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帽子”的来历

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种类繁多。其中“美”的修饰源远流长。自从人类有了一定的温饱能力后,开始注重美。男女老少,不断推陈出新,对服饰,头饰,冠帽,鞋饰,都有了自己的见解。统治者也意识到“美”的装点,是一个国家的面子,并认为不同阶层的人应该在其服饰和头饰上有所区别,达到“辩贵贱,别尊卑”。

中国是以“红”为喜庆,以“黑”为庄严。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中国自纺的衣服,鞋帽都是利用天然颜料做装饰的。我们知道大自然中,山川被绿色植被覆盖。“绿”的提取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即使没有经济来源的底层人民,也懂得收割绿草,绿叶,拿回到家后,在容器里反复揉搓,这样积少成多,绿色的植物液体就是天然的绿色染料。

可以说在古代,绿色的染料最容易提取,成本最低。所以到了汉代时,区别于阶级身份的标志,就体现在了“帻”上。“帻”是包在头上的一块布,在不同场合,要带不同的“帻”。比如:打猎时,要带“缃帻”,农耕时,要带“青帻”,斋祭时,要带“绀帻”,丧葬时,要带“丧帻”,孩子带的叫“童子帻”,武夫一般带“武帻”,而地位低下或卑劣的就带“绿帻”。如果比地位低下还惨的人家,就带一块绿巾包头即可,俗称带绿头巾。这就是现在的“绿帽子”的原始端倪。可见“绿帽子”或“绿头巾”在起始不是现在的解释,而是贫穷的代表。

到了唐代,对一些吏人的惩罚里,也有责令其裹上绿毛巾,达到羞辱的目的。

随着社会的大发展,社会总会出现一些混混,这些人一旦结婚,就勒令老婆去耕作,做小买卖。他们不打工,不耕作,好吃懒做。到了宋代,更有甚者,卖妻换钱而食,这种人被叫做“娼夫”。社会是不容许这种败类的,故此,当时的官吏一旦发现这样的“娼夫”,就让其带上绿头巾,作为低贱的惩罚。

但是真正在法典里面体现“绿帽子”的现代含义的,是元代的《元典章》。里面详尽说明了“娼妓穿皂衣,带角巾。娼妓的家属带绿头巾(不限于男子)”

由此可见,宋元明清时期,地位低下和娼妓都以“绿,青”为主的服饰。惩罚那些卖妻卖女的,被强行带上绿包头的政令,可能就是现在绿帽子的雏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