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究是为了自己
最近看一本书,提到了基因都是自私的,自私的目的是让基因遗传下去。那么为了解释为什么人类偶尔会做出一些利他行为(比如父母牺牲自己救孩子),作者给出的补充假设是,为了,作为一个整体,让(跟自身有重叠的)基因遗传下去,人会拯救与自己相关的基因。
后来作者又将这种“与自己相关”的内涵扩大,认为有时候人会不仅将自己视为“某家庭”的一员,而会把自己模糊化为“人类的”一员。这种分类的扩大也许有助于解释(尽管作者没有这么说)人们的利他行为并不仅限于有亲缘关系的个体。
这个观点应该已经存在了很久了,并不新鲜,但既然与我的道德观有如此大的契合度,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它。
就从一件很小的“道德”事件说起——公车让座。
显然没有什么力量强制人们要在公车上给“有需要”的人让座。这时候,让我们想象一个小青年,给刚上车的老人让了座,且不说周围的人是否对这种行为表达了肯定,或者那位老人有否善意地感谢,这位青年最直接的心理体验应该是——舒坦了,又做了一件好事,正道之光撒在脸上。
(我们发现,这种没有严谨条文,没有强制性的事情,是非常之不标准化的,“有需要”这个特征,本身就是个主观判断。如果在意他人的目光,那么自己心里的标准最好比周围人的平均值高一点。🐶)
当然,他心里还可能觉得自己有点倒霉,明明自己也很累,也很想坐着。这个想法可能转瞬即逝,但跟上文提到的那个想法一起,是异常重要的“双生子”。
觉得自己倒霉,可以认为,是生理性的驱动。我们可以想象(当然只是我们的想象),最原始的人类,就会因为基因里的自私,而选择自己坐着而不是让座。这很容易被视为我们内心最底层的需求。
而之所以我们心里会觉得舒坦,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把它当做训练的结果。多年来的经验,让我们建立了“让座是应该的”的观念。因此,不难理解我们做了自己觉得应该做的事情,就会觉得开心,否则,就会浑身不自在。
那么,所谓“利他”行为,是什么呢?至少在这个案例里面,我们的答案竟然是,实际上就是为了“利己”——为了让自己觉得舒坦。
事实上,如果我们回忆起过去很多“戴上小红花”或者“红领巾格外鲜艳”的时刻,或许不难想起来自己为了心中所认为的“正义”而勇敢克制自己欲望的那场心理斗争。只是后来我们越来越习惯了罢了(现在的我,在让座成功之前,简直浑身痒痒,哪里还有坐的欲望)。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社会要如此对我们进行训练?从小到大,我们听说的都是那些所谓的“道德教育”,那又是谁让这些行为成为了“道德”的注脚呢?
回到文初的引子,说不定这一切实际上早已经固化在我们的“为了利己而利他”的基因里了。如果不想说得那么虚,我们不妨往后推一推,即,也许不是基因让我们这么做,而是人类在多年的实践当中,发现这样的操作是最和谐的,最有利于社会稳定(为了明天有人为老了的我让座,我今天先给别人让座,然后就大家都让座,都有人让座),于是我们便如此“约定俗成”了。
点个题,因此,一切“道德”最终极的原因,可能还是自己为了自己。当然,我们其实并不羞于承认自己是自私的,只不过我们将自私的路径调整好了,调对了就行。
这里我们不小心进入了一个更大的问题——什么才是对的方式?
让座这个,尚且不难理解,让座了,是资源的某种更有效的分配,想必对于老人而言,能坐一坐,产生的幸福感比年轻人应该是多很多,而且这件事还有很强的正的外部性——社会更和谐了。
而对于很多其他事情来说,什么是“正确的”方式,就很难下定论了,不失一般性,我们来思考一下父母对子女的爱,和伴侣之间的爱。
好多有关家庭感情的故事都聚焦于一个“我都是为了你好”的父母群体和“你根本不懂我”的子女群体,比如,《狗十三》。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