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师一日一得之医海点滴-58-采山药
岐伯有道 今天
【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跟师一日一得之医海点滴-58来自岐伯有道00:0005:28
58、采山药
第一次跟老师入壮丽的大川,采了些山药,还跟当地村民买了一大袋野生山药,大家吃了后觉得犹如天上珍品,那平常市面上买的那些山药,根本没法跟野生山药比。
有几个学生食髓知味,每次进牛头山,都特别钻到山林深处去采挖,都能够满载而归,但是这些野生山药,个头小,长得深,不容易挖,很容易就挖断了。
自己亲自采挖野生中药时,才知药农挖药真不容易,而且这些药材要长成气候,没有几年也很难。
所以古代的孙思邈非常提倡学医之人,要有自己入山采药的精神,一方面你能够零距离地跟药物接触,开发悟性,通过药物生长环境,学到它的功效,另一方面你采挖过程知道药物得来不易,便会倍加珍惜,而不会随意用这些药。
有个射击手,他枪法非常准,十个飞盘,抛上去,他能打中九个。
但后来他枪法越来越不准了,他觉得没法集中精神于一点,反应速度大减。
原来他生活安逸,打枪也随意了,没那么认真。
他以前不是这样,在深山里头打猎,即使飞鸟飞过,他只要响枪都可以击落。
人家问他,为何那时枪法那么准?
他说,当时吃不饱穿不暖,打猎是为了生活,所以我珍惜我手中每一颗子弹。一颗都不能浪费。
因为珍惜你手中的物品,物品就能发挥到最大价值。
因为随意浪费,你就不能物尽其用,人尽其才,药尽其长。
所以老师带我们入山,反复交代采药要珍惜每一味药,药无贵贱,决不能乱采乱伐,要采密留疏,采大留小。
老师的这种精神,不仅是教我们要保护药材,其实这是真正在保护我们的心灵啊!
老师认为劳力过度伤气,用黄芪可补之,思虑过度伤脾阴,用山药可补之。
而张锡纯更特别推崇山药,他认为山药是滋补药中的无上之品,为何呢?
因为它色白补肺,味香健脾,质粘能滋肾,肺脾肾三脏并补,而且入中焦脾土,大有土生万物之势。
有些学生经常吃山药,却没看过山药长什么样子,他们看到山坡上爬满山药,还结了一些山药果,不知这是什么?
老师跟大家说,这是山药蛋子,照样可以采摘回来,放在饭上蒸,非常香。
有一个十堰的老人,冬天脚部皮肤瘙痒,天气越干燥,瘙痒越厉害,经常晚上痒得没法睡觉,他就靠吃安眠药来强迫睡眠。
老师说,找出失眠的原因,比片面用安眠药更重要。中医不能掩耳盗铃。
我们原以为老师会给他开一些祛风安神之药,以解决瘙痒跟睡眠的问题,想不到老师直接给病人开了黄芪建中汤,还加了一味山药重用。
方子里头既无安神之药,亦没祛风之品,老人家吃了药后,反映多年来很少睡得这么好,皮肤基本不痒了。
中医怎么能够这样治病呢?好像糊糊涂涂就把病治好了。
怎么如此疑难的瘙痒失眠,几剂补中土的药就把这风痒伏住,让睡眠得安?
老师说,难易相成,病人看到的是失眠瘙痒,我们摸脉发现关尺脉弱,乃老年人精血亏虚,中土化源不足,用黄芪建中汤,配上山药能补中益力气,润泽肌肤,使气血津液由里达表。当肌肤表皮得到滋养,他自然不痒了。一不痒,心就不烦,睡眠也就好了。
《黄帝内经》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
老年人肌肤瘙痒,要看到邪风干扰,也要看到正气亏虚。
古籍上讲,山药能治虚劳风气百疾。
现在我们终于明白了,《难经》上讲,损其脾者,饮食不为肌肤。
老年人脾胃虚一旦吃伤脾胃,气色就不好看,皮肤得不到气血供养,就容易瘙痒发麻,所以中医治病求本,内壮脾胃,使气血外溢于皮肤,自然风痒消除。
文源:罾事物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