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拳原是备身法(下)

打拳原是备身法

含胸拔背

含胸拔背或称涵胸拔背,是《身法八要》和《身法十要》共同提出的太极拳身法大要。

《太极拳经歌诀》日:“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把裆撑。胃音开劲两捶争,五趾抓地上弯弓。”此诀为身法歌诀。“顺项贯顶两膀松”句即寓虚领顶劲、尾间中正和松肩(膀)沉肘等义,这是十分明显的。而“束烈”“胃音”二词之意,则拳家注释纷杂。孟乃昌注:“‘束烈’略费解,聚集收束之意,‘烈’火盛或浓烈之意。合二字为聚集温热之意,‘应指气之汇聚于丹田。束烈下气‘为气沉丹田’。”孟乃昌又认为:“‘胃音’即胃部周围,指心胸间,并及于腹部。”沈寿老师注曰:“‘束烈’不可解,别本有作‘束肋’,则可解。‘束烈下气’即含有气沉丹田的意思。‘胃音’不可解,别本有作‘用意’可解。以上‘束烈一胃音’肯定因辗转传抄而产生的讹错。”姜容樵原注曰:“胃音、束烈等字,皆存原文。”更有拳家认为:“束烈下气,是收束暴烈的意气,使得心安体舒。气沉丹田,松腰坐胯,撑裆以取其势。而‘胃音开劲两捶争’的意义是丹田哈哼二气发劲,以助两手出拳的猛锐。”由此可见,把“束烈下气”理解为气沉丹田是共识,而“胃音开劲”则因各自表述而混乱。笔者支持沈寿老师“束烈、胃音可能因辗转传抄而产生讹错”的说法。窃疑“烈”为“肋”之讹,束肋即是含胸拔背。《素问·金匮真言论》曰:“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使人联想到哺乳动物背朝天,腹朝地匍匐在地的形象,当人一直立,人身阴阳之划分增加了多维阴阳的交叉,此时胸背为胸腔之前后,由前肋和后肋构护。胸在前为阳为实,实则虚之,故“束前肋”,使胸含而吞,而致虚胸虚心,背在后,为阳为虚,虚则实之,故“束后肋”使背拔而吐,而致动牵住来气贴背,敛入脊骨。可见“束”为约束调整之义。“束肋”的结果致使含胸拔背落自然,内气则自然而下,气沉丹田,此谓“束肋下气”。故所谓束肋下气是含胸拔背而致气沉丹田,并且着重指“含胸拔背”,而非仅仅指“气沉丹田”。而“胃音”之“胃”,疑胸字古异写“芻”之误,“胃音”即为“胸音”,则可解也。“音”,《左传》文十七年,注:“音,所休荫之处,古字同音,皆相假借。”可见音即荫之假借、作处,部位等解。“胃音”即“胸部”。“开劲”,陈公炎林解为:“见人则开,即见人劲来时化开之谓也。开劲乃方劲,而有开展之意,用以达人之内门……开敌适当程度,恰到好处时,当即发之……艺高者,往往故意自开其门,任敌进入,待彼深入,即乘机反攻……开劲非仅化人,亦可发人,其发人含有拥意,故开后须即发,不发则失其机矣。”两者结合则“胸音开劲”之义自明。拔背开己胸门,以诱敌深入,拔背开敌之胸门,以化其来劲使引进落空。“束肋(烈)下气”和“胸(胃)音开劲”皆指胸背而言上,故接着有“五趾抓地上弯弓”句,与前句 “胸(胃)音开劲两捶争”呼应。“上弯弓”即“两捶争”,即含(涵)胸拔背落自然,紧要全在胸中腰间变化也。双拳视机势,以腰为枢纽,胸中运化,抖发而出,犹如猛虎下山,锐不可当。《太极拳体用全诀》曰:“弯弓射虎如发矢,沉劲蓄气双拳使。”《各势白话歌》曰:“怀抱双捶谁敢进,走遍天下无人拦。”亦可作备注。

含胸拔背,是腆胸之反也,是腆胸之“束肋下气”也。黄百家内家拳法所记王征南口述的内家拳十四禁忌,其中之一是“腆胸”。腆者,挺凸也。腆胸即为过于矜持,努气挺胸,气涌胸际,神呆血滞,上重下浮,根脚拔起之谓也。人体上身全赖脊椎骨支柱,故脊椎骨之在人身,犹如栋梁之于屋宇。平时人脊椎骨成自然之弯曲。为求轻灵,行拳走架上虚领顶劲,下尾闾敛垂,以竖其线路。这是因为百会虚顶与会阴敛垂,两点成一直线,使通体准直,符合立身中正安舒之要求,即上下一条线,中正安舒,不偏不倚,脊背三关,自然得路也。如腆胸,则成三点之势,三点又不在一直线上,则成干涉之状。以致上不能虚顶,则纲不能举;下不能敛垂,则目不能张。周身骨骼无法正直,筋肉不能顺遂,破坏了立身中正和松静轻灵的必要条件,造成经络血脉凝淤于胸,劲力阻断滞塞于胸。此外胸部紧张,还会影响呼吸的自然深长、气沉丹田,妨碍血液回流心脏,考究全身则无一是处也。偶有动作,无不受制肘,临敌对阵,必为人所制。于健康更是百害而无一利。故太极视腆胸为一大害,而反其道而行之。通过胸微内含,两锁骨松沉,束肋下气之含胸致胸舒,使劲力利于在胸中运化;通过背部肌肉的向下舒松及两肩间脊骨的微提并略带往后上方拉起,胸音开劲之拔背致背顺,而使劲力利于在脊背卷放。故所谓含胸拔背,即“舒胸顺背”也,舒顺之中有含拔之义也,含胸以下气,拔背以通神。

裹裆护肫

《太极虚实解》中已有所述,腹为阴为虚,虚而能充,故实其腹。肫,胃也,阳也,位居腹中,此阴中阳也,虚中实也,居中须护,故须束烈(肋)下气把裆撑。宽胸虚心,上则无留横气于上,束烈(肋)下气,由上而下,气沉丹田而护肫,是谓“天覆”;下则裆间撑开半月圆,尽量放松臀部和腰部肌肉,轻轻使臀肌向外方舒展,然后再轻轻向前、向里收敛,就像臀部把骨盆包起来,尾骶骨根亦同时向前托起丹田,由下而前而上而裹裆升腹,是谓“地载”。“天覆地载”则拿住丹田练内功了,哈哼阴阳二气开合鼓荡,腹由此而充实,肾气由此而充盈,“腹心松净气腾然”。如此太极拳之行功方可虚灵不昧,清明在躬,屈伸开合,虚实转换既轻且灵,而符合杨健侯宗师“轻则灵,灵则动,动则变,变则化”之太极拳约言矣。

提起精神

太极拳纯以神行,不尚气力,全身意思皆用精神。而此处所谓“精神”是“神”之狭义,即《练功秘笈》所说的“有形谓之形,无形谓之气,运有形与无形而会之谓之神”之神,是灵明知觉之谓神之神。精神是超越于有限之形体的一种无限自由的境界。

《易经》曰:“鼓之舞之尽神”,《天元人药经》云:“外忘其形,内养其神,是谓登真之路。”《七部要言》日:“神静而心和,心和而形全;神躁则心荡,心荡则形伤。欲全其形,先在理神。故恬和养神以安于内,清虚栖心不诱于外也。”太极拳的要求就是从舞之蹈之动不休的形体中,追求彻底解放的精神的超然和回归,太极拳的修炼历程,必然是由向外(形)练逐渐转化为向内(精、气、神)练,由形象体势的体验,进入到心灵的体验。所以《学太极需敛神聚气论》曰:“学太极拳为人道之基,又道以养心养性,聚气敛神为主,故习此拳亦须如此。若心不能安,性即扰之,气不得聚,神必乱之。心性不相接,神气不相交,则全体之四体百脉,莫不尽死,虽依势作用,法无效也。”可见太极拳在承认形者神之质的物质第一性的同时,强调神者形之用的精神能动性,尤其重视精神因素的培养和训练。

武禹襄《十三势行功要解》曰:“精神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腹内松静气腾然’也。”而《十三势行功心解》日:“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由此可见,太极拳之全部意义是以虚灵为本,以精神,即“心”为全体之主宰,神为主帅,身为驱使。身受心意的指使而行动,如影随形。此即拳谚所谓:“形为象,神为魂,意自形生,形随意转。”亦即拳论所谓:“意存动之先”“先在心而后在身”。心境虚静专致,神态安逸明清。内则自然心意空灵清虚,明性立见,智慧顿开,百骸松活圆融,经络气血通畅。精神和合,在精神的启发下,外则自然百体无滞,动作轻捷快利,感觉灵敏,周转得当,自无迟重之虞。迟重,即呆钝而又滞涩,冥顽不灵,阻碍行功。故为求轻灵,上则须虚领顶劲,以挈其纲领;下则须尾闾沉垂,以掌握舵向,竖起线路。顶劲虚领,则精神陡振,尾闾下垂,脊椎立即准直。节节松沉,自上贯穿其下,自然周身轻灵,通体无滞了。而为求腾挪,则须刻刻留心在腰间,腹心松净气腾然。刻刻留心是意注,是精神贯注。太极拳崇尚腹心松净,腹内松净,则心必清净。心能松净,则腹内亦松净,令拙气拙力荡涤无存,丹田之元气无阻滞而腾然。此即谓精神极欲静,气血极欲动。腹内能松净,神气能腾然。腾是寓腾挪和预动之势,寄活泼变化之意,腹心松净而后气势腾然,腾然即鼓荡,能鼓荡腾然而后灵动。灵而无滞,则身法自然圆活灵通,轻灵贯穿,自尔腾虚。可见顶头悬和腹心松净是提起精神克治太极行功迟重滞涩的良方。太极拳《身法十要》横空出世,把提起精神作为身法之首诀,如同内家拳把敬字诀放在“五字心诀”之首一样,再次体现了太极拳重视心、意、神、志等精神因素的作用,这是我国武术训练思想上、方法上的一个质的飞跃。

气沉丹田

“丹田”一词,源于道家,现已作为太极拳学和气功的基本术语。丹田是培养精气,调理精气神之处,是精气神凝聚伏结成丹之舍。

丹田的形态学定位,诸家说法不一。晋代葛洪在《抱朴子内篇·地真》里提出丹田有上中下之分,眉间为上丹田,心为中丹田,脐下为下丹田。后代根据精气神修炼谁为主导,其具体定位更见纷纭。如两眉间印堂、祖窍穴,及头顶百会为上丹田。亦有指脑中泥丸内,山根至额颅间为上丹田,称其为“乾顶”“天谷”“内院”“玄关”,为炼神还虚之舍。两乳之间膻中穴为中丹田,亦有指膻中至脐间为中丹田,为炼气化神之舍。脐神厥穴,脐下一寸五分(同身寸)气海穴,脐下三寸关元穴,甚至中极穴和会阴穴均曾被认为下丹田,亦有指脐下少腹,脐下会阴之间为下丹田,为炼精化气之舍。此外尚有前丹田、后丹田、顶丹田、底丹田之说。脐下关元穴内部及其周围为前丹田,系炼精化气,后天精气归藏之处;腰间命门之域为后丹田,系先天精气寓寄之处;头顶百会之域为顶丹田,系炼神还虚及人气天气相交之处;海底会阴之域为底丹田,系真气生化及人气地气相接之处。

太极拳学通常以关元穴内部及其周围为丹田。宋书铭传抄太极拳谱《三十七心会论》曰:“腰脊为第一主宰……丹田为第一宾辅……”即是说后丹田(命门穴周围)为第一主宰,而前丹田(关元穴周围)为第一宾辅。这是太极拳的特点所决定的,是用劲时自然形成的,也完全符合太极拳健身的原理。太极拳论说:“命意源头在腰隙(际)”“刻刻留在心腰间”“主宰于腰,形于手指”“力由脊发”“敛人脊骨”等等,都说明腰脊为太极拳精气的源泉,是劲力的发动之处,也是气运行的始发点。当然也就是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气相换的起点。而太极拳是以老子“虚其心,实其腹”为炼养原则的,虚心即须束肋含胸,实腹则须气沉丹田,气沉丹田是指意注(不是意守)小腹关元穴周围之(下)丹田。现代人体生物运动力学认为此处为人体重心所在,以意行气,务令沉着,使小腹有充实感。其模式如陈鑫所注:“百会穴领其全身,要使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清气如何上升,非平心静气不可,浊气必下降至足。一势既完,上体清气皆归丹田,盖心气一下,则全体之气无不俱下。”又说:“至于中气归丹田之说,不必执泥,但使气降于脐下小腹而已。若细研之,丹田非气之原,何以独以归此?此不过略言大意而已。若究其原,周身元气皆出于肾,肾水足则气自壮。”气能沉丹田则腹心松净,而后气能腾然;气能腾然则鼓荡,而后意气换得灵。气之鼓荡,即为自然之深呼吸,吸气蓄为合,呼气放为开,一呼而气沉丹田,一吸而气贴脊背。开合鼓荡,活泼变化,气动身随,载沉载浮,忽隐忽现。此即《太极拳经歌诀》所谓:“拿住丹田练内功,哼哈二气妙无穷”。哼哈二气即丹田之阴阳二气。丹田动则无有不动,丹田静则无有不静,内动导外动,外动合内动,内气潜转,劲由内换,如长江大河,取之无尽,用之不竭。至用之时,气沉丹田,敛入脊骨,含蓄其劲,待之而动,力由脊发,则沛然而莫能御也。

《太极拳使用法·大小太极解》日:“气能人丹田,为气总机关,由此分运四体百骸,以气周流全身,意至气至。练到此地位,其力不可限量矣。”此句所言之“力”即是“劲”,两者是统一的。肾藏元精,命门总主两肾,故命门主之,丹田元气所注,心藏元神。前之丹田,为元气所注之处,为气总机关;后之腰脊命门为精气之原,亦为劲发动之处。前后成贯注之势,在虚领顶劲,尾闾中正,松腰落胯,出精神的条件下,在心神的主司下,日日贯输,终日乾乾之功,进而不止,日久自到。精气神凝合伏结而成丹,即太极浑元劲也,亦即混元气也,脐下和肾间动气也。秦汉医籍《难经·六十六难》指出“脐下、肾间动气者,人之生命也,十二经之根本也。”当然亦是太极拳之根本。

从上述可以看出,以后丹田腰脊命门为主宰,着眼处在劲,以前丹田关元,即(下)丹田为宾辅,着眼处在气。劲(力)与气合,主与宾合,提挈全身,以劲为主,突显太极拳的武术功能及以动为用的运动形式,是动中求静的动功。以气为辅,决定太极拳动中必须求静,以静为体,根于虚静,以阶及静中触动动犹静,因敌变化示神奇神明境界。

太极拳理论提出了腰脊命门与丹田的关系,是主宰与宾辅的主从关系,也是我国武术理论上的一个重大的贡献。然而太极拳作为拳术以应敌,拳弥六合,瞬息万变。故其所谓丹田,究其实质,是寓寄精气神之整个形体,是无处不丹田的。正如向恺然所说:“总之守在何处,丹自何处生,故名丹田。”又如陈长兴《太极拳十大要论》说:“夫太极拳者,千变万化,无往非劲。势虽不侔,而劲归于一。夫所谓一者,自顶至足,内有脏腑筋骨,外有肌肤皮肉,四肢百骸相连而为一者也。破之而不开,撞之而不散。上欲动而下自随之,下欲动而上自领之。上下动而中部应之,中部动而上下和之,内外相连,前后相需。所谓一以贯者,其斯之谓欤!”此论言劲归一,言全体内外归一,言三丹田归一或言五丹田归一,皆相近似。下丹田炼精化气,中丹田炼气化神,上丹田炼神还虚,三丹田或五丹田合一,则精气神合一,心与意合,气与力(劲)合,而后百骸筋节自相贯通,上下表里不难联络,庶乎散者统之,分者合之,四肢百骸总归一气。太极内劲至此境界,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至,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这正是太极拳周身无处不丹田的神明功夫的写照。

正如笔者在《太极意法》中所说,太极拳所谓的气沉丹田,是采用腹式呼吸法而使气下行,虚胸实腹,稳固下盘的自然现象,而绝非意守丹田。同时必须指出,气沉丹田并非腹部之局部的要求,而是整体的要求。一呼而气沉丹田,一吸气而气敛人脊骨,以气运身,务令顺遂。绝不可格外用力,勉强使呼吸与拳势配合,以致憋气而造成偏差。顾留馨老师指出:“不论练拳或推手,当气沉丹田以意运劲略一贯于脚跟之一瞬间,绝不可下蹲作势,否则会形成缺陷、凹凸、断续之病,气势一有断续,便形成两股劲,不是一股劲,便不是气势鼓荡,一气贯通。”太极拳本意为浑圆,以圆为体,以阴阳为用,太极各劲,非圆满不灵,能圆满则活。圆而不满则凹,满而不圆则凸,皆非真圆,即非圆满,不圆满则不能自始至终一气贯通,不能一气贯通,则于太和元气终难问津。这是气沉丹田时所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