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湘桥乡村故事⑬那山那水,名村名片
那山那水,名村名片
山村取名荆山,深怀一种纪念,一份激励。
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福建清河人张文宣携家小跋涉千里来到此地。当时荆山村所在的小山坡上,荆棘丛生,尖锐的棘刺使人望而生畏。当年的张文宣,若无过人的胆识和能力,定会被这满山的荆棘所吓退。然张文宣留下来,披荆斩棘,改造坡地,修筑房屋,挖掘深井,成为福荫一族的开乡之祖。
说起荆山村的深井,远近闻名。这口深井,位于张氏宗祠附近,井壁用石块砌成,井栏呈六角形,表面看似与他处之井无异,但其深度达到令人咋舌的13米,相当于现在四层楼那么高。张氏先人挖井的决心和毅力,着实令人钦佩。水位如此之深,可苦了操持家务的张家媳妇们。当年,如果有他乡的姑娘想要嫁给饮这口井水的男人,就必须考虑到自己是否有能力天天从井里取水回家。据说,有些姑娘被这口深井难倒了,婉言拒婚。
深井历经岁月考验而没有被废弃,就在于它的水质清纯甘甜,是一口极其难得的甜水井。意溪镇民谣“欲食好水荆山张氏姓,欲食好米白石和桂坑”,印证了荆山深井水的甘醇清冽,誉满全镇。据荆山村民口传,民国时期,市区某先生到荆山村私塾任教,对这口井情有独钟,常叫弟子取井水烹茶。有一天,某弟子没有在深井取水,于另地浅井取之,先生饮后觉得口感差了,说:“此水该不是深井的。”一语说中,弟子也只好低头承认。轶事口口相传,趣味中透着自豪,深井水美名更盛了。
1955年春旱,持续150天无雨。这口深井的水也干涸了。那一段干旱日子,村民的生活倍感煎熬。水,乃是生命之源,如何解决饮水的问题,成为荆山村人最为重视的问题。改革开放后,村民自怨井绳短,不怨古井深,设法从山上接管引泉水下山,解决饮水难题。1993年村庄接通自来水,村民改为饮用韩江水,终于摆脱深井取水的艰辛,这口古井也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
乡井故情,是一代代人难以忘怀的眷恋。深井承载着沉甸甸的山村回忆,她就像一本无字之书,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亲情的宝贵。
如今的荆山村人,在古井周围立起了六角形的铁护栏,将古井保护起来,开辟为景点并予以文字简介,要让后代和游客知道古井的历史和曾经的奉献,也呼唤离乡别井的在外乡亲,常回家看看。
二
这座建于荆棘山上的小山村,注定要走一条不凡的道路。
解放战争时期,荆山村的平静,掩藏着活跃的革命脉动。村民张镇坤暗中拥护共产党,支持游击队的战斗,把自己的家,作为共产党的地下活动联络点,为游击队的活动提供掩护和帮助。其他村民也一样的默默支持,处处为游击队员提供方便。1947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荆山村一直是游击队的活动区域。1988年,荆山村被潮州市民政局命名为“游击村”,这是荆山村作为革命老区的一份荣誉,也是新时期获得的第一张“名片”。
2005年,荆山村迎来了一个机遇。根据广东省委“十、百、千、万”干部下基层驻农村活动部署,省机场管理集团公司与荆山村结对子,捐款修建了村中路、文化活动中心大楼、环保公厕等基础设施,同时,为了方便村民在劳动之余有一个休闲和文化娱乐活动的场所,特别修建了村民活动广场,名为“心连心广场”。还修建600平方米的垃圾场,9处垃圾收集点,为村道配置了路灯。
荆山村人抓住这个村庄建设的大好机遇,鼓足干劲,开始了全面整治村庄的战役。2006年,全村拆除旧厕所及猪圈100多个。村委会组织群众将拆出来的土地进行平整、绿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同年12月,荆山村收获了一张新名片“广东省卫生村”。
荆山村原村道出口需经过另一个自然村——上洞村,历史上多因为村道出口窄、交通不安全等原因受到村民的诟病。2011年,村委会下大决心,通过土地置换的方式与上洞村达成协议,改道修筑村口道路。经过两个月的奋战,荆山村“光彩路”横空出世,解决了荆山村人出村不便的世纪难题。令人惊喜的是,刚修好一阵,光彩路就迎来了一众贵宾。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同志率领省委常委基层调研组及市、区主要领导一行,莅临荆山村开展集中调研工作。汪洋书记来到荆山村,认真视察村庄的建设情况,听取村干部的汇报,与村民亲切交谈,为村的未来发展提出指导。结束视察之后,汪洋书记与随行的干部们一起坐下来,在“心连心广场”的古榕树下,欣赏民乐组的潮乐演出。潮曲悠扬,声声如诉,大家听到妙处,连声喝彩。汪洋书记赞叹:荆山村的经济虽然不是很发达,但村民的精神生活非常丰富!
同年,光彩路还迎来了著名慈善家陈伟南先生。先生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荆山村的村容村貌,对村委会的实干、苦干精神颇多赞赏,慷慨捐资十万元,用于村购置体育健身器材。购置的器材安装在文化广场后,村民们纷纷前去体验,村里的年轻人手把手地教给老人们使用器材的方法。大家每到广场,看到这些设施,心里都会念叨先生的善举。
荆山村像一个能量场,汇集了多方的力量,吸引了各方的关注,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速度。2011年12月,荆山村被广东省人民政府评为“广东省文明村”。对于荣誉的获得,质朴的荆山村人心怀感恩,生发一股涌动的力量,他们期待着更多更大的作为。
2012年荆山村启动新的建设项目,修建农场水利排灌渠和村道边池塘。2015年又有大动作,投入资金150万元,建设荆山村公益性生态墓地,开通修筑了一条通往生态墓地的机耕路。生态墓地最初是为了安葬因高速公路征地迁徙的先人遗骸,后经过村的集体决策,落实为一个长久性的公益项目。生态墓地的建设,对于深受入土为安思想影响的农村人来说,是安心、安乐的一项举措。从此,有一个稳定的、环境优美的墓园,可以承载村民对先人的情感寄托。
三
荆山村的光彩路,每天人来人往。进村的游客走到村牌处驻足张望,眼前视野颇为宽阔。左侧隔着小溪是一座绿岛,右前方有一个方形池塘。塘水呈浅绿色,水质干净,没有多余的负担,只是轻快爽朗地在微风中闪动波光。这是一个年轻的池塘,或许它曾经古老,但修筑了防护栏的池塘显得干净利落,看起来就像新生的一样。池塘是村庄的眼睛,它身兼养殖、消防、风水涵养数职,历来受到村庄建设者的重视。
从环村西路进去,左侧有一座景色宜人的小公园。公园地面打扫得干干净净,绿草悄悄从石板的空隙里探出头来,一副娇弱的模样。路过公园,左侧路旁出现一座白墙黛瓦的新建筑,这里就是荆山村的民乐馆。民乐馆有五间宽,正面采用廊柱设计,每一间的檐下装饰着褚红色的云纹隔条,正门两边的柱上悬挂着一副木制楹联,上书:弦乐曲曲奏太平,鼓乐声声庆丰年。是的,潮州人的生活里不可以没有潮乐。民乐馆预设了节日的各种喜庆热闹,这里定会成为村庄的热门景点。
村干部介绍,民乐馆是荆山村2016年被列入第三批省级新农村示范点之后投资兴建的,目前已基本完工,等待移交使用。有了这个宽敞、优美的场馆,村民乐社的培训、排练工作将更加得心应手,今后还可以与其他乡镇的民乐团体展开交流,前景十分值得期待。
省级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开展以来,荆山村先后投入资金100多万,进行环境整治。因祖辈靠山吃山,广蓄柴草,荆山村里的柴草房数目众多,至现代虽无大用,但主人情感上仍有不舍。这些原堆放柴草的屋舍老旧破落,既不美观,也不安全。村干部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耐心细致宣传新农村建设的政策和要求,争取村民的配合。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村子共拆除危旧废弃房屋100多间。
如今的荆山村东西两条村道平坦通畅,汽车驶入可不用掉头,轻轻松松做一次环村游。村中建设有绿榕公园、乡村公园,公园中配置篮球场及众多体育健身器材,方便年轻人及学生群体进行体育锻炼;而“心连心广场”一侧的文化活动中心则是老人们休闲、读书、会友的好去处。老少皆有所乐,这正是新农村建设的一大成就。
四
有客来访,荆山村人喜欢带客人去徒步登山。如今的客鸟尾山,山上山下遍植果林,果林以黄皮果为主,间以橄榄、梅、李等。荆山村的黄皮果酸甜可口,又兼备消食健胃、理气健脾、润肺止咳之功效,堪称百果之王。2005年在驻村干部的支持下注册了“荆山黑皮王”黄皮果商标,并于2006年获农业部无公害食品认证,现已被广东省机场集团公司选定为空中旅客食用佳品。
每逢黄皮果成熟的季节,走在荆山村广阔的山间林地上,缀满金黄色果实的一排排果树簇拥着迎面而来,又喧闹着辞别而去。这漫山的佳果皆是为人所准备,不由得使人感慨万分:这脚下的土地,如此肥沃,如此慷慨,人类何幸能成为它的宠儿。
攀至半山腰,游客的眼前一亮,一座波光粼粼的山塘出现在眼前。这就是荆山村的杉蓝山塘,始建于20世纪五十年代,后经过两次扩建,蓄水面积达到14000立方米。石砌的塘坝长60米,高6.2米,是意溪镇最大的山塘。
杉蓝塘水清澈,一道青山倒映在水中,伴着湛蓝的天光,悠然的云朵,使人仿佛走进仙境。如果静静地坐在坝上,望着四周苍翠欲滴的果林,听着林间此起彼伏的鸟鸣,欣赏着变幻莫测的天空之镜,登山的疲累一扫而尽,心中只剩下和谐与美好。
荆山村自有山地面积2998亩,山草曾是村民的重要经济收入来源,如今果树收入占经济收入的主体地位。今后的发展,不但要在优化农业结构上开辟新途径,做到挖潜力、提质量、增效益,还要走出一条“布局优化、产业融合、品质提升、循环利用”的新时代农业振兴道路。此外,依托村庄广阔的林地和山塘水体,尝试开展绿色生态游,开辟出徒步休闲的行走路线,同时兴建客栈、农家乐餐馆等配套,吸引游客在此停驻,亦是大有可为的发展路径。
愿为富强梦,耕耘山水间。荆山村抓住机遇,乘势而为,取得村庄建设的大成就,收获了一张张闪亮的“名片”。一战已捷,图谋再战;纵有险阻,披荆斩棘——这就是荆山村人的风格。
作者:陈丹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