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那么爱孩子,怎么那么多孩子会恨自己的父母?
新闻背景
这个孩子今年16岁,时常抱怨父母没能力、没钱,没有给他创造好的生活条件。把父母当仇敌一样对待,令父母很是心寒。
(图片来源网络)
对于自家孩子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家长们来说,这种现象一定不陌生,为什么呢?明明家长们这么爱孩子,为什么孩子会把父母当仇敌?今天,我们要跟您聊一聊——
为什么有的孩子会恨父母呢?
亲妈说
不知大家是否正视过这样一个事实:所有年幼的孩子都是无条件爱自己父母(尤其是妈妈)的,但未必每一个父母都无条件爱自己的孩子。
如果孩子会恨自己的父母,他一定是有过非常不愉快的幼年经历,只不过很多时候孩子不想细说或者说不出来。很多父母自以为自己很爱孩子,却从来不知道孩子想要的爱是什么。孩子对父母的恨意往往出现在对“爱”的具体表现有严重分歧的时候。
孩子初到这个世界的姿态是弱小的,基本的生存都要仰仗看护他们的成年人,那个时候的孩子一定是无条件爱着自己的看护人。如果在孩子年幼时,父母长期缺席,即使孩子年长一些回到父母身边,幼年的隔阂都不会轻易消除。
(图片来源网络)
亲妈思考
现在有很多父母以“给孩子一个好未来”作为爱孩子的标准,而年幼的孩子需要的爱是“安全和依赖”。0-3岁是孩子感知和语言发育最快的时期,如果这个时候父母没有和孩子建立亲密依赖的亲子关系,认为孩子小,什么都不记得,等大一点再好好教育培养,那就不要埋怨孩子上小学或青春期的时候变的不可理喻甚至“恩将仇报”。现在很多年轻父母因为工作压力把年幼的孩子放给老人抚养,等到上学时再接到自己身边,以为有血缘作为纽带孩子就会爱父母,我只能说:“你们想得太美了!”
对幼年期的孩子而言,爱父母最大的感情基础就是依赖和满足。如果这个“爱的基础”没有打好,随着孩子语言和记忆的发展,他会通过接触到的各种信息发现自己内心“爱的匮乏感”。例如一个幼年期和父母长期分开的孩子长大后看到别的父母带着小孩子玩耍(真实的生活场景或者影视作品里),就会去寻找自己记忆中是否有这样的经历,如果没有,就会在潜意识里形成“我比别的小朋友少一点爱”的感觉……如果父母长期忽略孩子的内心成长,而只以自己的方式去爱孩子(比如物质满足),就会加剧孩子和父母感情上的隔阂。
(图片来源网络)
亲妈建议
我接触过很多学龄儿童的家长抱怨“我拼命为孩子好,但孩子就是不听话甚至叛逆”的例子,深入了解他们养育孩子的过程就发现问题根源都出在亲子关系上。孩子的成长是不可逆的,如果亲子关系隔阂很深的事实已经形成,有几条建议给苦恼的家长们:
1. 承认自己对孩子的亏欠,和孩子表达歉意;
2. 告诉孩子父母也是有缺点的人,但是有改正错误的能力;
3. 不用自己的人生标准强制规划孩子的成长,积极帮孩子发现最适合他成长道路,尽最大的努力帮助孩子,注意“帮助”和“娇纵”的界限;
4. 让孩子知道每一个人的成长都有遗憾,但这并不影响他们今后的幸福,当孩子需要你时,你的爱一直都在。
如果你真的爱孩子,就认真面对孩子的内心世界,努力发现孩子对“爱”的定义和需求,你会成为更好的父母。
(图片来源网络)
本期亲妈学堂就和您聊到这里,期待与您下次相遇。
小贴士
天气渐暖,家有一两岁宝宝的家长开始考虑给孩子摘掉尿不湿。亲妈学堂提示您先确认孩子能否做以下两件事,否则先不要急于给孩子进行如厕训练:一是孩子排便前能否清楚地用语言或表情表达意愿;二是孩子能否稳坐在便盆或坐便器上。如孩子还做不到这两点,建议让他再穿一段时间的尿不湿。注意:家长不要对孩子进行强行的如厕训练,更不要以惩罚打骂的方式对待孩子尿裤或拉裤的情况。亲妈学堂会应季及时向您推出育儿提示,欢迎关注!
“亲妈学堂”致力于做好育儿的“最后一米”——将海量的育儿知识转化为每天的“日常行动”。帮您既懂得育儿道理,又能过好带孩子的每一天。让我们一起努力,用更好的自己给孩子更好的现在。
如果觉得有用,请果断收藏和转发给你身边有需求的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