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让你练成腹腔镜下打结高手
一文让你练成腹腔镜下打结高手
2021-08-26我是小创原创:世界微创医学
说到外科手术,无论从开放手术到腔镜手术都离不开手术的基本操作:即切开,止血,打结,或 分离、打结,切断(除),然后缝合,重建。不管是什么环节,无论什么时候,“打节”可能都是必不可少的,是绕不过去的一项基本操作。
你说,时代进步了,现在的我不打结了,腹腔镜下改用hemolock夹了,或改用“套扎”或超声刀了,可以。但万一当你施了hemolock夹,还有渗血, 又没有空间再上另一个夹时,怎么办?
所以,打结还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本事,实实在在的手艺活。
腔镜下操作打结操作是比开放手术难了许多,开放下双手结或单手结每分钟可以上80个。
腔镜下操作打结有20个可能就是高手了。
要想成为高手,就需要打好基础,了解一下的基础知识。
缝合定理
腹腔镜下的缝合定理(中国制造),主要有以下四点:
1、缝合是从针尖牵引线穿过某组织的操作,可单次(间断)或多次(连续)等或多种组合而成。
2、带有一定弧度的弯针根据手腕的旋转而设计的缝针,易于精细和平滑的操作。
3、在镜头画面下,弯针的弧度构成了一个面(A面),这个面需与持针器的口垂直(被夹住固定),还需与持针器长轴垂直面(B面)相交,两个面的夹角在90-128度之间才可缝合。
若弯针的弧度面(A面)与B面不在此角度范围,缝合操作将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完成缝合的操作。
4、在镜头画面下,若用直针缝合与弯针相比减少了一个面(A面)的空间维度,只需调整直针与持针器两条线的角度在90-128度之间,即可做缝合动作。
所以,对于腹腔镜的手术者,用直针缝合可以在视觉上有降维的作用,可以减少难度。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这里小编强调:在TAPP太中腹膜的缝合用直针缝合可以加快缝合的速度或减小缝合的难度,是因为这个操作有有降维的作用。
打结小贴示
一旦结未打紧,则前功尽弃,故镜下应打外科结;
“第一个结严禁交叉”;
要熟悉拉线的方向,防止第一个结交叉;
顺其自然———要顺着线的“性子”来;
双手均要能够打结;
镜下打结较难部分在于“夹线尾”。
缝合+打结
正手缝合,右手打结(1):右手针持在线上绕圈,故在双手交叉时右手针持在下。
正手缝合,右手打结(2):右手针持在线下绕圈,故在双手交叉时右手针持在上。
正手缝合,左手打结(推荐):拉结时双手无需交叉,节省空间,从容自然。
反手缝合,右手打结:拉结时双手无需交叉,与前效果一样。
“刺缝”时的打结:“刺缝”相当于反手缝合,故用右手打结无需交叉。
方结(The Square Knot)
体内打方结类似于开放手术中的「器械打结」。线的长度大约 8-15 cm,过长或过短的线都会使得器械绕线变得复杂困难。缝针和线经过多口径一次性戳卡、或反折后经可重复使用戳卡放入体内。缝过组织后,线尾最好留短并置于线结附近容易抓持到的地方。
有几种用线绕器械的方法。首先将线绕器械两圈,类似传统的外科结。打第一个半结时绕线两次有利于锁紧结头。无论绕一圈还是两圈,接下来用绕线的器械抓住短线尾并牵拉穿过线圈。
尽可能靠近末端抓持线尾有利于拖线过圈。然后用长线尾绕器械打第二个半结,但这时要反方向绕线才能打成方结。和前面一样,绕线的器械抓住短线尾并牵拉穿过线圈。后继的结也要交替方向绕线以保证打出方结。
腹腔镜下绕线的难度往往缘于器械进入腹腔的角度。以垂直于持针器轴方向抓持弯针末端可以改进角度,有利于绕线。增加一个戳卡或将镜头换个戳卡置入也可能会有所帮助。带角度的镜头以及三维视频腹腔镜技术可以改善视野和方向感。记住,改变线的长度、使用弯曲辅助抓钳器械、合适的戳卡位置规划都有利于体内器械打结。
体内打结(A:绕第一个圈;B:第一个半结;C:反方向绕第二个结;D:方结)
另一种绕线办法是三捻结(triple-twist knot)。持针器抓持缝针末端,再将持针器360度旋转四次让线绕在自身轴杆上。松开缝针让其垂下。接着持针器再抓住线尾将其穿过线圈。然后和平常一样拉开两线尾打成外科结。再多打几个结确保结头牢固。
但有时在特定角度的戳卡下这种方法很难操作。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将线摆放在临近组织表面做成一个线圈。然后用抓钳拾起缝线交叉处,否则线圈仍将留在组织表面。第二把抓钳穿过线圈抓住短线尾完成打结。第二个半结也用同样的方法,但方向相反。这种技术在带深度感的三维腹腔镜下更容易完成。
琼斯插入结(A:组织表面缝合;B:缝线交叉;C:器械插过线圈抓住线尾;D:拉紧第一个半结,再用相同的办法打后继的半结,交叉缝线的方向要交替相反)
邓迪挤塞结
可以在体外将线尾预制成一种特殊滑结用作连续缝合的起始,这样就无须用到体内打结。将线自身交叉并置于线环下方,便形成一个类似8字形的双环。再将线先后穿过两个环。留下1.5cm长的线尾,将该结经戳卡置入操作区域。
在完成第一针缝合后,将针线穿过该滑结的线圈。拉动缝线直至线圈紧贴组织。以与缝线相反方向拖拉线尾收拢邓迪结,从而挤紧该结。然后便可按照常规方式完成缝合。
邓迪挤塞结可用于连续缝合的起始(A:体外做结;B:拉动线尾调整线圈大小;C:将针穿过线圈)
阿伯丁结(The Aberdeen Knot)
阿伯丁结用于连续缝合的结束。穿过之前的缝线下方形成第一个线环。再穿过第一个线环形成第二个线环并拉紧第一个线环。将线尾穿过第二个线环收紧结。助手需要保持缝线的张力但又不能夹断缝线。这也许需要用到带橡皮套的无损伤器械来避免对缝线的损害。
阿伯丁结用于连续缝合的结束(A:第一个线环;B:第二个线环;C:拉紧线环;D:完成打结
仅供医学人士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