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与茶相关的中国传世名画【宋元卷】

宋代茶画

Tea painting in Song Dynasty

宋代将茶饮上升到品玩的游戏层面,斗茶之风盛行。上到帝王,下至百姓,无不以茶为趣,以茶自喻。这是一个文质彬彬的时代,人们借茶来内省,来探求人生美的理想。

北宋·宋徽宗 《文会图》

这幅画的作者便是北宋著名的“道君皇帝”宋徽宗赵佶,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该画充分体现了徽宗院体画精致明净的风格,是当时帝王统治下人才云集的象征图像。

宋徽宗本身就是斗茶、分茶艺术的高手,不仅自己亲为,自己书画,而且承唐开宋,引领宋代成为中国绘画的黄金时代。在这幅画中,画了一群文士环桌而坐,一边交流,一边品茗,是为“文会”。

南宋·佚名《春游晚归图》

这幅画是宋代画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表现了南宋官僚偏安江南时的悠闲生活。

画中描绘了一老臣持鞭回府时的情景,十个侍从前后簇拥,或搬椅,或牵马,或挑担。前担是茶炉,上有点茶用的汤瓶;后担是都篮,内置茶具,可以猜出是野外品茶归来。所绘景物十分优雅,柳林成浪,宫城巍峨,人马虽不盈寸,但须眉毕现,姿态生动,线条流畅,色彩简洁明朗。

南宋·刘松年《斗茶图卷》

这幅画系南宋画家刘松年所作,生动地展现了集市买卖茶叶民间斗茶的景象

画中描绘了几个人,各自身边放着自己带来的茶具、茶炉、茶叶,买卖之余,息肩于树荫下,各自拿出绝招,斗试较量,有的忙着炉上煎茶,有的持盏提壶将茶汤注入盏中,手提茶壶似在夸耀自己茶叶的优异,有的在仔细品饮,有的在准备发表斗茶高论,个个神态专注,动作自如。

“斗茶” 即比赛茶的优劣,始于唐,盛于宋,是古代有钱有闲人的一种雅玩。据《梅妃傅》载:“开元年间,(唐)玄宗与妃斗茶。顾诸王戏曰:'此梅精也。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斗茶今又胜我点。’”这是斗茶的最早记录。不过,在历史上最讲究、最热衷于斗茶的则要属宋朝

宋代唐庚的《斗茶记》写得较为详细: 二三人聚集在一起,献出各自所藏的珍茗,烹水沏茶,互斗次第。到了南宋,不仅名茶产地及寺院有斗茶之举,就连民间也普遍开展

南宋·刘松年《撵茶图》

相较于《斗茶图卷》,刘松年另一幅《撵茶图》却显得更加高雅,少了市井味道。这幅画以工笔白描手法,细致描绘了磨茶、点茶、挥翰、赏画的文人雅士茶会场景

画中左前方一仆设坐在矮几上,正在转动碾磨磨茶,桌上有筛茶的茶罗、贮茶的茶盒等。另一人伫立桌边,提着汤瓶点茶(泡茶),他左手边是煮水的炉、壶和茶巾,右手边是贮水瓮,桌上是茶筅、茶盏和盏托。一切显得十分安静整洁,专注有序。画面右侧有三人,一僧伏案执笔作书,传说此高僧就是中国历史上的“书圣”怀素。一人相对而坐,似在观赏,另一人坐其旁,正展卷欣赏。整个画面布局闲雅,用笔生动,充分展示了宋代文人雅士茶会的风雅之情和高洁志趣,是宋代点茶场景的真实写照

元代茶画

Tea painting in Yuan Dynasty

元代蒙古人入主中原,此时的文人士大夫大多隐居山林,拒绝出仕。喝茶品茗越来越成为他们表达心境、寄托人生情怀的一种方式,也因此成了画中常见的意象。

元·赵原《陆羽烹茶图》

这幅画为纸本水墨,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作者为元代画家赵原。

画中可见,远山起伏,山水清远,水面辽阔,临溪草阁,丛树掩映,阁内一人坐于榻上,当为茶圣陆羽,一童子拥炉烹茶。

画上作者自题“陆羽烹茶图”,并有题诗“山中茅屋是谁家?兀坐闲吟到日斜。俗客不来山鸟散,呼童汲水煮新茶。”画家以陆羽自诩,铸造了士大夫烟霞痼疾与泉石膏肓的精神世界,表现了文人隐居闲适的生活,也从一个侧面折射了元代的社会思潮

元·钱选《卢仝煮茶图》

这幅画作者为元代画家钱选,《石渠宝笈续编·重华宫藏》有著录,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画取材唐代诗人卢仝,以古托今,借卢仝煮茶的闲逸生活抒发自己的心境。画中,卢仝头戴纱帽,身着白衣,傍蕉石席地而坐,正在指点赤脚女婢和长须仆烹茶。笔法效唐,线条细匀而柔和,将各物都描绘得精巧工致。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