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字读解《道德经》:天道之损"损"字意有多深?

老子思想最核心的理念,是天道与人道不同,天道无欲,“以万物为刍狗”,因此也不仁,默默地运化万物。而人性则因欲念出,违合自然,索取自然,欲望促使人类生生不已,而多余的欲望则产生争斗以及一切祸乱。因此他主张人性要符合天道,自然而然。

《道德经》七十七章说:“天之道其犹张弓与!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这句话非常重要,但历来解《道德经》者都没有重视,特别是这个“损”字是什么意思,对天道之解有何意蕴?

老子这段话形容了天道,像拉开了射箭,瞄准时如高了,把它压低一些,低了就把它升高一些,不够满就补足一些。其实如同太阳的运动,月亮的盈亏,都是“损有余而补不足”,高了就抑止,满了就向亏转化。这个“损”字,意思是转化高、满,形成圆周运动。天道就是这样,自然而然地,不过多、过满,它以减少多、补充不足而运动。这个思想的升华,可以用“万物由无而有,又由有而无",如此往复,生生不已。《道德经》中的很多哲学命题,都可以由此得到解释。

老子论天道时,相对而言,认为“人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人性欲望,与天道悖,让不足的更加不足,用不足的去加奉已经多余的。这是人性贪婪的一面,而且让贫的更贫,富的更富。这个“损"字有不增加的意思,抑制的意思,而且以这种对不不足的抑制,让多余的更多余。

有一部电视剧《天道》,改编自小说《永远的救世主》,里面从头到尾,没有将天道说清楚,也许作品中的天道,不是老子要讲的那个天道。可见今天人们对天道、人道要相向而行,怎样相向而行,根本还没有搞明白。

当年老子也有这种感慨,说自己有这样的认识,但非常孤独,跟谁说也不听,都在那里争斗,战争不断,民不聊生。在《道德经》二十章,有老子一段内心独白,如同大戏中的核心唱段:

"众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米孩。儽儽兮!

若无所归,众人皆有余,而我独若遗。

我愚人之心也哉!

沌沌兮!

俗人昭昭,我独昏昏;俗人察察,我独闷闷。

澹兮,其若海,飂兮,若无止。

众人皆有以,而我独顽似鄙。

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