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承转合——听《泡泡纸菠萝》有感
起承转合——听《泡泡纸菠萝》有感
湛伟良
郑州航空港区益智学校
今天我有幸学得了一个新的名词——泡泡纸,还学得了一项新的技能——用泡泡纸做画,领略了益智学校高年级学生的风采,最重要的是从授课老师身上学得了一些上课的方法与技巧。上述所得全都是因了我听了冯老师的一节绘画与手工课。
起
当看到冯老师板书的“泡泡纸”三个字时,大多数人心中不免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疑问:什么是“泡泡纸”?“泡泡纸”是用来作什么用的?于是所有听课的老师和学生们都怀揣着这些问号想一探究竟。只见冯老师顺势拿出一块神秘的泡泡纸进行释疑。当我们看到了这个神秘的东西时,都不由自主地叹道:“原来就是它呀!”所谓“泡泡纸”者,即那种带有气泡的塑料纸也,快递公司常用它包裹易碎物品。当我们的问号转变为叹号时,我和学生们已被冯老师悄无声息地带进了她的课堂当中。
课堂导入的方法林林总总,但有一点是相通的——只要是能达到让听课者伸长了脖子情愿被授课者把绳子套上并被牵着走,那这个引入就是高明的,是值得借鉴并推广的。冯老师正是利用了人们的好奇心,把一件普通的物品以不曾见识的形式呈现出来,激起猎奇的冲动,让人把心思全收回到课堂中。接下来的课堂就顺利多了。
承
要做“泡泡纸菠萝”,老师必须要把步骤说清楚。由于益智学校的学生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集中,所以冯老师把制作的过程录制成3段视频,分别为:剪一剪、贴一贴、涂一涂,每完成一步就停下来欣赏下一步的视频,让他们既不觉得枯燥又饱有一定的新鲜感。益智学校的孩子的动手能力是最大的短板,但冯老师这三个环节全都是需要动手操作,可以说这个设计针对性很强。这个制作的过程中需要用到剪刀、双面胶和画笔。这几种工具的使用既可以锻炼学生们的手部精细动作,又能提高学生们的手眼协调能力和长时间注意的能力。
转
伴随着智力的不健全,学生往往还有程度严重的社交障碍,他们习惯于一个人自娱自乐,要想组织他们一起参加活动则困难得多。再大的困难也要去克服,不然他们只会在死胡同里走得越深,并且越走越孤独。小组合作正是把他们从死胡同中拉出来的好方法,冯老师把学位分为三个小组,并设有小组长,根据学生情况制订出个别的目标,根据目标分配难易程度不同的任务。如遇到困难,可以向组长或者老师求助。他们不自觉地进行着他们需要的交流,虽然有时解决问题的方法不理想,但他们能向前迈出交往的第一步就象征着成功。
在益智学校里面,因为有很多的孩子有交往障碍或者语言障碍,老师们上前的一言堂现象还存在。如何转变思想——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学生成为主人,老师成为引路人——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因为怕孩子跌倒,所以搀扶,这是一个错误的思想,正确的是:要想走得铿锵,放手越要彻底。
合
课末,冯老师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并表扬每位学生,还为每个小组颁发了老师精心准备的奖品,学生们都带着不虚此行的得意。在布置作业时,冯老师考虑到学生身体的差异和动手能力的参差,本着跳一跳能够着的原则,布置了分层作业——针对每位学生布置不同的作业。有用泡泡纸做小动物的;有模仿着做今天所学的菠萝的;有在家长的帮助下完成制作菠萝的等等。
听过这节课后,我感慨颇多,特别是在“转”的环节,我总以我们班的学生的能力很差为由,每分每秒我都呵护着,其实是怕他们把我的课堂搞砸。今天我明白了,要想更好地疗伤,把结的痂揭开,更容易看清伤口的情况,上药才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