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医案 | 秦亮甫:老年便秘、术后呃逆的治疗
介绍了上海市名老中医秦亮甫的老年便秘案、术后呃逆案临床验案。其中老年便秘案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之原理,针刺泻肺经的尺泽、鱼际、以润肠通腑。术后呃逆案:证属肝气犯胃,故针取肝经的行间、太冲二穴、加足三里、内关以取平肝降逆止呃之功。
秦亮甫教授是上海市名老中医,擅用针灸或针药结合,通过经络辨证和脏腑辨证综合治疗疾病。
经络理论临床上广泛用于辨证和取穴用药,是针灸和其他各科理论基础。不论内外妇儿各科,都可用以指导实践,而非针灸所专用。秦师认为经络学说包含着哲理、物质、现象、实践等内容,如同脏腑学说。历代名医如扁鹊、张仲景、华佗、李时珍等非常熟谙经络学说。明代喻嘉言说:“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历代医书中经络学说贯穿在辨证论治中,指导临床实践,例如张仲景《伤寒论》中的六经分证论治。
1老年便秘案
马××,男,75岁。主诉:便秘数月,长期服用水果、甜杏仁、蜂蜜,大便仍觉困难。有慢性支气管炎史。舌苔薄白,舌边齿痕,舌质正常,寸脉浮弦滑,关尺软滑。
诊断:老年便秘。
辨证:肺气失于肃降,肺阴失于润肠。
治则:清肺养阴,使肺气得以肃降,阴液可以润肠。
针刺取穴:尺泽(双)、鱼际(双)。此2穴均用泻法,每天针刺1次,连续2次后大便已通;3次大便正常。仍嘱服杏仁、蜂蜜。
按:便秘多由大肠积热、或气滞、或寒凝、或阴阳气血亏虚,使大肠的传导功能失常所致。《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也。”从脏腑病机的角度来说,便秘之病机,主要在于肺、脾、肾。秦师在治疗时运用肺与大肠相表里的原理,泻肺经的尺泽穴、鱼际穴,是因为肺气壅塞,当泻其子,肺属金,金之子为水,尺泽是肺经的合水穴,鱼际是肺经的荥火穴,以清肺经的内热,使肺气得到肃降,使阴液得以润肠,以达到通腑的作用。
2术后呃逆案
马××,男,65岁。主诉:呃逆10天。因心脏手术后引起血胸,再次手术止血,发生呃逆不止,不能入睡,不能进食,用镇静药无效,靠补液维持,已有10天。他医针刺内关、足三里,加耳针:膈、神门,呃逆未止。呃逆时头胀痛,口苦。苔淡黄腻偏干,脉弦滑数。
诊断:心脏术后呃逆。辨证:肝气犯胃,胃有湿热。
治则:平肝和胃,降逆化湿。
针刺取穴:行间(双)、太冲(双)、足三里(双)、内关(双)。均用泻法,用电针留针20分钟,呃逆突然停止,30分钟后起针。呃逆停止6小时,至夜间呃逆又出现,但程度较前减轻,已能稍进流质。以后每天针一次,治法按原,共针4次而愈。
按:呃逆俗称打嗝,古称“哕”,是胃气上逆,失于和降所致。《灵枢·口问篇》云:“谷入于胃,胃气上注于肺。今有故寒气与新谷气,俱还入于胃,新故相乱,真邪相攻,气并相逆,复出于胃,故为哕。”秦师在治疗时根据症状,认为此病属肝气犯胃,由于肝气偏盛见脉弦;肝气上逆见头痛、呕吐;口苦、苔淡黄腻,为胃中湿热。肝气犯胃是肝之经脉夹胃故也,此病人当用平肝和胃,降逆止呃,针取足厥阴肝经荥火穴行间,及肝经原穴太冲,该2穴以挫肝气横逆之势,泻足三里以清胃中湿热,加内关以降逆,理气宽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