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3年,我们文工团到昌都演出,遭遇大雪、翻车……太难忘了!

总第289-1期:雪域老兵吧,欢迎战友回家!

作者简介: 

     叶 鹏 1965年6月至1987年2月在西藏军区文工团;1987年2月至2012年6月在北京市西城区文化委员会;舞蹈《洗衣歌》第三代洗衣班长的饰演者。

难忘的一次下部队演出

叶鹏

今年是西藏昌都解放70周年,于是过电影般地想起昌都往事。西藏军区文工团的老战友们虽未直接亲手去建设昌都,却为昌都的发展献出一腔热血。
1973年12月,我所在的西藏军区政治部宣传队(1971年组建,后改西藏军区政治部文工团)奉军区首长和部领导的指示,一行40余人在吴万钧队长的带领下分乘军区汽车独立营两辆客车,配有两辆服装道具及行李的卡车,从拉萨出发一路向东沿川藏线慰问沿途部队。
遇大雪受阻古井兵站
70年代驻察隅部队属昌都军分区领导。军区文工团到察隅慰问演出有历史记载的共两次,第一次是1967年文工团的一批学员在老师的带领下,慰问过驻察隅的边防部队,第二次是1973年12月。
宣传队在完成察隅部队的慰问演出后,按照行程计划当天翻过德姆拉山,经然乌到正在修建的邦达机场。车行不久至古井兵站时,兵站拦住我们,说山上下大雪道路不通。这下急坏了带队领导,因为除了邦达机场的慰问,还要在年底前赶到昌都,与军分区共庆元旦佳节。领导先安顿队员们原地待命,吃罢午饭还是没有通车的消息,于是召集中层干部开会研究对策是退还是进。我不知开会的内容,但直至黄昏才有了最终的结果,从乐队、唱队和舞蹈队选出18位男队员,由时任乐队负责人的谢远辉带队,乘卡车上山探路,后称为“18勇士”。
据“18勇士”之一的乐队小提琴手甘苏回忆,他是第一次下边防慰问演出,记得卡车在漆黑一片的冰雪中缓慢前行,仅仅靠车头灯一点点微弱的光,基本上看不清哪里是道路。车子开出没多久,在路上被一大堆积雪挡住熄火了,大家下车一看,惊出一身冷汗,熄火的卡车就停在悬崖边上。我们下车后,步行在冰雪路上往前探路。整整走了一夜,居然一路走,一路打瞌睡。等走到天亮了,我们才走到好像一个道班的简陋房子前,周围只有这么一间小屋,我们实在太疲惫了,什么也不顾上了,倒在小屋地上就睡着了。
另一位“18勇士”之一的乐队小提琴手周华说,当年上德姆拉山探路的十八人是谢远辉带队,有杨次伟(歌队)、甘苏、陈伯平(小提琴手)和我,谢远辉带着我最先到达山顶通讯小屋,大约在凌晨五、六点钟,谢远辉向在兵站彻夜未眠的战友打电话时,我已经倒在地上睡着了,那天应该是我这辈子最艰难的一晚!在古井兵站彻夜等待电话的是舞蹈队的王燕玲、沈蒙蒙和凌莎; 当接到我们的电话时,她们激动得已泣不成声。周华说,第二天清晨道班工人就开着铲车清理道路上的积雪,直至下午才与大部队汇合。
今天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要组织队员冒险去探路?70年代的西藏道路建设和管理还比较落后,通信联络不畅,受天气影响往往阻断交通。我们若原地等待,势必给兵站造成负担,没有青菜,吃饭都是问题,且男男女女的队伍也存在安全隐患。由此看来当时的决定是正确的,主动出击探明虚实,赢得了时间,保证了人员的安全。
难忘邦达机场的冷
寒冬,空旷的邦达草原异常寒冷,正在修建的邦达机场在白雪茫茫中分不清哪儿是跑道哪儿是路,远处的雪山时隐时现,车内队员们裹着皮大衣,脚穿毛皮鞋,头上护着棉帽,女队员头上还多了一件保暖的花头巾,每个人都从口鼻中吐着呵气,车窗玻璃已结了冰花,只有车头前的两扇玻璃在雨刷不断摇摆能看到路上的车辙印,然而司机还不时探出车窗看路。
突然,车内光线暗下来,从车前望去,我们的车行驶在雪墙中,雪墙比轿车都高。从南方入伍的战友甘苏回忆说,我第一次见到雪墙,超过大客车的车顶。
当年从成都入伍的小提琴手罗贤文说, 我们在邦达机场时,第一个晚上冻得睡不着。机场的战友送来一些木柴,让我们烧一下夹壁墙取暖。我们乐队几个人忙乎了半天,好不容易把木柴点着,但是因为缺氧,木柴老冒烟,就是不起明火。原本还可以关上门,被烟熏的连门也不能关了,大家硬是开着门躺在一排土炕上睡了。棉衣棉帽都穿戴着睡,早上醒来,被子前面一大片冰,棉帽四周也都是冰,起来一抖,掉下来一堆冰碴。他说他在邦达机场度过了18岁的生日,终生难忘!
甘苏还说他从来不生冻疮的手,那次也被冻出几处冻疮了。
还有的人说笑话,男士们冬天在邦达机场外出小解手里要拿根小棍。

当年18岁的小提琴手罗贤文在邦达机场

遭遇翻车
在高原上行车,或因天气或因路况翻车是常事。1974年1月4日我们演出队完成昌都的慰问演出任务乘车返回就遭遇翻车。
那天我在前车,在吉塘兵站焦急地等待时,得知第二辆车翻车了,后才得知翻到道班挖的取土坑里,客车刚好卡在里边。翻车的主要原因是二胡盒子从发动机机器包上滚落司机脚下,司机拣拾时发生的翻车。
据老战友周树高回忆,翻车地点在离昌都两公里一个道班门口,专业人士说叫大滑沟,是道班取土的长方形大坑,车子斜靠在对面坑壁,车窗以上压成斜的;记得车上有我、黑哥(周绍荣)、刘玉英、李芳芳、黄玉茹、刘显荣、群宗、王四海,群宗遭得很惨,牙齿掉了两颗,手掌横着划了很深一道口子,王四海一脚踹破后窗玻璃钻了出去,刘显荣还大声喊着“我……的帽儿喃”。
战友戴苗云(演唱队)回忆,那次翻车我在车上,但我没受伤,我是和吴谷生(舞队)一起护送被撞脑部受伤昏迷的李芳芳老师(演唱队)去的医院。当时我,王良平,洛桑老师在车上打扑克,还有谁记不清了。我的右边是汪莉佳,前排右边靠窗的是刘玉英,我后排右边靠窗的是刘显荣,另外记得还有王林平,乐队杨琴手解宏宝。事故发生时,我们正打着牌,突然车把我们高高的抛起,又重重的摔下,车内的尘土飞扬,一片乌黑看不见人!当我被人拉起爬出车窗外时,只听李芳芳说这是怎么了?怎么了?王良平手里还拿着一张牌说我这里还有张红桃六!这时我们看到从马路南面几个战友抬着头部受伤流着鲜血的黄玉茹副队长,后面跟着满嘴是血的群宗过来了。此时身边的李芳芳突然昏过去了。后来来了一辆红色的大客车把大部分战友接走了。我和吴谷生老师上了一辆吉普车护送沉沉昏迷的李芳芳老师。在医院我看到护送人员里有康青,刘玉英。另外,在昌都演出时王四海的脚崴了,翻车时他用伤脚踹破车窗玻璃,伤脚居然好了!
又有战友编出笑话,翻车时李洪杰大喊“世界革命万岁”。
文工团老战友们虽未直接亲手去建设昌都,但却为昌都的发展献出一腔热血。为我们开车的老兵回拉萨不久就处理复员了,那位老兵也真是无奈,其实派到文工团的司机师傅技术都是数一数二的,可翻车影响大呀。德姆拉山的风雪没能阻断战友们前进的步伐,邦达机场的雪墙和寒冷,锤炼了战友们的坚毅和刚强,在昌都返拉萨路上翻车算什么?甚至就在那翻车瞬间,有的战友乐观地喊出“世界革命万岁”。车翻了,门牙瞌掉了,脑震荡,手划伤,幸亏是侧翻到道班取土的大坑,若是翻到山下奔腾的澜沧江、怒江或金沙江,后果可想而知。幸运吧战友,我们必有后福!
注:西藏昌都是澜沧江,怒江和金沙江三江并流的藏东都市。
为老兵带货:

宁夏新米 开售

一位专心做宁夏大米的老兵

老兵种植的大米

由得天独厚的黄河水灌溉

(发货,宁夏贺兰)戳下图购

晶莹剔透,筋道醇香

自产自销,保质保量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雪域老兵吧”平台:
(0)

相关推荐

  • 我那个黑黑的连长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青藏军魂(二)(修改版)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我们曾奋战在青藏高原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炊事兵与汽车兵的故事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摘录留言,这是战友们对青藏高原的怀念及眷恋。。。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祝贺青藏兵站部上海市青浦区战友五十年联谊会圆满成功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对青藏线的忠诚,发自老兵心灵深处言语,无语言表,感人泪下!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我在青藏线上的一段道班生活经历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我们奋斗过 又忘记 ——青藏线上的故事(十)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半碗罐头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纪念青藏线上海青浦区战友参军50年慰问信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青藏兵站部文艺宣传队战友2014年重庆联谊会(上下集)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雪白血红昆仑路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重返青藏线记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老兵在沱沱河兵站那晚吹的啥牛?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蹓跶一小会儿 走过大半生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在这里能吃得下饭就是战斗力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西部好儿郞…这首歌影响了一代高原军人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写在青藏兵站部宣传队50周年 战友会专题片的序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原青藏兵站部汽车第三团八连(十连)战友联谊会集锦(上)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青藏高原汽车兵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军嫂自述:当好高原军人的 “另一半”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青藏兵站部天水籍战友2018年联谊会主旨讲话

    青藏线老兵之家 青藏线上的军人具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忍耐和特别能战斗"的三个特别精神.关注"青藏线老兵之家"分享我们曾经在军营中工作.学习.生活的一些回忆和我 ...

  • 这次老兵聚会,上了央视专题新闻——这才是战友聚会该有的样子

    连队退役老兵聚会上了央视 冯正荣 中秋节是中华民族象征团圆的节日,这一天四面八方的人们都要匆匆赶回家和家人团聚.2018年的中秋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中秋.有一批川藏线上的退役老兵离开家乡,告别亲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