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河平原,是大唐名将王玄策曾经征服过的地方
恒河发源于喜马拉雅山南麓的塔婆万草原,全长2700公里,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流经印度和孟加拉国,会合布拉马普特拉河后向南注入孟加拉湾。
恒河流域是南亚大陆最大的水系,水的补给主要来自雨水和融雪水。
恒河三角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三角洲,分属孟加拉和印度两国,面积约6.5万平方公里。
恒河平原土地肥沃、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盛产水稻、玉米、油菜籽、黄麻、甘蔗等,有德里、加尔各答、达卡等城市。
恒河和印度河流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但现在的恒河是世界上最肮脏的河流。
历史上,在英国人没有征服印度的几千年时间里,印度只是一个地理名称,从来就不是一个统一的国家。
唐朝的时候,印度半岛小国林立,一盘散沙,互相攻伐,战乱不息。其时,恒河平原有一个较大的戒日王朝,戒日王非常仰慕大唐文化。
公元641年初,唐僧玄奘在那烂陀寺学成归国途中,受到戎日王朝的盛情邀请,再次来到曲女城,参加了有20余国君参加的大法会。
根据《新唐书》的记载,戒日王和玄奘会面后,派使节从尼泊尔取捷径先行到达长安,拜见唐太宗。唐太宗便派人出使天竺诸国,王玄策登上历史的舞台。
王玄策,生卒年不详,今河南洛阳市新安县铁门人,唐朝官员、外交家,曾4次出使天竺。
公元641年,印度的戒日王朝遣使节来唐。贞观十七年即公元643年,王玄策奉命作为副使,跟随李义表出使天竺(印度的旧名)。
公元647年,王玄策以正使的身份第二次前往天竺,蒋师仁为副使,一行共30多人。中天竺国王多派使者带着财物,准备与王玄策一起到长安朝贡。不想其时戒日王朝国王尸罗逸多去世,国中大乱,有权臣阿罗那顺篡位自立,觊觎王玄策和其他中天竺国使节的财物。阿罗那顺采用偷袭的方式,用3000多军队包围王玄策等人,经过一番交战,王玄策和蒋师仁被俘虏关进监狱,其他人被阿罗那顺杀害。
王玄策在狱中二年,说服看管他的人,最终和蒋师仁逃狱成功,离开中天竺。按一般人的逻辑,王玄策既已逃得性命就应该立即回国,向唐太宗李世民汇报出访情况,请朝廷定夺。
可是王玄策却没有回国,他要报仇雪恨。王玄策和蒋师仁翻越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来到西藏的拉萨,向松赞干布借兵1200人,又向泥婆罗(今尼泊尔)借兵7000人。
王玄策和蒋师仁率领这八千多人进攻中天竺的茶博和罗城,将其攻破,斩首3000多人,敌人被溺死的约10000多人。阿罗那顺逃走,收兵再战,被蒋师仁生擒,并俘其妃子、王子,男女百姓12000多人,各种牲畜三万头,攻破大小580座城邑。整个天竺震惊、害怕,纷纷向王玄策投降,要求将天竺并入大唐版图。
贞观二十二年五月,王玄策把俘获的阿罗那顺及王妃、王子、牛马等送到长安献俘。唐太宗封王玄策为朝散大夫。
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王玄策“一人灭一国的传奇”。
王玄策率领的其实是一群杂牌军,有吐蕃兵1200人,尼泊尔士兵7000人,没有经过协同作战的演练训练,语言也不相通,后勤也供给不足,但就凭借这八千多人轻松地击败中天竺数国,俘其王,使得整个天竺地区的大小邦国都争着臣服了大唐王朝。
王玄策的确是一个很了不起的人!
这件事,司马光在《资治通签》中记载的也很详细。
王玄策4次出使印度,带回佛教文物,对中印友好交流做出了贡献。王玄策著有《中天竺国行记》十卷,图三卷,可惜今仅存片断文字,散见于《法苑珠林》、《诸经要集》、《释迦方志》中。
王玄策在出使天竺摩揭陀国的时候,学习制糖法,并且带回了制糖工匠,用“竹甑法”制作的糖,其颜色味道品质远远超过西域制的糖,大大改善了中国古人的美味。
王玄策开拓了从西藏通向印度的路线,得进了唐朝和天竺诸国的友好往来及文化交流。今天,有不少网友觉得大唐应该趁王玄策的胜利在印度半岛设置一个“天竺都护府”,把整个南亚地区纳入大唐的版图。其实,当时的天竺又穷又落后,大唐实在是没看上这个地方,没兴趣。
顺便说一句:吐蕃赞普赤松德赞在位时期,曾派大军远征天竺以图奉舍利回吐蕃供奉。吐蕃军队强盛,非常轻松地就占领了恒河平原和德干高原,但可惜的是吐蕃人同样看不上又穷又落后的天竺诸国,在恒河边竖了根大铁柱就凯旋回朝了。
王玄策,一个创造了传奇的名字。
王玄策,一个征服了天竺诸国的大唐牛人,洛阳牛人。
王玄策,一个征服过恒河平原和德干高原的大唐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