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媒体人必看:新闻通稿与深度报道

电影《聚焦》海报

考虑到相当多读者未必看过这部电影,不妨先简单讲述一下它的内容。《聚焦》来自真实的故事,《波士顿环球报》下设一个叫做“聚焦”的新闻调查小组,专门通过长周期调查来揭露社会阴暗面。虽然报纸在网络媒体冲击下步履维艰,但还是坚定地支持“聚焦”小组的工作。电影围绕着教会性丑闻的揭露,展示了这个小组如何通过团队合作,经过细致而艰苦的调查工作发现真相,制作出一期具有震撼力的专题报道,对教会这个强大势力产生了正面冲击。

片中的调查工作经历了好几个月,这对当今的社会媒体而言是不可思议也很难接受的。一个新闻从爆发到公众热情消散,最多也就是一周的时间。如果一个媒体不能在24小时之内对热点话题做出反应甚至拿出专题报道,可能就要错过这次机会了。

然而作为行业媒体,“聚焦”的模式却有着极大的必要性。行业人士往往对相关话题保持着长期的兴趣,尤其是深度感知的兴趣,更少浮躁、更少猎奇,而持续的、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深度调查和报道,是支撑企业自身商业判断与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有内涵有深度的报道才是符合他们需求的。

在这里,我们不妨提及一个有趣的事实。在中文里,“报告”往往用来形容经过调查、研究和分析得到的专业化内容,篇幅比较大、思想比较深刻。而“报道”往往指用于媒体宣传,篇幅比较短、知识和思想比较浅,甚至是八股文套路的、流水账式的新闻稿。但实际上,英文中的“报告”和“报道”是同一个词“report”。这意味着,要拿出写报告的态度,才能制作出有价值的报道。另外,“report”作为动词时,还意味着报告者对听报告者负有责任。这更加贴近于行业媒体的定位。

电影《大空头》海报

什么是有价值的报道?与《聚焦》差不多同时上线的美国电影《大空头》或许能为我们提供思路。在《大空头》里,几位从事证券和金融交易的人士发现了次级贷可能存在的严重危机,他们通过调查,证明了自己的判断,于是果断沽空,在华尔街的一片哀声中获得了巨额利润。两部影片中表现的调查方式如出一辙——对庞大数据的详细阅读,对相关人士的实地走访和质询,数值化的分析和判断,结果都发现了被相关势力刻意隐瞒的惊人事实——而这些,是事先不做深度调研的企业难以规避的巨大风险。

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企业。一方面想要这样的深度调研报告,又不肯给调查机构充足的时间,费用也捉襟见肘。有些机构甚至拿出所谓甲方威严,强行推动不合理的硬性要求。负责任的调查机构往往难以接受这样的委托。毕竟,“report”是要负责任的一件事情。如果因为仓促写就报告,导致用户决策错误,失去的就不只是企业几年的投入,还有机会的散失。对调查机构自身的品牌也会造成不利影响。因此,本刊十几年来拒绝了大量这样的委托。

有时候,企业自身应该冷静下来分析和计算一下:与其冒着走弯路的风险,把时间、人力、精力、物力、财力等各种资源投入没有调查清楚的项目,付出的机会成本是不是大很多倍?这其中还不包括市场商机等各种机会成本,何必等到某天很痛心的说:“我们研发了将近三年,现在产品出来了,还没有面世,就成了一堆废品。”(某企业带我们参观时,介绍道)。

部分企业在对待调查机构和报告工作时,总是拿出一副“我是甲方”的态度,甚至听不进调查机构一些忠言逆耳的建议。那么又何必要发起这样调查?这一切都说明,今天的行业,对于第三方调查及调查报告本身的价值和作用,依然没有正确认识。许多单位只不过需要调查机构拿出一个看似客观的方式为自己捧场的报告。不得不说,本刊拒绝这种闭门造车、滥竽充数的调查委托。因为,我们力求经典。

那么,企业乃至从业者应当如何与行业媒体相处?《聚焦》也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调查小组的记者在调查过程中,无论接触什么身份、什么涉事程度的人士,对方都表现出极大的尊重与配合,几乎没有人会把记者拒之门外,多数人尽其所能为调查提供支持和帮助。在行业媒体领域,更需要从业者拿出类似的开放心态来。行业媒体所追求的不是爆料,而是发现客观规律、预测趋势,为企业经营决策和管理部门制定政策法规服务,是有利于行业总体发展的重要工作,理应得到整个行业的支持。

回到作为一个行业媒体人的日常工作中,看过这两部片子,总会感觉少了点什么。是的,当今的整个卫星应用产业,并没有充分认识到,自己是何等需要一个用专业的、严谨的,甚至学术态度的、用写报告的态度写报道的行业媒体。

一个持客观立场的行业媒体,在长期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热点问题、潜在问题拿出有思想、有深度、有说服力的各种报道,其价值不仅仅是能够帮助企业少走弯路、落陷阱、丢机会,更能够为行业发现真相、决策疾呼,反应市场及民声,这些,可以影响行业发展方向或存亡。而这些,是实实在在的看得到的和看不到的、有形的、无形的、隐形的综合经济效益。

感谢您的阅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