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院里充满烘培的香味!百老汇的3大创新,让观众融入故事情境
圣诞节、新年都快到了,想好要怎么跟亲朋好友狂欢庆祝了吗?上戏院、看电影是许多人过节的好选择。在纽约,每当接近圣诞假期,来自全球的旅客涌入欣赏洛克斐勒中心的圣诞树,或是参加时代广场的新年倒数。在寒冷的晚上,倒数前去时代广场旁边的百老汇剧院看一场音乐剧,就是最好的暖身了。
「百老汇」是纽约一条街的名字。它变成剧场的代名词,是因为百老汇街在时代广场附近,剧院云集。
许多百老汇的剧院虽已有百年历史,但在提升观众体验上,却持续创新。我最近看了一出音乐剧《女服务生》(“Waitress”),上演的Brooks Atkinson Theater有超过90年的历史。古典、陈旧的雕花梁栋、暗红色的绒布帘幕、略显局促的室内空间,都看得出建造的年代。但就在这么一个充满怀旧氛围的剧院,我看到的新时代剧场的活力。
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我的三点观察。
创新点:体验、参与、互动,让百老汇历久弥新。也适用于其他产业。
1.在剧院装烤箱,让苹果派在剧院飘香
(Photo Credit: Bon Appetit )
《女服务生》这出剧讲的是小镇姑娘重新找回自己人生的故事。背景是一家专门卖「派」的餐厅。女主角Jenna是其中一位女服务生,她承袭母亲的烘培手艺,做的派会让人感到幸福感喷发。但能做出甜美的派的她,婚姻却苦不堪言。
对Jenna而言,做派不只是为了生计,更是抒发心情。例如当她得知她意外怀了狂人丈夫的孩子后,当天做的派叫「我被我的卵子背叛了派」(Betrayed By My Eggs Pie,还有网友示范如何做这种派!)。当她得知一场烘培竞赛即将举办,她看到自己脱离苦海的一线希望。
《女服务生》的舞台背景设在Jenna工作的小镇餐厅。Brooks Atkinson Theater为了让观众「体验」到「派」在整个故事中的角色,让整场音乐剧弥漫着浓郁的苹果派的香气。(同场加映:体验经济当道!看Lululemon不只卖瑜珈用品,更卖瑜伽的美好体验!)
他们雇用了一位烘培顾问,然后在一楼座位区的门外安装了一个大烤箱。烘培顾问会在每晚的戏开演前,会送来一个还没烘烤的9吋苹果派。剧开演的前的20分钟,工作人员会把苹果派放进烤箱,让它随着舞台上的剧情,慢慢在烤箱中熟透,散发出一股融合着糖、奶油、面粉和苹果的独特香气。
让剧院内充满的苹果派香气,并没有想像中简单!为了让剧院飘香,烘培顾问还得特地调整食谱:比如,减少用来中和甜度的柠檬汁(因为会锁住苹果汁的味道);加重肉桂和肉豆蔻的份量,因为这两者香气更容易远播。连苹果都要特别选过:精选酸度较高、澳洲出产的翠玉苹果(Granny Smith apple),用摄氏162度到176度烘烤,这样苹果派才能连续烤90分钟而不会焦掉。
至于这个为了散发香气而特制的苹果派到底好不好吃呢?根据工作人员的说法,吃起来怪怪的,但每次剧一结束还是被大家吃光光了。
2. 谢幕了,但戏「还没」演完!
第二个创新,发生在表演结束后。
戏演完,演员谢完幕,照理说就散场了。但《女服务生》谢幕后,表演却还没结束。由于是音乐剧,整出戏有很多朗朗上口的歌曲。于是制作单位安排在谢幕之后,在同一舞台举办「卡拉OK大赛」,邀请观众上台演唱剧中歌曲。而刚才为专业演员演奏的乐团,则继续留下来伴奏。三位女主角之一也留下来,站在舞台上帮上台的观众打气。大约二分之一的观众仍留在现场,继续欣赏这些业余者的歌声,甚至给他们比专业演员更热烈的掌声。
(Photo Credit: Crystal)
我看的那场,打头阵的三位都是小朋友,分别来自泰国、英国,和纽约本地。他们显然有备而来,连歌词都背起来了。歌声都有一定水准,表情、手势更是传神,十足玛丽亚凯莉(Mariah Carey)的架势。可以感觉到他们却已完全融入角色的情境中。
至于大人们则比较慢热。但被小朋友鼓舞后,也开始上台。
为了增加刺激性,在某些场次后的「卡拉OK大赛」,还请到专业百老汇选角人在台下聆听。最后由他们选出一名优胜者,未来可以实际参与演出。
戏虽然结束了,但「卡拉OK大赛」的设计、却让观众仍然留在故事的情境中。「参与」、「互动」是经营粉丝的基本功,制作单位把这两点做到淋漓尽致。(同场加映:让顾客也成为产品故事的一部分!看这套彩色铅笔如何把铅笔卖成高档货)
3.把剧搬到店里上演,开演前请你吃「人肉派」
看完《女服务生》,我想起另一出强调观众体验音乐剧《疯狂理发师:伦敦首席恶魔剃刀手》(Sweeney Todd: The Demon Barber of Fleet Street)。
这出戏里面也有「派」。但派的味道,不是香甜的幸福感,而是血腥与复仇。
这部音乐剧改编自19世纪伦敦的都市传说,有关一个杀人理发师陶德(Sweeney Todd)为了为家人复仇,每次把前来理发的顾客「解决」了,就会把尸体交给他的共犯乐芙特太太(Mrs. Lovett)做成人肉派,卖给不知情的顾客。这出音乐剧自70年代就在百老汇上演出,至今已改编多次,甚至还在2007年改编成由强尼戴普主演的电影《疯狂理发师》。
(Photo Credit: Deviantart )
而就是这样一个经典的剧目,2014年重新在伦敦演出时,剧院竟然把演出搬到了一间伦敦最老的派店——Harrington's。这间从20世纪初就成立的百年派店,是上演这出黑色惊悚剧的绝佳舞台。狭小的室内空间,加上演员就在近在咫尺的表演,让人感觉惊悚指数爆表。
更特别的是,制作方特别在剧开演前,让观众提早抵达品尝Harrington's的套餐—鲜肉派搭配马铃薯泥。
(source: Wikipedia )
鲜肉派加马铃薯泥(非Harrington's的派)
这是19世纪伦敦是的劳工阶级最爱吃的食物,也完美符合《疯狂理发师》的时代背景。当巡演到其他剧院时,为了延续这个创新,制作方还请来了前白宫首席糕饼师、专门为奥巴马总统做派的Bill Yosses,为观众精心设计派的菜单。
(Photo Credit: The Guardian )
看戏兼吃派,也不怕看戏看到半途会饿,感觉非常划算对吗?但先确定你看到后面的剧情不会对派反胃,再决定要不要吃吧。
剧场是最古老的行业,如今也不断推陈出新。他们实践了体验、参与、互动这三个原则,于是赢得了一代又一代忠实的观众。
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欢迎你到“蜻蜓FM”收听“创新拿铁”的创始人王文华的节目“纽约创新汇”。王文华分析世界一流企业创新丶创业的案例,归纳成个人可以应用在商场丶职场的方法。扫下方二维码即可收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