“受害者”,因此我建议我的读者在质疑、批评苟晶使用错误方式表达舆论诉求时,还是要尽量避免“苟晶之恶”“苟晶的罪孽”这类具有强烈负面定性的标题和词语,因为这会让网上针对苟晶维权已经出现的观点争论更加极端、更加具有攻击性,不利于后续形成基调一致、允许分歧、语气温和的舆论共识。舆论是把双刃剑,特别是在道德层面。无论前期因撒谎人为拔高的道德制高点多么利己,都会因后续事件真相逐步水落石出而出现反面转向,让自己陷入舆论漩涡。以此事件为例,前期苟晶刻意编造的学霸、受害者等虚拟人设随着权威调查通报的公开发布而瞬间崩塌,直接导致大量原先报以同情、支持、声援的围观网民出现情绪反转,产生大量被骗被卖等反向情绪,最终演变成了当前对苟晶出现的种种批判和质疑。 分析认为,这是舆论对苟晶违背诚信原则的道德惩戒,并不是舆论的矛头就此开始出现转向。因此,我们要特别警惕那些以“枪口掉头批苟晶”“苟晶被批判是人性的沦丧”等声音为标题、主旨的文章,不要想当然地被其带偏带离,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独立的判断,要明白批评苟晶与为高考顶替辩护是两码事,不能以批评苟晶就认定就是要为高考顶替案辩护。我认为,对于更多想要通过诉求舆论达到维权目的的受害者、当事人来讲,苟晶事件是一次生动而形象的舆论警示课。事实上,每一位试图通过舆论来帮助自己维权的受害者、当事人,都会或多或少存在“有意放大夸大利己信息”“刻意忽略不利信息”的情况,当然也包括我自己。但我们要注意,这种放大和忽略一定要建立在尊重基本事实和基本真相的前提下,是基于事实真相得出的可能带有个人情绪意愿和倾向的主观判断,而不是随意地去编造一个细节或捏造一个事实,无论处于舆论弱势,还是身在舆论强势,都要注意和警惕,否则即便赢得一时舆论声援,也会因真相逐步水落石出而引火上身,最终反噬自己。媒体同样如此,我们有些新闻媒体太喜欢“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标题渲染和情节想象。以这次苟晶事件为例,但凡新京报等后续介入新闻报道的媒体记者能多一点核实、多一点求证,也至于让苟晶这么多漏洞百出的谎言不断消费着公众的情感,更不至于一而再、再而三地撕裂着我们的朋友圈。我们参与事件讨论,是要在舆论讨论中督促和帮助有关部门找到一条可以解决问题的可行建议路径。不好的督促其改正,比如朋友圈问责这事,我相信经过这几轮热度讨论,四川乐山马边彝族自治县应该已经感受到了从上到下近乎一致的观点意见,后续撤销处理改正错误的可能性较大;而比如苟晶这事,我也相信,有相当一部分围观网民在今后遇到类似事件时,会有更加清醒而准确的判断。这一定是所有人都愿意看到的结果,让舆论更加真实、全面、客观地服务我们的社会向更加良性的发展。一杯咖啡 一堂舆情 赞 (0) 相关推荐 《黑色灯塔》之强奸案:舆论的娱乐心态,动摇不了司法的公平正义 当谎言被揭开的那瞬间 舆论还停留在旧的记忆 大众心底里更新速度的"慢" 却加快了被围攻人丁衫所受的伤害 一.剧情简介 布尔乔斯的美女董事王亚楠,在男下属丁衫生日那天把自己装扮成为一 ... 被指抄袭的海澜之家:广告营销上的巨人,原创设计上的矮子? 人比衣靓,潮牌ROARINGWILD的维权风格比其服装更潮. 5月8日,深圳潮牌ROARINGWILD官方公众号发文<抄袭是门艺术,海澜之家使人嫉妒>在1天之内轻松突破10W+,维权文章以 ... 当“社死”成为一种网暴:社交媒体时代的“社死”乱象 文章来源:青年记者 作者:冯琳 符万年 "社会性死亡"一词出自托马斯·林奇的书<殡葬人手记>,书中将死亡分成三重意义,听诊器和脑电波仪测出的,叫"肌体死亡&q ... 实务点评 | 第12期:立意不对 南辕北辙 新浪微博:@木铎考研 上期<实务点评 | 第11期:标题毁了你的消息?短短两行字到底怎么写好>发出后,后台收到78位同学的作业,但由于微信版面限制,不能一一刊登,我们随机抽取了5篇作业进行 ... 面试热点:高铁霸座,透漏出的法治和德治问题 事件回顾: 2018年8月21日,济南开往北京的G334次高铁上,一名男乘客霸占了另一名乘客的靠窗座位. 8月23日下午,济南铁路局方面回应,该乘客的行为属于道德问题,不构成违法行为.随后,该男子被治 ... 每一个暗无天日的夜晚,都是这些人的噩梦! 我总想睡一觉就能回到过去, 可早上起来发现, 还是没有任何变化,太伤心了... 以前奶奶说,哎哟要死要死了, 这大概就是人活在世的意义. --<素媛> 文丨旧故麻袋 ∨ 都说女性是弱势群体 ... 网络时代,我们不要成为舆论的盲从者! "你这个人连猫都不喜欢,肯定不是个好相处的." "女孩子画那么浓的妆,就是去勾引别人!" "你这么小的年纪,有多大的压力,懂什么叫做抑郁?纯粹是作秀而 ... 舆评丨90后女孩接受外媒采访事件的深刻教训要吸取 这个事,还是要讲,即便文章会被"没收". 上海嘉定"90后"非遗传承人周思溢接受BBC采访这个事情,务必要引起各级党委部门的高度重视,因为事件再次表明美西方媒体 ... 舆评丨上海车展特斯拉过激维权事件处置建议(二) 果然,在人民日报.新华社.新闻联播等权威党媒连续发声及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中消协等监管部门集中表态的压力下,特斯拉终于因为个别高管的侍权傲慢而付出了声誉代价,而在我看来这一切原本可以避免. 中国对所有跨 ... 舆评丨“媚日”大V登上讲台讲坛的深刻教训 讲台讲坛作为党的宣传思想文化重要阵地,涉及意识形态领域根本性问题,主讲人的政治立场.思想倾向.主讲内容等情况,都要经过十分严格的前置审查报备,特别是在当前纷繁复杂的国际国内新形势下,显得更为重要. 这 ... 舆评丨林生斌舆论反噬的深刻教训 讲完滴滴事件,再来讲讲林生斌,我知道你们都在等. 我认为,这是一起十分典型的.因虚伪"人设"崩塌而引发的舆论反噬事件,再次警告着那些还在试图通过伪造虚假人设,为下步谋求超出合理范围 ... 舆评丨理性和逻辑可以弥补毛洪涛事件的舆论缺陷 或许是因为调查结论与公众期望之间存在着巨大落差,有许多网民表现出了比较明显的质疑倾向,还有的提出了类似"勾结包庇""一手遮天"等对抗性猜想,这让当前的舆论反应充 ... 舆评丨山东齐鲁晚报公信“反噬”的惨痛教训 万万没想到,上篇刚刚点赞支持山东临沂蒙阴快速处置后,紧接着会以严厉谴责角度来就齐鲁晚报不当报道一事来发表舆评. 但该讲的还是要讲,我坚信"好客山东"有直面问题.改正问题的勇气,同时 ... 舆评丨浙大事件进展回应的正向启示意义 前几天,后台一直陆陆续续有留言,希望就浙大努某某事件网上发酵以来的舆论风波作些分析.讲些观点.提些建议. 至此,讲讲. 开宗明义.我认为,这是一起十分典型的,通过舆论对话.观点碰撞等民意沟通新方式新途 ... 舆评丨贵州安顺公交坠湖事件的这些舆论陷阱要小心 自昨日贵州安顺2路公交车突然冲破护栏坠湖事故发生后,一段显示时长28秒.疑似内部外泄的监控视频,被人上传至微博.抖音等公开平台及朋友圈.微信群等互动社群后,引发了公众激烈讨论,#贵州安顺一载有学生大巴 ... 舆评丨中北大学学生坠楼事件的新闻报道不能这么写 我们的媒体在报道学生考场舞弊被抓后坠楼这类令人遗憾的悲剧事件时,应当尽可能地避免引用单方面的语言表述作为标题和内容概要,因为这会造成弱势角色的主观强化和单方情绪的渲染过度,在舆论中产生一个试图说服公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