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辉| 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端午节到了。商场里、街角边,粽子的叫卖声越来越多了,很多地方还在筹备龙舟比赛。这个节日,中国人已经过了两千多年。两千年多里,节日寄托了中国人太多的企盼与情感。当我们吃粽子的时候,可曾想过: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
你可能说是为了纪念屈原。是的,这是流传最广最深入人心的一个说法。屈原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人,名平,字原,芈姓屈氏。那时候,中原大地尚未统一,分布着七个国家,齐、楚、燕、韩、赵、魏、秦,号称“战国七雄”。那时候人们的名字是有讲究的,姓氏有别。姓是指有血缘关系的整个部族共同的称号,氏指某个支系的称号,男子称氏不称姓,之后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才逐渐姓氏合一。芈姓是楚国的王室贵族之姓,当时的楚王,还有曾热播的电视剧《芈月传》中的芈月,都与屈原同属一个部族。
屈原当时官封左徒、三闾大夫,常与楚怀王商议国事,他主张富民强兵、联齐抗秦,但后来由于小人的构陷,楚怀王将他逐出郢都,流放江南,辗转于沅水、湘水之间。公元前278年,秦国大将白起攻破楚国的都城,屈原听到消息后,悲愤交加,投汩罗江自尽。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非常哀伤,纷纷涌到汨罗江边。渔夫们划着船,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身体。有的渔夫拿出饭团,丢进江里,说是让鱼虾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以后便演化发展为包粽子、赛龙舟的习俗。
除了纪念屈原,端午节的来历还有其他的说法。
在江浙一带流传着这样的说法,一说是为了纪念春秋战国时期被冤死的伍子胥,也有人说是为了纪念东汉时期投江救父孝女曹娥。
还有人从历法节气方面来诠释端午节。五月初五,寒气与暑气相互转换之时,多雨潮湿,毒虫滋生,人容易生病,因此,这天有恶月恶日之说,很多地方的人们在这天插菖蒲、艾叶,喝雄黄酒以驱瘟避疫,祈求健康平安。
很多年前,著名学者闻一多先生写了《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两篇文章,列举大量古籍记载和专家考证,认为:“端午节本是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它的来历比屈原要早得多。
但是闻一多先生认为把端午节与屈原联系起来,却很有意义。闻先生认为,“屈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充分条件称为人民诗人的人。”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他因为人民的苦难大声疾呼,并激烈反抗。这是人民永远怀念他的原因。
中华民族在历史上多灾多难,但是人民对于健康平安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一直都在,人民对于那些为民请命、舍身取义的人的纪念一直都在。这,或许是端午节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