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碑志 一段故事 】庆陵与辽代帝后哀册 文博公众号 文博在线

编者按

碑志是我们解读历史,感受文明、欣赏艺术的珍贵文物。从今年国际博物馆日开始,我们陆续推出“一方碑志,一段故事”专题,为您讲述一段段难以言说的历史……上一期,我们一起分享了温庄长公主与满蒙联姻的故事,今天我们来说说庆陵与辽代帝后哀册的故事。

辽庆陵位于内蒙赤峰市巴林右旗大阪镇北70公里,白塔子乡北面的大兴安岭中,古称庆云山。《辽史·地理志》载:辽代第六皇帝圣宗耶律隆绪驻跸庆云山时说,他死后应当埋葬于此。此后,辽代三代皇帝均葬于此:圣宗耶律隆绪及后妃的墓葬为“永庆陵”;第七皇帝兴宗耶律宗真及后妃的墓葬为“永兴陵”;第八皇帝道宗耶律洪基及后妃的墓葬为“永福陵”。三陵各相距约0.5公里。所以,“辽庆陵”又是三帝陵的统称。

据刘振鹭《辽永庆陵被掘记录》载,1912年以前,人们并不知道庆云山一带为辽代帝王陵寝。1913年,当时的林西县县长率人在林东一带勘查垦地,读到陵寝碑文时,才知道此地为辽代圣宗陵寝。1926年,在热河省境内,奉系军阀击败了冯玉祥的国民军,顺势占领了热河全境。汤玉麟,先被任命为热河都统,后又任命为热河省主席。刚上任不久,他就听说林西县存有一批收缴的庆陵被盗文物。于是,他便立即派儿子汤佐荣前去收缴,并萌动了盗掘庆陵的贼心。1930年春,汤佐荣自称奉天省委专员者派人前来发掘,将陵内“哀册”掘出,运至奉天。当时情景是:“途间防范严厉。”那次盗出的“哀册”,均被运往沈阳的汤氏新邸,即辽宁省博物馆原址。

哀册:古代皇帝皇后死后,在发引日行遣典礼时,把由嗣皇帝所宣读的最后一篇祭文,刻在玉简上,用金丝、银丝连缀成册,盛于石函内,埋入陵中,名为“哀册”。“哀册”的内容,主要是论定死者生前的功绩等。历代“哀册”的材质,有玉石、木板等。但辽庆陵“哀册”,则为石质,呈墓志形状,但与墓志形制又有区别。辽庆陵“哀册”下为仰斗式,上为覆斗式,分别镌刻契丹、汉两种文字。

辽宁省博物馆现存辽庆陵“哀册”共15石,有圣宗及其仁德皇后、钦爱皇后、汉文“哀册”共三合六石;兴宗的仁懿皇后汉文册盖一石;道宗及其宣懿皇后汉文、契丹文“哀册”四合八石。“哀册”均为汉白玉材质,呈方形,体大而厚重;册盖边长均约130厘米、厚约30厘米。册盖书刻汉文、契丹文,极其工整、遒丽,堪为辽代书法佳品。契丹文字是契丹贵族建国后陆续创制出的文字,分为大、小字两种,大字早于小字,直至金代章宗明昌二年(1191年),契丹文字被废除停用。辽庆陵“哀册”中的契丹文册盖,以小篆玉箸体居多;册石以楷体书刻,略带汉字行草风格。汉文“哀册”则以小篆体镌盖,楷书体镌册石,书体雄劲,凿刻精工,不同于一般的辽代墓志铭。两合契丹文“哀册”共有契丹文字1758个,如此众多的契丹文字,为研究辽代的历史、文化,以及对契丹文字研究,均提供了可贵的实物资料。

沈阳的“汤公馆”,坐落在和平区十纬路26号,始建于1930年,1931年停工,1934年续建竣工,为奉系军伐汤玉麟之子汤佐荣的住宅。“汤公馆”占地面积1.9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800平方米。众多辽代庆陵“哀册”运抵沈阳后,一直深藏于“汤公馆”深宅大院之内,不为人知。

1931年,“汤公馆”辟为伪“国立博物馆”;1939年,改为伪“国立中央博物馆奉天分馆”;1946年,改称为“国立沈阳博物馆”,后改称“古物馆”。1948年4月,国民党南京政府教育部,成立了“东北文物迁运保管委员会”,将“古物馆”所藏大批珍贵文物,尽数运往北京。由于辽代庆陵众多“哀册”体量过重,不便运输,于是便被列入“缓迁之列”,侥幸留存于“汤公馆”之中。

1948年11月2日,沈阳解放后,东北人民政府决定,在“汤公馆”成立“东北博物馆”,于1949年7月7日开馆;1959年,改为“辽宁省博物馆”。这批辽代庆陵“哀册”,便始终珍藏在辽宁省博物馆之中,直至公开展览,终与广大观众见面。

圣宗皇帝哀册并盖

辽 太平十一年(1031年)刻。1930年出土于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乡辽庆陵。方形,边长133厘米、厚21.5厘米。

册文楷书,写于灰白色方石上,由张俭撰写,起始题“文武大孝宣皇帝哀册文”,分35行,满行36字,共1125字。册主姓耶律,名隆绪, 辽太平十一年(1031年)六月崩于大福河行宫,追谥号为“文武大孝宣皇帝”,庙号“圣宗”,在位49年,享年61岁。哀册中记载了圣宗“开拓疆场,廓静寰瀛,东振兵威,辰卞以之纳款”的伟业。此册文字纵横排列整然一体,用笔遒劲,厚重庄严,即全面承袭了欧阳询的端正书风,也融入了当时主流书法的颜体。

道宗皇帝哀册并盖

辽 乾统元年(1101年)刻。1930年出土于内蒙古巴林右旗白塔子乡辽庆陵。盖:高129.7厘米,宽130.4厘米,厚28.8厘米;志:高131.7厘米,宽130.7厘米,厚30.2厘米。

册文书写在灰白色方形石上,为楷书,36行,满行37字,共1141字,首题“道宗仁圣大孝文皇帝哀册”。册主姓耶律,名洪基,字涅邻,小字查刺。兴宗耶律宗真长子。兴宗病死后继位。寿昌七年(1101年)正月崩于韶阳川行宫,在位46年,终年70岁,葬于永福陵,追谥号为仁圣孝文皇帝,庙号道宗,乾统元年(1101年)6月23日与宣懿皇后同时迁灵柩于庆陵的永福陵。此册文稳重统一,遒劲有力,与褚遂良的《孟法师碑》相仿,但比其更为肥厚,撇、捺,钩划舒展温厚。

道宗皇帝契丹文哀册并盖

辽 乾统元年(1101年)刻。1930年出土于内蒙古市巴林右旗白塔子乡辽庆陵。盖:高134.6厘米,宽133厘米,厚27.6厘米;志:高135.3厘米,宽135厘米,厚27厘米。

刻楷书兼行书契丹字37行。第一行刻契丹文字10个,翻译成汉文是“仁圣大孝文皇帝哀册文”,第二行至第三行所刻的契丹字,起始的两个字还没有被翻译出,以下就是撰文者的落款,第四行开始刻契丹字的册文。册文中第12、13、15、23、24、25、31、36、37行都经过改刻,与原来的刻字重合。这种契丹文字除了由一个原字代表一个契丹字外,多数是由两个至七个原字组成一个契丹字,在书写上有一定的困难,但此哀册却是行款整齐,实属难得,可以说是契丹字书法的佳品。

圣宗钦爱皇后哀册并盖

辽 清宁四年(1058年)刻。1930年出土于内蒙古巴林右旗大阪镇白塔子乡庆陵中。盖:高126.8厘米,宽126厘米,厚28.2厘米;志:高124.2厘米,宽125.3厘米,厚28.2厘米。

册文书写在灰白色方形石上,为楷书,起始题“钦爱皇后哀册”,分25行,满行25字,共592字。册主姓萧氏,是兴宗的母亲,清宁初被尊为太皇太后,清宁3年(1057年)崩于会川行宫寿安殿,葬于庆州北别殿西阶,谥号“钦爱皇后”,清宁4年迁于永庆陵。此册是具有唐代端正书风的楷书精品,并受欧阳询书风的影响。辽朝契丹文字的形成之日,正是北宋憧憬唐王朝贵族的复古主义文化色彩的最浓之时,此哀册是为深受其影响的作品之一。

圣宗仁德皇后哀册并盖

辽 大康七年(1081年)刻。1930年出土于内蒙古巴林右旗大阪镇白塔子乡庆陵中。盖:高122厘米,宽122.5厘米,厚18.5厘米;志:高122.7厘米,宽123.1厘米,厚22.4厘米。

册文书写在灰白色方形石上,为楷书,26行,满行27子,共625字,没有界格,没有首题。册主姓萧,小名菩萨哥,是睿智皇后的外甥女,统和19年(1001年)被册封为齐天皇后,50岁时驾崩,大康七年(1081年)10月8日追谥为仁德皇后,从祖州迁灵柩于永庆陵。此册是一件流畅而紧凑的作品,刻工精细。

兴宗仁懿皇后哀册盖

辽 大康二年(1076年)刻。1930年出土于内蒙古巴林右旗大阪镇白塔子乡庆陵中。高132.8厘米,宽132厘米,厚32.8厘米。

兴宗皇帝,讳宗真字夷不堇,小字只骨,耶律隆绪长子,重熙二十四年(1055年)八月驾崩,在位二十四年,葬于永兴陵。仁懿皇后萧氏,为辽兴宗耶律宗真的第二任皇后,小字挞里,父亲为钦爱皇后的弟弟萧穆之,重熙四年(1035年)被立为皇后,大康二年(1076年)三月,病故,葬于永兴陵,追谥号“仁懿皇后”。

道宗宣懿皇后哀册并盖

辽 乾统元年(1101年)刻。1930年出土于内蒙古巴林右旗大阪镇白塔子乡庆陵中。盖:高130.5厘米,宽128.8厘米,厚30.8厘米;志高:130.8厘米,宽130.8厘米,厚31.4厘米。

册文书写在灰白色方形石上,为楷书,34行,每行32字,共954字,由张琳撰文,首题“宣懿皇后哀册”。宣懿皇后是道宗的皇后,姓萧氏,小字观音,是钦爱皇后弟弟枢密使萧孝惠的女儿,清宁初被立为懿德皇后。大康元年(1075年)十一月,宰相耶律乙辛等人向辽道宗进《十香词》诬陷萧后和伶官赵惟一私通。萧观音被道宗赐死,其尸送回萧家。乾统元年(1101年)六月天祚帝追谥祖母为宣懿皇后,葬于庆陵。此册是深受唐朝颜真卿、柳公权的书法风格影响的作品,厚重气派,每一字每一划都很严谨精到,是一幅当受“颜筋柳骨”美誉的作品。

道宗宣懿皇后契丹文哀册并盖

辽 乾统元年(1101年)刻。1930年出土于内蒙古巴林右旗大阪镇白塔子乡庆陵中。边长13厘米、厚32厘米。

册文书写在灰白色方形石上,刻楷书兼行书契丹文字30行,第一行刻契丹字7个,第二行至第三行所刻的契丹字除了在撰写人耶律固的职衔中“检校国子祭酒”、“赐绯鱼袋”之间多了四个契丹字外,其余与道宗皇帝的哀册完全相同,从第四行起为契丹字哀册文。契丹文有大、小字之分,因为道宗和宣懿皇后哀册上的契丹文字,是由契丹原字组成,故而专家们认定它们是契丹小字。此册全文为契丹文字,由于契丹文字特殊的结构规律,其文字的大小难以统一,但因为其笔意一致,并没有给人不和谐的感觉,书法灵活,起笔、转笔稳健。

(专家支持:张力、都惜青)

一方碑志,一段故事~今天的故事就讲到这里。您还意犹未尽?那就快来辽博“中国古代碑志展”看看吧!“中国古代碑志展”是辽宁省博物馆常设展览之一。展览收藏了从东汉至明清历代墓碑共计200余件,是我们解读历史、感受文明的珍贵文物,不可错过哦!

关注辽宁省博物馆微信号:lnmuseum1949
长按二维码点选(识别图中二维码)

(0)

相关推荐

  • 文学契丹

    曾以我市为政治中心的大辽契丹人是非常有趣的,他们有时幼稚若顽童,喜欢到处游猎,四处捺钵:他们有时又暴虐如野人,嗜血成性,杀人如麻:他们有的时候还文雅非常,诗词歌赋,风花雪月--在此,本报记者计划在以后 ...

  • 庆州有一座大白塔

    在赤峰市的巴林右旗,有一个苏木叫索博日嘎."索博日嘎"是蒙古语,汉译为"塔".在索博日嘎苏木境内,有一座辽代的大白塔,当地人习惯称其为"白塔子&quo ...

  • 第1067篇  辽代的生育

    X 妇女分娩.据王易<燕北录>记载,契丹后妃怀孕如过八个月,先启建无量寿道场,逐日行香礼拜一个月.在契丹皇帝帐寝附近预先造团白毡帐四十九座,中间一座最大,径围七十二尺.皇后欲觉产时,于道场 ...

  • 第1036篇  辽代僧侣中的上层

    X 图1 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罕苏木吐古他拉辽墓出土的鎏金铜男覆面. 辽代人崇佛,尤以某些皇帝更甚之,所以,在辽代社会中便形成了一个特殊的阶层--僧侣上层.辽代的僧侣上层人物有三大特色:一是政治上入仕: ...

  • 袁根顺 | 一方印章一段故事

    袁根顺,字秋石,石迪斋主人.自幼酷爱绘画,九岁起师从著名书画篆刻家(西安终南印社理事及顾问)方胜先生.十四岁加入西安终南印社,在印社诸位前辈的悉心指导下,传统功力深厚,擅长山水.花鸟.人物.书法.篆刻 ...

  • 一首诗词,一段深情,你被哪段故事打动?

    在爱情里你最向往的是什么?是相濡以沫,还是惊心动魄. 很多时候我们无从找到答案,只能在人海里奔走,得过且过. 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去看看那些流传千年的爱情典故. <凤求凰·其一> [西汉]司马 ...

  • 激光为何叫激光,背后还有这样一段故事,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激光为何叫激光,背后还有这样一段故事,奇怪的知识又增加了

  • 南怀瑾老师:这一段故事你能懂进去的话,也就应用无穷了。

    这一段故事你能懂进去的话,也就应用无穷了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何谓朝三?曰:狙公赋芧,曰:朝三而莫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莫三.众狙皆悦.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是以圣人和之 ...

  • 齐白石的八幅“趣”画,各有一段故事,妙不可言

    齐白石的"趣"源于生活,他曾说:"我决不画我没有见过的东西."他笔下一个个鲜活有趣的形象并非凭空捏造,而是从生活中来.同时,丰富的艺术生涯也给他创造了" ...

  • 日本考古队连庆陵壁画都给揭走,中国专家感到佩服,确实技高一筹

    大约在民国十九年,日本人有组织的对辽陵进行了挖掘清理,可谓是极尽盗墓精神,能带的统统带走,其水平比中国考古队要高很多,确实让中国考古专家感到佩服!当年,日本东亚考古学会组成了"内蒙古调查团& ...

  • 多宝:每一颗珠子都是一段故事

    多宝,顾名思义,集萃之宝.每一颗珠子都是一个故事.有关岁月,有关因缘.今天攻略姐就带着攻粉们从每一粒的珠子,去探访它的起源和本身. 就拿此串多宝的配珠来说,有老蜜蜡.老松石.老南红.老琉璃.老唐球.老 ...

  • 每座城市的火车站,都有一段故事……

    文/诗来 一座城市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就暗含在它的火车站里.在中国,尤其如此. 火车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没有哪里比火车站更能窥见众生百态了,无论你想看美女.想看帅哥.想观察穷人.想拍摄富人,火车站都能满 ...

  • 每座城市的火车站,都有一段故事

    一座城市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就暗含在它的火车站里.在中国,尤其如此. 火车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没有哪里比火车站更能窥见众生百态了.无论你想看美女.想看帅哥.想观察穷人.想拍摄富人,火车站都能满足你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