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汉王朝:永恒的目光和文化的本意
♪ 点击上方绿色按钮⊙收听
我在前面说过,秦王朝为中国文化打下了一个永恒的底盘,汉王朝为中国文化树立了一个永恒的框架,还有一副永恒的目光。上次,已讲完了汉王朝树立的道家、儒家、佛家这“三足鼎立”的框架,那么今天,我们就要对视那副永恒的目光了。
任何专家、学者都有自己的目光,有的目光还分外锐利、深刻,让人深深佩服。但是,有没有一副目光,成了整个民族数千年的共同目光?这几乎没有可能,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却有一副,那就是司马迁的目光。
狱中司马迁
由于司马迁的著作《史记》成了以后全部“二十四”史的“母本”,因此他的目光也成了几千年间所有历史学家目光的“母本”,代代延续。正是代代延续的目光,使全部历史获得了比较近似的精神价值归向,进入了上下相通的文化传承系统。这便使复杂的历史更“中国”、也更“文化”了。
我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写道:
是他,让所有的中国人都成了“历史中人”。
有了他,历朝历代所有的王侯将相、文人墨客、大侠巨商在做每件大事的时候,都会想起身后也许会有一支记述之笔、评判之笔,笔端所蘸的,不是墨汁,而是人间正义,千古是非。因此,他们会徘徊,会犹豫,会苦恼,然后一笑,终于作出了说得过去的选择。
汉王朝拥有了司马迁,又残害了司马迁。结果,大家看到了,在浩荡历史面前,汉王朝既因他而骄傲,又因他而羞愧。骄傲,可骄傲到雄视百代;羞愧,可羞愧到无脸见人。
司马迁的悲惨遭遇,在历史书里都能看到,我就不细说了。我只想表达内心的一种隐痛,那就是:这位给了中国人一副永恒眼光的人,我们的眼光却不敢在他身上停留太久。难道是一种必然吗?只有经历惊人苦难才能产生惊人体验,然后投递惊人目光?但是,他也是一具鲜活的生命呀,他的忍受让我们难以忍受。
这让我想起一件事。前些日子我正好在编写《古典今译》一书,原因是,最近几年端午节纪念屈原,很多年轻人喜欢朗诵我翻译的《离骚》,因此出版家们希望我再译一些篇目。我立即想到,篇目再少也要加一篇司马迁的自述《报任安书》。为了这篇文章,我还在自序中专门作了说明:
我选择的《报任安书》,是《史记》之外的一篇自述。请想想看,一位即将完成中外历史上最伟大史学工程的旷世学者,竟然因为一番温和的言论,承受了人间最屈辱的阉割之刑。他没有自尽,只因为无法放弃那个伟大工程。他要把这种内心隐情讲给一个人听,而这个人也即将被处以死刑。因此,这是从一个地狱之门寄向另一个地狱之门的奇特书信。今后几千年中国人最重要的历史课本,就在这两个地狱之间产生。这里蕴藏着多么巨大的人格力量,简直难以估量。
凿 通 西 域
汉武帝又在做好事了。为了借助外力一起对付匈奴,他希望中国与域外沟通。这是一个军事、政治课题,但说到底,还是文化课题。他派出的使者张骞,担负的任务很多,但历史承认,最终还是文化使者。
汉武帝
在史书上,他和张骞发起的“通西域”这件事,被称之为“凿通西域”。这个“凿通”的“凿”字非常形象,好像是用一把凿子,一点点地去开凿原先阻挡在路上的一座座石山,终于,凿通了。这个“凿”字,表明工程很艰难,速度并不快,但工匠的决心很大,目标明确,也就是一定要与山那边沟通。
请注意,是“凿通”,而不是“打通”。用的只是最和平的工具凿子,而不是大刀长矛。本来,汉武帝是很能打仗的,他手下也有一大批名垂史册的必胜将军,但对于辽阔的外部世界,他不用兵。他平常用兵,只是为了扫除疆域边防的战祸。对于他所不很了解的西域,他放下了刀剑,拿起了凿子。
这种和平主义的思路,带来了和平主义主人结果。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了,他一凿子、一凿子通的,是丝绸之路。六年前我在甘肃兰州召开的一个国际论坛上演讲,说丝绸之路是人类文明第一通道。当时很多人听了有点不习惯,因为按照世界历史的传统观念,人类文明的第一通道应该是地中海。但是,我解释,丝绸之路与地中海通道的最大区别,是以和平为主调,还是以战争为主调。因为,我们说的是“文明第一通道”。这几年,从国外出版的一些著作知道,不少西方学者的观点也变了。
古丝绸之路路线图
汉武帝有能力远征他国而不远征,这使他与世界上其他帝国的君主划出了明显的界限。
只要稍稍了解世界史的朋友都知道,早在汉武帝之前,亚洲、欧洲、非洲的那些帝国,都已经一次次打得昏天黑地。远征,远征,远征,已经成为一个帝国、一个帝王的最高荣誉所在。远征的目的,是要打败对方那个帝国,俘虏它的臣民,消灭它的文化。这种事,汉武帝不做,后来的皇帝也不做,验证了中国文化的一大本性。
直到两千多年后,二00五年七月二十日,我在联合国“世界文明大会”上演讲中国文化自古以来的“非侵略本性”,也请出了汉武帝作为例证。我一直认为,为这种“非侵略本性”打下基础的,正是武功赫赫的汉代。因此,不跨国远征,变成了一条永恒的承诺。
永恒的承诺
顺便说一句,这条永恒的承诺,也成了中国文化长寿的重要原因。因为在世界古代,任何跨国远征都是文化自杀。这是一个大课题,今后还会专门讲述。
到现在,我们可以把这条承诺加进去,完整地概括汉代对中国文化作出的三大贡献了:
树立了一个永恒的框架;
提供了一副永恒的目光;
留下了一条永恒的承诺。
因为讲到了汉武帝派张骞“凿通西域”,我想到了一件有趣的往事。
在二十世纪即将结束的时候,我考察人类古文明遗址到了波斯帝国的故地伊朗。德黑兰早就计划修建地铁,但由于两伊战争,工程停了。战争结束后,工程也进展缓慢,当地民众贴出大标语,用波斯帝国公元前六世纪居鲁士大帝的口气问:德黑兰地铁,怎么到今天还没有凿通呀?把老祖宗一抬出来,政府急了,赶紧国际招标,中标的,是中国。
———— / 未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