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有三劫

西汉时期的长安,已是世界最大的都市,历经225年的建设,长安盛世繁华,仅各类宫殿已超过了秦都,未央宫、长乐宫、建章宫成为西汉的政治中心。

公元9年,中国第一位民选皇帝王莽称帝,入主未央宫,开始改制。

…… ……

应该说王莽的改制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造,他的这些改制宋代王安石也用过,也失败了。“社会主义”在马克思的理论支撑下,直到近代才得以实现。

王莽的改制没有形成理论,操之过急,一味复古,随意性大,财富集中在官宦和地主阶层手中,大新帝国底子薄,无法为财政兜底,以至各项改制均以失败告终。

如果王莽没有称帝,可能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大儒大贤,甚至可能称为圣人。

王莽改制失败了,他得罪了社会的各阶层,触及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加之连年灾荒,于是新朝灭亡。

王莽从本质上说是一位理想主义者,也是一位愚儒,没有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在用人方面任人为亲,以至他的改制诏文曲解、漏洞百出、朝令夕改。

王莽当政时,按《周礼》在长安城外建了规模宏大的九庙、明堂、辟雍等祭祀礼制的场所。

公元23年9月,称帝15年之后,兵临城下,绿林军把王莽家族墓挖开,焚骨扬灰,然后把九庙、明堂、辟雍等城外宫廷建筑一并烧了,火光映天。

站在建章宫高50丈的神明台上的王莽知大势已去,性命不保。

此时的王莽已众叛亲离,无人可用,于是,打开监狱,将囚犯放出组成军队,杀猪饮血盟誓,这支囚军,义气昂扬,出城迎战,渡过渭桥就成鸟兽散状,跑掉了。

10月,绿林军攻入长安,城内百姓积极响应,地痞恶少朱弟、张鱼等数千人趁乱放火烧了未央宫西门,又用斧头劈开敬法殿的小门,追杀王莽。

大火一直烧到后宫,已69岁的老头王莽跑不动了,也无路可逃,商人杜吴杀王莽于渐台,校尉公宾将王莽的头剁下,舌头被割下吃掉,一代帝王,死无葬身之地。

火烧了三天,未央宫被毁。之后,赤眉军打败绿林军攻入长安,再次纵火焚烧宫室,长乐宫、建章宫被焚,繁华的长安死者数十万,变为废墟。

这场讨伐王莽的农民起义,最终刘秀成为获利者,是为汉光武帝。长安已被毁,于是建都洛阳。

东汉末年,时光已过160年,因为是“丝绸之路”起点,长安恢复了当年的盛状,董卓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临从洛阳出发,纵火焚烧洛阳城,二百里内宫庙、官府、居民住宅化为灰烬。

2年后,董卓专权,被司徒王允、吕布所杀,董卓的下属李傕、郭汜以为董卓报仇为名攻入长安,劫持汉献帝,抢掠府库、宫女,又放了一把火,这场火把长安的宫殿、官府、民居一并化为灰烬。

这就是历史上的长安三劫,之后,三国演义开始了。

长安第三次被毁100多年后,西晋的文学家潘岳在官场争斗中几经挫折,险些丧命,因为好友公孙宏出手相助,才幸免于难,从朝廷太傅主薄的高位上降为长安令,由洛阳到长安赴任,之后写就了一篇怀古感想《西征赋》。

潘岳从京城出发时,劫后余生,心情原本很好,但在路途中才出生70天的儿子夭折,让他对生命有了重新的看法。

这篇《西征赋》中,潘岳谈古论今,从周说到汉,历数帝王将相的功过是非,其中有一段是他到达长安任职后,秋收时节去视察民情,专程去了长乐宫、未央宫、建章宫遗址时的感想。

“历史上记录的尚冠、修成、黄棘、宣明、建明、昌阴、北焕、南平这些居民区早已夷为平地,原貌无存,但地名还存在,我登上长乐宫和未央宫遗址,穿过太液池踏上建章宫,环绕着马娑殿到达了骀殿,车轮辗过兮诣殿和承光殿。在桂宫边徘徊,在柏梁殿前沉思。野鸡在台阶边鸣叫,狐狸、野兔在殿基上掘窟,黍苗茂盛,大钟坠落于塌陷的宗庙,钟架树立在荒野中,四周生长着茂密的野草,秦始皇铸造的金人被移置到了霸川……

这段文字,可以读出潘岳的思绪茫茫。

《西征赋》中挑几句经典的话,值得我们今日反思:

只有生命和职业才称得上最宝贵的,生命有长短,职业有畅阻,而明天则无法预测。

人不能干太多的坏事,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古来如此!

生活在和平年代,我这种庸才还受到重用,能为国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但也常为世俗琐事所累,患得患失,缺少的是心中的一种定力……”

…… ……

好吧,东哥为长安三劫赋诗一首:

未央长乐建章宫,风雨烟尘过眼空,秦砖古风寻不现,殿庭台榭已无踪。

王莽董卓惹战祸,百年富贵呈丘壑,汉瓦千秋留南北,路人评说各西东。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