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罗江街道"福水宫"与陈靖姑的信俗文化
福安罗江街道福水宫与陈靖姑信俗文化
作者:刘昌荣
冬至阳回,乍寒还暖,南国依旧万木葱茏,花开烂漫。趁着周日闲暇,伴随风和日丽天气,笔者探访了远近闻名的、正在扩建中的福安福水宫。
从104国道罗江往甘棠方向至大留河头(公交加招站),右转向西进村道路30米处,再右拐向北,沿福华轧钢厂门前水泥路到岭尾宫村口,再往上200米左右,不多时,就已到达福水宫。
琉璃碧瓦,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掩映在层峦如黛、古树苍翠之中,扩建中的福水宫在冬日的晴空下尽显雍容华贵,辉煌大气!三进式宫殿建筑格局以斗拱、榫卯木质结构形式正在进行大规模仿古装修建设;宫殿内戏台、回廊、天井、神殿等,给人以宽敞明亮、古朴厚重,典雅大方之感。
据宫内福首介绍:福水宫在解放初期,曾作为岭尾宫村生产队仓库使用,历经沧桑,几经风雨侵蚀,导致古建筑损坏严重。文革十年浩劫期间,宫宇虽已遭到破坏,但宫内文物有幸被村民藏匿起来,才免于一劫。改革开放后,为恢复历史古迹,弘扬道教文化和民间民俗信仰,于公元1983年由各地信士筹集资金重新修建福水宮。现宫内保存有清雍正四年和嘉庆四年香炉各一个;清嘉庆年间“通天圣母”匾额一面;清嘉庆十二年“泽沛环江”匾额一面,以及嘉庆时期临水陈靖姑、林九娘、李三娘、三十六宫婆神等鎏金神像。
坊间相传,福安福水宫与古田临水宫、宁德转水宫并列为福建奶娘三大姐妹宫。当年临水夫人陈靖姑斩杀白蛇精分为三段,把蛇头放在古田临水宫,蛇身放在宁德转水宫,而蛇尾放在福安福水宫地洞中。
据《福安县志》光绪十年版记载:福水宫建于明代万历二十年(1592年),清嘉庆十年(1805年)重建,主祀临水陈靖姑、林九娘、李三娘三位夫人。
相传明万历年间,福安南部一带天逢大早,田地龟裂,饿莩甚众,民不聊生。时有赛岐象环陈晋六组织族人横渡赛江,至漳港田头鼻埠头上山,沿着上廿九都古官道前往古田临水宫祈雨,行至岭尾宫地界,突见云头现一女子云:“诸位欲往古田祈雨呼?神无所不通,唯诚能达!”语毕授予祝章,遂腾云驾雾,飘然而去。此时,随行乩童也降神附体,手舞足蹈,口中念念有词……众人见状,方知临水夫人尊驾降临,慌忙就地摆祭,焚香跪拜叩谢。未几,果见天上云层密布,一场甘霖沛雨顷刻而至,缓解了当地严重的旱情。
为感谢临水夫人广施甘霖,为民造福之恩德。于是,晋六公联合附近大留、小留、桥洋等村的信众捐资募建“福水宫”,供奉临水夫人等三位大奶娘。而象环陈氏与临水夫人本系颖川同源,故称福水宫为“太姑婆宫”。此后邑人每逢大旱即前往岭尾宫祈雨,十分灵验。
临水夫人又称大奶夫人、顺懿夫人、顺天圣母、三山女神、慈济夫人、通天圣母、太后元君等称号,是中国南方最具影响力的女神之一。据《闽都别记》、《福州府志》等史料记载:陈靖姑,公元767~791年,祖籍福州仓山下渡,父名陈昌,户部郎中,母葛氏,善巫术。陈靖姑受母熏陶影响,十三岁上闾山学法,拜许旌阳为师,学得设礁法、驱虎斩蛇、封山破洞、斩妖捉怪、医病却瘟、解厄除灾等奇门遁甲法术。十五岁学成归来,造福民间,其后又遇观音大士点化,教她符箓、保胎救产等医术。及至成年,陈靖姑嫁古田刘杞为妻,不久随夫赴罗源任职,并把接生医术传播到闽东地区。由于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省外甚至京城的大户人家,也纷纷聘请陈靖姑前往异地接生,名震一时。有一年,陈靖姑受邀赴京讲学期间,忽闻宫中皇后难产,即立刻赶往皇宫,帮皇后顺利产下太子。德宗皇帝闻讯龙颜大悦,封陈靖姑为“天仙圣母”,并在福建古田为其建宫纪念。
其时古田城外有一条大蛇精,时常出没残害儿童。附近百姓为避蛇害,纷纷带着孩子外逃他乡谋生。陈靖姑知悉,遂摇身一变,扮装牧童,蛇精见之,喜不自胜,一阵黑风卷来,正要吞吃牧童之际,陈靖姑现回原身,与蛇精展开搏斗,终将蛇精斩于古田县临水郊外。后人尊为“临水夫人”。
公元791年,福州地区大旱,民不聊生。陈靖姑胞兄陈宁元时任闽国天师,奉命祈雨未果,遂向胞妹求助。其时陈靖姑身怀六甲,又值二十四岁忌讳之年,为拯救灾民,不顾个人安危,毅然脱胎祈雨。为防不测,她把胎儿寄放在新置的马桶中,念上符咒将草绳变大蛇,剪纸变老虎,围在马桶边日夜守候保护,并嘱弟子不可泄露外人,便匆匆赶往福州祈雨。
古田城外有一长坑鬼,素与陈靖姑有旧仇,这次终于瞄准机会,打听到陈靖姑脱胎外去祈雨,于是乘其弟子疏忽大意之际,潜入陈靖姑住处将胎儿盗走吃掉。
此时,陈靖姑已祈雨成功,突觉肚子大痛,自知大难将临,赶紧咬破手指,挥血抛空,向师傅求助。许真人见陈靖姑传来血光讯息,知其魂已归天,即用莲花托起陈靖姑魂魄,超度三天,使之英灵得道。陈靖姑成神后显灵,杀长坑鬼于洞穴中。
陈靖姑死后得道成神,便立志为天下苍生保平安,谋福祉。她短暂而传奇的一生,从一位普通女子到“救产、护胎、佑民”的女神,自唐代至今,流传广泛,千年不衰,在宗教、民俗、文学、艺术等领域影响深远。
闽东古田临水宫是陈靖姑民俗信仰文化的发祥地,蜚声中外,影响深远,被列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而福安市境内在传承和发展陈靖姑民俗信仰文化方面,也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风格,诸如民间的迎神、评话、戏剧(包括木偶戏)等等方面。尤其是畲族在传扬陈靖姑信仰文化方面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畲族巫舞《奶娘催罡》是闽东畲族巫师进行驱鬼镇妖活动中的一段祭祀舞蹈,分净坛、请神、踩罡三个章节,通过日常生活情节和生产活动的若干画面,塑造陈十四娘(又称奶娘,即民间传说中的妇幼保护神陈靖姑)这个驱妖镇魔的女神形象。畲族是源自武陵蛮而东移的一个南方民族,他们与同属于武陵蛮的瑶族一样,有着永驻心灵的闾山情结。这样,就与受法于闾山的临水夫人陈靖姑有着天然的联系。于是,入乡随俗的畲族家庭香火神龛中,自然而然地迎请上临水夫人。而畲族巫师将陈靖姑引为同道,在其万神殿中将临水夫人逐渐推到了无可匹敌的地位。畲族巫术文化不断吸收了陈靖姑信仰文化,并将之发扬光大,进而推动了整个闽东闾山夫人教的发展。在传承和发展陈靖姑信俗信仰文化的过程中,畲族巫师是主要的传播者与演示者。
回眸千年,顺天圣母、临水夫人陈靖姑的故事,在中国南方地区,港、澳、台乃至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广为传诵。被誉为“救产、护胎、佑民”的“妇女儿童保护神”,已成为海峡两岸以及海内外民间信仰文化现象之一,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和跨时代的积极正面意义。
顺天圣母临水夫人陈靖姑宝诰
八闽毓秀,大士化身。少悟玄极,顶礼慈航宝相;长成道果,拜参法主朱门。龙角轻吹,声彻九天响应;风旗高展,威传十地安宁。锁蛇怪于坛中,群妖扫荡;保童婴于闱中,众妇蒙恩。法转玄功,炼度三十六宫毓麟婆者;丹生白骨,超拔七十二苑解疫女神。合三奶以同心,功存社稷;会九淑淑而崇道,泽注尘环。护法随传,召遣王杨太保;灵心默化,度收大圣丹霞。救世拯民,祈甘露于左海;勤王护国,除巨恶于三山。懿德高超,玉诏容封圣母;慈云广覆,金炉拜参元君。大悲大愿,大圣大慈。顺天圣母,临水清宁,普化碧霞太后,保童注生,昭惠崇福救世元君。
尊重民间历史文化,世代爱我灿烂中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