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虽然只掌权了14年,但创造了7大傲世工程,一直影响至今!
秦始皇,十三岁继承王位,三十九岁称皇帝,在位三十七年。虽然只掌权了14年,但他的历史功绩却是伟大的。比如定立帝号,建立官僚制度,三公九卿,行政分工,开郡县,废分封,件件影响深远。当然,除了这些,秦始皇还有影响几千年的七大傲世工程。 在秦始皇的众多大工程、大手笔中,首当其冲的大项目、大投资就是万里长城。
为了保卫边境地区不受草原游牧民族匈奴的侵扰,隔开中国农业区和戎狄民族游牧区,始皇帝决定建造世界为之汗颜的大工程——万里长城。始皇帝任命蒙恬为项目的总负责人,全权负责这项大工程。 从公元前221年起,在长达十年多的时间,蒙恬强征了三十多万的劳工将原北方诸侯国所建的长城连接为一个统一的防御体系,从甘肃的西南沿着蒙古南端直至东北南部绵延两千多公里。作为人造屏障,长城在冷兵器时代意义重大,只要适当的防守,就可以有效的阻挡北方游牧民族骑兵的入侵。 为什么说长城是傲世工程呢?
首先,长城在难度和长度上都是世界其它工程所不能比的。长度,前文说了保守估计都有两千多公里。 其次,建筑这样一种连绵延伸的大工程,其后勤供的给远远大于埃及建造金字塔的后勤供给。因为随着长城的延伸,建筑工地需要不断的移动,活动中心要不停的变化,因此供应线也要相应的拉长,而埃及金字塔是固定的。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建万里长城就好比当今的修高铁,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而埃及建造金字塔是静态的过程。 再者,在科学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造高铁都要花很大的人力、财力、物力。可想而知,那是在两千多年前的中国秦朝,生产力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都跟今天不可同日而语。这充分显示了古代我国人民群众的智慧。此外,长城的城墙不象正在修建的道路或铁路桥,它本身就是很不完善的运输材料手段。而且大部分的城墙都是夯实的土建,这就意味着大部分建筑材料都是就地取材。
同时,翻开地图我们很容易的就可以得知,长城盘踞在中国的北方,所处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是极其恶劣的,不仅有绵延高低起伏的山脉,还有半沙漠化地带,更有冬季的酷寒天气。 但始皇帝的另一项大工程却比长城更加傲世,足以让世界八大奇迹之一埃及金字塔都汗颜,那就是始皇帝陛下的骊山皇陵。 骊山大墓,也就是秦始皇陵墓。传闻骊山大墓里珠宝无数,极其奢华,为了修建骊山大墓,秦始皇嬴政动用了70万人,人数更多。
而秦始皇的第三项傲世工程就是被誉为“天下第一宫”的阿房宫。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西郊15公里处,咸阳市东南15公里处,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公元前212年)。 当年秦始皇在赵国做人质的时候,被人欺负,只有这个叫阿房的女子悉心照顾他,让他备受感动。后来秦始皇兼并天下,再回来找阿房的时候,她红颜薄命,先去了。始皇帝陛下伤心欲绝,从此不谈女人,并为之修建阿房宫。 此事真伪不得而知,如果是真的,可以作为秦始皇不立皇后的原因之一。
秦始皇嬴政的第四项傲世工程就是秦直道。 秦直道在陕北俗称“皇上路”、“圣人条”。是秦始皇于公元前212至公元前210年命蒙恬监修的一条重要军事要道。 秦直道南起京都咸阳军事要地云阳林光宫(今淳化县境内),北至九原郡(今内蒙古包头市境内),穿越14个县,700多公里。路面最宽处约60米,一般亦有20米,它在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与第四项傲世工程相一致的是第五项傲世工程,那就是秦始皇为加强统治而修筑以咸阳为中心四通八达的全国高速道路网。
著名的驰道有9条,有出今高陵通上郡的上郡道,过黄河通山西的临晋道,出函谷关通河南、河北、山东的东方道,出今商洛通东南的武关道,出秦岭通四川的栈道,出今陇县通宁夏、甘肃的西方道,出今淳化通九原的直道等。 从《汉书·贾山传》中得知,秦驰道在平坦之处,道宽五十步(约今69米),隔三丈(约今7米)栽一棵树,道两旁用金属锥夯筑厚实。可以说,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正式的“国道”。 而秦始皇最后的两项傲世工程都是关于文化的。
第六项为便于帝国统一管理而统一度量衡和实行货币标准化。 第七项是统一文字。文字一致性对秦和后世来说肯定是最具影响力的政策。如果没有始皇帝陛下的统一文字,可以想象,几种地区性的不同文字可能会长期存在下去。如果出现这种情况,不能设想中国的政治统一能够长期维持。 这就是秦始嬴政的七大傲世工程,一直影响至今,影响了几千年。 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