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农民岂能仅当“绿叶”
今年1月至10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共备案公示546部,其中当代农村题材51部,占比9.3%,虽然远小于当代都市题材42.9%的占比,但比前几年已经有了很大进步。对比一下五年前的数据:2015年全年备案公示的电视剧共1146部,其中农村题材62部,仅占总数的5.4%。受益于脱贫攻坚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主题宣传的大环境,今明两年,农村题材作品将在荧屏中占有重要位置。
虽然农村题材电视剧数量大大增加,但仔细一看,很多作品的主角并非农民。以脱贫攻坚题材电视剧为例,有的讲述退役军人回乡创业带领村民致富,有的讴歌扶贫干部扎根基层一心为民,还有的反映大学生村官在偏远山村的倾情奉献,本应是农村剧主角的农民朋友反而成了衬托“红花”的“绿叶”。
当下的文艺创作,不仅在农民身上着墨少,一些创作者还习惯用俯视的目光看待农村和农民,认为农民弱小、没文化,需要启蒙、引导、救济,有的作品甚至把农民当作嘲讽揶揄的对象。正如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时统宇在一篇文章中所言,从延续了几千年的面朝黄土背朝天到著名油画作品《父亲》,从改革开放初期的“万元户”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农民工,农民的形象没有离开过“土”,似乎“高大上”从来与农民无缘。最要命的是,我们还常常走不出这样的误区——只有这种“土”才叫接地气。
无论是把农民当作“绿叶”的创作方法,还是俯视农民的创作态度,都很难反映出当下农村的真实面貌,更无法准确捕捉到亿万农村群众在脱贫攻坚奔小康伟大征程中丰富的内心世界。如此创作出的作品,只能悬浮于生活之上,无法真正打动人,尤其无法赢得7亿农民朋友的认可。
要创作出优秀的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就要让农民当主角、站C位,把农民当作真正的书写对象。在这方面,我们曾有很好的传统。20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村题材文艺创作曾出现过一个高峰,塑造出梁生宝、王雨生、李双双、张腊月、肖长春、高大泉等一大批富有时代特点的典型农民形象。直到上个世纪80年代,农民仍然是重要的描写对象,涌现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陈奂生上城》《人生》《芙蓉镇》等优秀农村题材作品。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今的中国农村已经进入全新的发展阶段,中国的农民早已不是油画《父亲》中的老农民形象,更不是鲁迅小说中祥林嫂、阿Q的那种形象。有知识、有理想、有朝气、有闯劲的新型农民在广大农村大有人在。农村题材文艺创作不应拘泥于几千年来形成的刻板印象,而应积极描绘中国乡村的新风貌,为新时代的中国农民画像立传。在这方面,一些文艺类型正在进行积极探索。比如,笔者在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超级新农人》中,就看到了迥然不同的中国农民群像:海南定安的植保能手自制给榴梿去皮挖瓤的小机器,苏州只有21岁的农业牛人用无人机放鹅,山东临沂的农机高手用拖拉机“穿针引线”,浙江绍兴的茶农用机器采茶……这些新农人不乏归国留学生、城市青年或进城求学再回乡的高学历人士。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深爱农业生产,对田间事业执着追求,同时又不同于以往的老典型、老劳模,他们思想敏锐,意识超前,对云平台、大数据等高科技如数家珍。透过他们,观众看到了乡村振兴的新图景、中国农民的新面貌和中国农村的新希望。
当前我们农业和农村现代化的任务还没完成,中国农村正处在爬坡过坎的关键阶段。不管国家如何帮扶,不管扶贫干部如何付出,农村的发展最终还得靠农民自己,他们才是农村那片天地的主人。像《超级新农人》一样,让农民回归农村文艺叙事舞台的中央,既有利于新型农民形象的塑造,更有利于为乡村振兴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资源。
(作者:李雪昆,系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广电周刊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