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月亮历」【星之奇旅】《奇葩说》新男神导师刘擎为什么说"不要让机器殖民你的世界"?

作者:冯悄悄  责任编辑:碗

排版:PandaYung

图:来自《奇葩说》节目截图

最近第七期《奇葩说》有了一位新导师,名叫刘擎,是一位哲学教授。因为屡次的高维论点,他成了很多人的新晋男神,甚至上了微博热搜。

今天这篇文章,主要想谈一谈最近一期辩论中,来自刘擎教授的一个观点,这个观点让我得到了非常大的启发——不要让机器殖民你的世界

我也借由拆解他的观点,来看看,他到底为什么要说“不要让机器殖民你的世界”。

也许你还没有看过最新一期,所以我把辩题稍微讲解一下。

辩题是:奇葩星球即将推行一个全新的系统,在这个系统里,你可以查询到所有爱人的前任对TA的评价,你也可以作为前任,评价任何你的前任,以及被你的前任点评。你支持这款系统上线吗?

简而言之就是,有一个前任点评APP,你支持吗?

辩论双方各抒己见,其中正方其中一个观点在于,这个系统的存在可以大大提高我们爱情的效率,让人们不至于花上三五年还看不清对面的人。

接下来,刘擎教授的异常精彩的观点就来了。

我来一点点分享给大家看。

首先,刘擎教授说,这个世界上,有两个体系,一个是系统(可以宽泛地理解成机器世界),包含了由各种算法、大数据支撑的内容平台等等,一个是生活世界(可以宽泛地理解成人类世界),包含了人类的友情、爱情和亲情等等。

目前的情况是,系统殖民了生活世界,也就是机器世界殖民了人类世界。

比如,你在搜索引擎里搜索过如何防脱发,没准第二天你再打开购物网站,首页推送给你的信息就是一瓶增发剂。

而你压根没有联想到购物网站给你推送增发剂的原因就是你曾经不经意间的一次搜索,然后你就非常自然地买下了。

这只是我们的心智无意识被机器、算法影响的一个小例子,可能有人会说,这样不是很方便吗?你看,我确实是需要增发剂的,算法也及时发现了我的这个需求。

但,你是否想过,如果所有你得到的信息都是经过机器用某种人为设定的标准进行考量后给你的最优推荐,那么,你实际上是在被系统的最优算法奴役的,因为它让你在它所设定的范围内进行选择,而你却以为你自己进行了出于你本意的选择。

刘擎认为,是否要启用“前任点评APP”来帮助自己的感情世界,这道辩题背后真正在拷问的内核在于,我们是否要让人类的生活世界被系统,也就是机器世界殖民?

接下来,刘擎谈到了“效率”。

正方支持这个前任点评APP时,有一个比较重要的观点在于,这个APP可以提升我们的效率,让我们更加迅速地得知一个人的状态,得知别人对其的评价和看法。

正方还类比了类似大众点评等APP的出现,大大减少了人们试错的风险,提高了效率。

效率,我想但凡是生活在这个星球上,这个词我们恐怕都不陌生吧——过日子要过得有效率,做工作要做得有效率,谈恋爱要谈得有效率。

啥叫有效率?在单位时间里做最多的事。换言之,信息密度要大,做事密度要高,最好一天能把一个月的事都做出来,那就真是高效到极致。

追求高效仿佛是刻在我们基因里的事,就好像那本《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也长居畅销书榜,经久不衰。

如果你慢悠悠地度过了一天,不是忙碌而高效的,就好像要去面壁一下,反思为什么不好好利用时间了。

而很有意思的是,我们好像很自然地就接受了,时间的安排必须是高效的,作为人,就是要在最短时间里做最多的事啊,这难道不对吗?

刘擎说,不是这样的。

他说,效率原则,是系统的原则,也就是工具理性的原则。

这句话啥意思呢?

工具的设计初衷,就是追求高效,换句话说,一切的算法、机器、系统,某种程度都在追求一个更高效的结果,但,人不是机器啊,人也不是被设计成机器一样非要去追求高效,可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无意识地去追逐高效,而非其他呢?

这个问题,刘擎教授没有往下谈,但我想以我的观点来补充一下。

为什么那么多人都活得像机器人一样,追逐单位时间最大的效能?

也许,是你使用的历法出了错。

目前我们全世界使用的历法是公历,也叫格里高历。每年12个月,每个月28-31天不等,每小时60分钟,每分钟60秒,记录时间的工具是时钟和手表。

公历就是人工机器时间,是人为地将时间进行每小时60分钟,每分钟60秒划定的一种计量标准。

换句话说,谁说时间滴答一秒就是一秒的,这只是一个人为规定的度量衡,只是一个参考,但并不一定是宇宙真相啊,也不代表时间就是这么回事。

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体验来讲,我们都有过“快乐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痛苦的时候度日如年”的感慨。

而这句话不正就在表明,时间并非那个时钟和手表所描绘的一切,时间和我们的意识在同一个维度,我们的感受、心情、状态,直接会影响我们世界里的时间到底有多久。

手表、时钟度量时间所用的几何图形是圆形,转一圈是360°,然而这是度量一个二维平面的方法,时间根本不是二维平面,我们如何去度量根本看不见摸不到的时间呢?

刘擎说,机器、算法奴役了生活世界。

而我说,其原因就在于,人们使用了这套基于机器算法的公历,把机器时间错认为自然时间。

人是这个世界上唯一一个不是借由太阳东升西落、月亮阴晴圆缺、四季更迭交替去生活的物种。

只有人类在依靠手表度日。

我们错误地将分割二维平面的度量方法用来计算处于更高维度的时间,因此导致人们的思想被植入了过多的机器算法,从而追求高效,追求单位时间的最大效能,从而造成了普遍焦虑,普遍竞争,从而陷入“时间是金钱”的迷思,忘记了本初的自己是怎样。

再说回刘教授接下去的观点,在刘教授眼里,爱情是什么?

又或者说,类似爱情的人类生活又是什么呢?

刘教授说,爱情是我们每个人都会享有的无上特权。

因为哪怕你在机器的算法里不那么英俊漂亮,不那么富有聪慧,总会有一个人,为你亮起星星眼,觉得你是全世界独一无二的好,觉得你是别人无法比拟的。

他们爱你,不因为你比别人优秀,比别人聪明,比别人帅,比别人好,他们爱你,是因为你是你。

就好像小王子的那颗玫瑰,换一个人看来并无什么大的特色,但在小王子眼里,它就是独特的。

这种独特性,是机器算法没有办法去获得的。也是前任点评APP没有办法给你意见的。

但,这种独特性,在自然界几乎随处可见。

没有两朵云是一模一样的,就好像没有两片梧桐叶是一模一样的,哪怕它们再相似。

没有两枝玫瑰花是一模一样的,就好像没有两个双胞胎是一模一样的,哪怕它们再相似。

我们每个人本就那么不同,也那么独特,然而,被机器时间奴役的我们,追逐着几乎同样的人生,考个好学校,找个好工作,嫁/娶个好人,买辆好车,买套好房,生个好娃,然后在娃身上继续自己被奴役的一切。

我们无意识地追逐着机器化的量产、同质人生。

甚至在爱情这样非常独特的,以个人体验为主的地方,我们也开始像买卖商品一样讨价还价。

我,一个硕士学位,怎么着也得找一个硕士吧,否则就掉价了。

我,家庭背景这么好,怎么着也得找个门当户对的吧,否则怎能匹配?

没错,如果你去用大机器算法那一套输入,测算数据,也许真的会找到一个机器算法里非常匹配的那个人,然而,更可能出现的情况是,你们真的不来电啊,你也不知道哪里出了问题。

刘擎教授说,爱情是不能够用数量化来表达的东西,如果我们把爱情放到了数量化里面,就是系统里面,它会变得有效率,但是它完全错失了人和人之间的复杂性互动。

是啊,你爱上一个人,也许只是因为某一个眼神的交汇,某一次温暖的握手,你根本不知道哪一刻你动心了,你也根本算不出来未来你哪一刻会动心,这不是机器、数据可以测算的,而它的美妙之处也正是如此。

但,如果在爱情世界里,你也让机器加入,你也去求助于机器的大数据测算,告诉你你跟对方配不配的百分比,告诉你你们两人未来的结局。

那么,那些交叠出你们感情升温的微妙而又难以言喻的瞬间,那些累加出你们感情基石的一次又一次互动,也许瞬间崩塌,一去不复还。因为你只记住了机器给你的结论。

正如教授所言,我们和人相处,并非在评价,而是在塑造。

与人互动的一切,原则上是文学性、艺术性、哲学性的,但不是数学性的,不是数量化的。

“如果把这两个东西放在一起,就是系统对生活世界的殖民”。

再最后总结一下:

怎样的状况下,我们是在被机器殖民?

一味追逐统一化标准化量化,一味追逐高效,一味追逐最优解,一味追逐确定性,一味追逐目标导向……

如果你发现自己有这些情况出现,请多去大自然里走走,看看花鸟虫鱼、山川大海。

人,请活出人性,继而活出你的内在神性,而不是让自己变得像个高效又无情的机器人。

下一次,当你再逼着自己凡事都高效的时候,不妨记得,这是机器对人类生活的奴役,这是机器时间(公历)的把戏。

下一次,当你再逼着自己凡事都高效的时候,不妨记得,没有人生来需要高效,因为自然界里,没有一朵花赶着开,没有一棵树赶着长,也没有一只猴子,赶着长大。

而如何避免被机器所殖民,很简单,少用公历,多用13月亮历(一套揭示宇宙时间共时同步真相的有趣历法)。

注:所有文章版权,及以该文字内容制作包含但不局限于音频,视频等多媒体内容版权,皆归星之奇旅合法所有,如有商用,及作他用,请联系我们进行付费与授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