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让你练成腹腔镜下打结高手

一文让你练成腹腔镜下打结高手

2021-08-26我是小创原创:世界微创医学

说到外科手术,无论从开放手术到腔镜手术都离不开手术的基本操作:即切开,止血,打结,或 分离、打结,切断(除),然后缝合,重建。不管是什么环节,无论什么时候,“打节”可能都是必不可少的,是绕不过去的一项基本操作。

你说,时代进步了,现在的我不打结了,腹腔镜下改用hemolock夹了,或改用“套扎”或超声刀了,可以。但万一当你施了hemolock夹,还有渗血, 又没有空间再上另一个夹时,怎么办?

所以,打结还是一项实实在在的本事,实实在在的手艺活。

腔镜下操作打结操作是比开放手术难了许多,开放下双手结或单手结每分钟可以上80个。

腔镜下操作打结有20个可能就是高手了。

要想成为高手,就需要打好基础,了解一下的基础知识。

缝合定理

腹腔镜下的缝合定理(中国制造),主要有以下四点:

1、缝合是从针尖牵引线穿过某组织的操作,可单次(间断)或多次(连续)等或多种组合而成。

2、带有一定弧度的弯针根据手腕的旋转而设计的缝针,易于精细和平滑的操作。

3、在镜头画面下,弯针的弧度构成了一个面(A面),这个面需与持针器的口垂直(被夹住固定),还需与持针器长轴垂直面(B面)相交,两个面的夹角在90-128度之间才可缝合。

若弯针的弧度面(A面)与B面不在此角度范围,缝合操作将非常困难,甚至无法完成缝合的操作。

4、在镜头画面下,若用直针缝合与弯针相比减少了一个面(A面)的空间维度,只需调整直针与持针器两条线的角度在90-128度之间,即可做缝合动作。

所以,对于腹腔镜的手术者,用直针缝合可以在视觉上有降维的作用,可以减少难度。这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这里小编强调:在TAPP太中腹膜的缝合用直针缝合可以加快缝合的速度或减小缝合的难度,是因为这个操作有有降维的作用。

打结小贴示

一旦结未打紧,则前功尽弃,故镜下应打外科结;

“第一个结严禁交叉”;

要熟悉拉线的方向,防止第一个结交叉;

顺其自然———要顺着线的“性子”来;

双手均要能够打结;

镜下打结较难部分在于“夹线尾”。

缝合+打结

正手缝合,右手打结(1):右手针持在线上绕圈,故在双手交叉时右手针持在下。

正手缝合,右手打结(2):右手针持在线下绕圈,故在双手交叉时右手针持在上。

正手缝合,左手打结(推荐):拉结时双手无需交叉,节省空间,从容自然。

反手缝合,右手打结:拉结时双手无需交叉,与前效果一样。

“刺缝”时的打结:“刺缝”相当于反手缝合,故用右手打结无需交叉。

方结(The Square Knot)

体内打方结类似于开放手术中的「器械打结」。线的长度大约 8-15 cm,过长或过短的线都会使得器械绕线变得复杂困难。缝针和线经过多口径一次性戳卡、或反折后经可重复使用戳卡放入体内。缝过组织后,线尾最好留短并置于线结附近容易抓持到的地方。

有几种用线绕器械的方法。首先将线绕器械两圈,类似传统的外科结。打第一个半结时绕线两次有利于锁紧结头。无论绕一圈还是两圈,接下来用绕线的器械抓住短线尾并牵拉穿过线圈。

尽可能靠近末端抓持线尾有利于拖线过圈。然后用长线尾绕器械打第二个半结,但这时要反方向绕线才能打成方结。和前面一样,绕线的器械抓住短线尾并牵拉穿过线圈。后继的结也要交替方向绕线以保证打出方结。

腹腔镜下绕线的难度往往缘于器械进入腹腔的角度。以垂直于持针器轴方向抓持弯针末端可以改进角度,有利于绕线。增加一个戳卡或将镜头换个戳卡置入也可能会有所帮助。带角度的镜头以及三维视频腹腔镜技术可以改善视野和方向感。记住,改变线的长度、使用弯曲辅助抓钳器械、合适的戳卡位置规划都有利于体内器械打结。

体内打结(A:绕第一个圈;B:第一个半结;C:反方向绕第二个结;D:方结)

另一种绕线办法是三捻结(triple-twist knot)。持针器抓持缝针末端,再将持针器360度旋转四次让线绕在自身轴杆上。松开缝针让其垂下。接着持针器再抓住线尾将其穿过线圈。然后和平常一样拉开两线尾打成外科结。再多打几个结确保结头牢固。

但有时在特定角度的戳卡下这种方法很难操作。对于这种情况,可以将线摆放在临近组织表面做成一个线圈。然后用抓钳拾起缝线交叉处,否则线圈仍将留在组织表面。第二把抓钳穿过线圈抓住短线尾完成打结。第二个半结也用同样的方法,但方向相反。这种技术在带深度感的三维腹腔镜下更容易完成。

琼斯插入结(A:组织表面缝合;B:缝线交叉;C:器械插过线圈抓住线尾;D:拉紧第一个半结,再用相同的办法打后继的半结,交叉缝线的方向要交替相反)

邓迪挤塞结

可以在体外将线尾预制成一种特殊滑结用作连续缝合的起始,这样就无须用到体内打结。将线自身交叉并置于线环下方,便形成一个类似8字形的双环。再将线先后穿过两个环。留下1.5cm长的线尾,将该结经戳卡置入操作区域。

在完成第一针缝合后,将针线穿过该滑结的线圈。拉动缝线直至线圈紧贴组织。以与缝线相反方向拖拉线尾收拢邓迪结,从而挤紧该结。然后便可按照常规方式完成缝合。

邓迪挤塞结可用于连续缝合的起始(A:体外做结;B:拉动线尾调整线圈大小;C:将针穿过线圈)

阿伯丁结(The Aberdeen Knot)

阿伯丁结用于连续缝合的结束。穿过之前的缝线下方形成第一个线环。再穿过第一个线环形成第二个线环并拉紧第一个线环。将线尾穿过第二个线环收紧结。助手需要保持缝线的张力但又不能夹断缝线。这也许需要用到带橡皮套的无损伤器械来避免对缝线的损害。

阿伯丁结用于连续缝合的结束(A:第一个线环;B:第二个线环;C:拉紧线环;D:完成打结

仅供医学人士参考

(0)

相关推荐

  • 风险控制:腹腔镜术中缝针丢失的预防与对策

    随着腹腔镜手术技术的日臻成熟和复杂,镜下缝合机会增加.尽管有研究致力于减少缝针丢失,但此类意外仍不能完全避免,这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会显著增加术者的焦虑.即使最后缝针找回来,也会导致患者麻醉时间延长 ...

  • 腔镜下体内打结技巧汇总

    导·读 腔镜打结与开放手术器械打结最大不同点是,器械位置及方向受到Trocar支点与角度的限制,自由度不如开放手术器械打结.所以,切记在打结之前,必须摆好线型(如U型.C环.D环.驼峰),这样可以最大 ...

  • 手术笔记—-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来源:无影灯下的深情 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阑尾解剖 阑尾长约6-8cm,直径约0.5cm,位于腹部的右下方,盲肠内侧,近端与盲肠相通,远端闭锁,起自盲肠根部,远端游离于右下腹,外形细长,形似蚯蚓. 问 ...

  • 腔镜缝合如何快速上手?

    导读 缝合是腹腔镜手术需要掌握的重要操作,没有过硬的缝合技术,也就无法开展复杂的腔镜手术.以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为例,涉及三个消化道重建,上百针的缝合.若缝合质量不过关,势必导致术后吻合口漏等严重并 ...

  • 高清视频 | 一文掌握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的手术技巧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total laproseopie hysterectomy,TLH),TLH 是一种在腹腔镜下切断子宫周围的韧带,血管及阴道壁组织,使子宫完全游离后从阴道取出,并在腹腔镜下缝 ...

  • 腹腔镜下脾切除联合责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导读 由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存在凝血功能障碍.门静脉周围血管迁曲扩张.血管壁薄且质地脆.管腔内压力大,及脾脏充血.肿大且质地脆等临床病理特点,腹腔镜下行脾切除联合责门周围离断术难度较大,容易导致难控 ...

  • 腹腔镜下肝脏悬吊方法进展

    作者:王博方 马臻 汪学艳 李晓梅 高磊 陈亚惊 马延龄 夏鹏 陈昊 文章来源: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20,35 (02) 摘  要 在腹腔镜下行胃癌根治术尤其是近端胃癌根治术或全胃切除术时,通过悬吊 ...

  • 太极推手是怎么练成的(下)

    所谓"听劲"并非是用耳朵去听,而是靠大脑中枢神经的灵感指挥,靠自己平时练太极拳所练就的既松柔又沉着的手臂去接触对方的手臂,靠这种皮肤触觉的感应来体察和掌握对方来劲的意图.两人在推手 ...

  • 实用进阶 | 腹腔镜缝合打结进阶训练

    实用进阶 腹腔镜缝合打结进阶训练 暴露.分离.止血.切开.缝合.打结6大基本技术可以说是外科医生的六脉神剑,镜下缝合打结技术更是外科医生的"吃饭功夫".今天,广元市中心医院肝胆外科 ...

  • 腹腔镜下远端胃癌D2根治 残胃空肠uncut Roux-en-Y吻合

    导·读 胃癌腹腔镜下远端胃切除术后uncut Roux-en-Y吻合适应证广,不但减少了术后胆汁反流,还因为保持了空肠肌电传导的连续性,可有效降低Roux滞留综合征发生率.此外,uncut Roux- ...

  • 经验分享 | 腹腔镜下肝门板降低技术

    导读 门静脉三联及包绕进肝门静脉三联的纤维鞘(Glisson鞘)在肝的下方构成了肝门板系统.Hepp和Couinaud描述了提起肝Vb段,解剖Glisson鞘外肝门板组织,能形成一个空间,这就是肝门板 ...

  • 腹腔镜下缝合打结技巧(中山一院六步打结法))

    腹腔镜的下缝合技术是每位学员来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学习时急切需要的,我根据姚书忠主任对我们多年的缝合打结技巧做了一个总结,列出"中山一院六步打结法",在这里献给大家,文末有可看录像的方 ...

  • 文献推荐 | 腹腔镜下硬化剂治疗小儿腹腔淋巴管畸形5例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21年2月第21卷第2期 腹腔镜下硬化剂治疗小儿腹腔淋巴管畸形5例 胡官鸿.黄志见.朱振洪.殷炜.马周瑞 (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烧伤整形科,苏州 215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