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冻土区路基用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管的试验研究

冻土工程是冻土和大气环境进行热量交换的一种介质体,其热量传递过程同时受到自然环境、人为干扰和构筑物性质等因素的控制,热稳定性差。在多年冻土区,道路工程建设和运营会破坏冻土的热量收支平衡状态,引起冻土层温度升高、上限下降和路基沉降等热害问题[1-2]。

多年冻土与大气环境的热量交换主要包括:过程一,暖季的热量输入;过程二,冷季的热量输出。在冻土工程中,为保持冻土层原有的低温环境,必须采取人为措施来减小热量输入和增大热量输出,由此发展了形式多样的保温型和主动冷却型工程结构,包括遮阳板、块石层、通风管、热管等[3-4]。上述措施“主动冷却”的优势为,相比保温材料被动地限制传热过程一,可以相对主动地增大过程二的传热量,来平衡全年热量收支状态。但是,主动冷却措施实质上局限于调节自然温差驱动的传热过程,主要在冷季起作用,而在冻土退化严重的暖季无法有效工作[5]。同时,作用效果依赖于冷季的大气温度水平,人为可控性差,存在传热效率低和季节匹配性差的缺点。随着中国多年冻土区高等级道路工程的规划和建设,有必要进一步发展更具主动性和有效性的冻土保护措施。

相比现有的主动冷却措施,更为有效的方法是在暖季将冻土内部热量逆向转移回大气环境,实时控制冻土温度升高和退化。在上述附加传热过程中,热量需要从低温路基传递向高温大气,属于制冷技术范畴[6]。因此,这一新方法的核心是将制冷技术引入路基工程,选择合理的制冷方法和制冷循环驱动来源,开发路基专用制冷装置。

通过对Beats1进行优势分析,我们不仅是对网络音乐电台的运营模式进行剖析,更多的是从中得到其开发运营音乐产品的理念和方向。 在面对如唱片、录音带、电台和电视等传统媒介时,我们应当正确对待其产品价值,取长补短,相互结合,在创新过程中注重将传统与流行相融合,为未来音乐产业的发展提供多样化路径。

在此基础上,本文首先对比不同的制冷方法,结合多年冻土区太阳能分布条件,提出将基于太阳能光热技术驱动的吸附式制冷技术引入路基工程。然后,归纳多年冻土制冷要求,选择活性炭-甲醇为吸附式制冷工质对。设计与制作一种路基专用太阳能光热吸附式制冷管,包括结构形式、装置制作技术及工质对灌装方法等内容。最后,通过试验验证了制冷管的吸附和脱附性能。

1 太阳能制冷技术

1.1 制冷技术

制冷指通过人为途径搜集某一低温对象的热量,并将其传递向周围高温环境的过程,其传热方向逆于自然温差传热方向,需要消耗能量进行驱动[7]。制冷方法主要有三种:①相变(蒸发)制冷;②气体膨胀制冷;③珀尔贴效应的热电制冷。目前,相变制冷最为成熟且应用广泛,其中热驱动制冷利用热能实现制冷循环,包括喷射式、吸附式和吸收式三种实现方式,可以由工业余热和可再生热能驱动。

在多年冻土区,限于基础设施条件,电能和高品位热能的利用成本很高,但是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分布非常广泛,因此通过新能源为路基制冷提供驱动是一个解决方法。

1.2 多年冻土区的太阳能分布

青藏高原是中国多年冻土的主要分布区域。由于低纬度、高海拔的地理位置,青藏高原也是中国太阳能分布最为富集的区域,因此这一地区的冻土面临着严重的退化威胁[8]。青藏高原平均海拔在4 000 m以上,大气层稀薄而清洁,透明度好,年日照时数为2 800~3 200 h/a,辐射总量高达2 558 kW·h/m2·a,仅次于撒哈拉沙漠,居世界第二位,属于太阳能利用条件良好的Ⅰ类地区。

Para.3 C.Lord Carnarvon died after Carter opened the tomb.

在新能源利用领域,太阳能制冷技术是目前的研究热点[9]。太阳能制冷技术特点在于:①季节匹配性好。太阳辐射越强烈,气温越高,制冷对象冷负荷越大。②地域匹配性好。太阳能资源越丰富,制冷对象所需的制冷量越大。③技术匹配性好。太阳能制冷技术具有自驱性,适用于供电不便的场所。但是,太阳能存在分布分散、能流密度低、稳定性差和昼夜间断性等缺点,太阳能制冷技术的连续性差,限制了其推广应用。

1.4 统计学分析 所以数据的录入及分析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及组内的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语文需要听、说、读、写。诵读古诗词可以让我们的心灵得以安顿,情感变得丰富,精神变得高贵,从而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老师都知道诵读的重要性,老师要多多学习,努力搜集一些优秀的诵读视频、音频资料,让学生多听听,模仿其形进而体味其神。老师要掌握最基本的字音、节奏和基调,能够声情并茂地颂读,并指导学生读诗做到语调语速适当,富有感情。要如余映潮所说:“朗读,品味感受的阅读活动;朗读,充满诗意的文学活动;朗读,丰富细腻的情感活动,没有朗读的语文课只是课,他不是美的语文课。而只是让学生读而没有朗读指导的课,没有力度,更没有美感。”

对于多年冻土而言,土体热惰性大,冷负荷水平低,不需要连续的制冷量输出。因此,面向多年冻土保护时,太阳能制冷技术不受制冷容量和连续性缺陷的限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1.3 太阳能制冷技术的比选

太阳能制冷技术的驱动方式包括:①实现光电转换,再以电力供应蒸汽压缩制冷;②实现光热转换,再以热能驱动吸收式制冷或吸附式制冷[10]。太阳能光电系统包含光伏板、蓄电池、逆变器等部件,太阳能光热系统组成则相对简单,太阳能光电制冷系统的应用成本要高于太阳能光热制冷系统[11]。因此,太阳能光热制冷技术的经济性和技术条件更适用于路基工程。

热驱动制冷技术中,喷射式尚处于概念阶段,吸附式和吸收式的技术相对成熟。吸附式和吸收式制冷的工作机理类似,分别以液体介质和固体介质作为制冷剂的吸收剂。一般地,吸收式的制冷效率要高于吸附式[12]。但是吸收式制冷需要溶液泵辅助循环,存在电能消耗,而且,制冷温度一般在0 ℃以上,难以有效保护多年冻土。同时,吸收式制冷的热源温度要求较高,而吸附式的热源要求低,可以直接采用太阳能低温集热技术来驱动循环[13]。此外,吸附式制冷系统中没有运动部件,装置组成简单,运行效率高,抗震性好。因此,吸附式制冷技术在路基工程中的适用性最优。

总之,音乐是情感艺术,“乐”由情起,这说明音乐由情感引起。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无处不在。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我们应以情感教育为核心,牢牢地把握情感教育原则,不时点燃学生的情感火花,使情感教育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真正实现其教育功能,在素质教育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4 吸附式制冷技术

吸附式制冷系统包括吸附集热器、冷凝器、蒸发器等部件,工作过程见图1[14]。制冷原理为,吸附剂温度越高,对制冷剂的吸附性能越低,由此通过吸附剂温度的交替变化来实现制冷剂的热脱附和冷吸附。当吸附剂温度降低时,吸附剂吸收气态制冷剂,引起液态制冷剂持续地蒸发,气化吸热效应产生制冷效果,制冷剂与吸附剂形成混合物。当吸附剂温度升高时,制冷剂会脱附为高温高压气体,在冷凝器中散发热量后液化,然后流回蒸发器中储存,完成一次制冷循环。

图1 热驱动吸附式制冷循环

吸附式制冷的脱附过程和吸附过程需要分开进行,具有异步性。太阳辐照恰恰昼夜交替出现,因此可以通过太阳能驱动吸附式制冷过程,昼夜交替的脱附和吸附过程见图2。

图2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过程

2 面向路基工程的吸附式制冷技术

2.1 面向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的制冷要求

根据现场监测,青藏铁路等道路工程下覆多年冻土的上限下降深度可达5 m,升温冻土层的深度可达10 m[15]。因此,制冷装置应具备以下性能:①制冷温度在0 ℃以下,且低于冻土温度;②制冷深度大于冻土退化范围,可以达到数米;③制冷系统可以自持地独立运行;④装置结构紧凑、体积小,布设后不影响路基正常运营。

2.2 吸附式制冷工质对的选择

在吸附式制冷技术中,吸附剂和制冷剂组合包括沸石-水、硅胶-水、活性炭-甲醇、氯化钙-氨等[16]。对于沸石-水和硅胶-水工质对,水的凝固点为0 ℃,在0 ℃以下工况中会结冰胀裂,因此不能满足冻土保护要求[17]。对于活性炭-甲醇和氯化钙-氨工质对,甲醇和氨的凝固点均低于-50 ℃,制冷温度在0 ℃以下,满足冻土工况。但是,氯化钙-氨的工作压力较高,且容易产生氯化钙粉末,系统工作稳定性差[18]。活性炭-甲醇的工作压力相对较低,而且甲醇的解吸温度低,一般为70~150 ℃,对热源温度要求较低[19]。此外,活性炭对甲醇的吸附量大,在材质和结构强度方面均可满足制冷条件。

活性炭-甲醇工质对的制冷效率和耐久性是制约吸附式制冷技术实用化的关键因素。目前,大多数商业吸附式制冷系统都采用颗粒状吸附剂填充于细管式热交换器中的结构形式。为改善工质对的传热传质效果和使用寿命,主要针对活性炭吸附剂的材质、物态(粒径和孔隙率)进行优化,此外还包括新兴的固化吸附剂和涂层吸附剂技术,可极大提高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可靠性[20]。因此,活性炭-甲醇制冷工质对适合应用于保护多年冻土。

2.3 吸附式制冷装置形式的选择

在应用方面,刘震炎等[21]提出一种自成一体的“太阳能冷管”,在单根玻璃管内可以交替进行太阳能集热和吸附式制冷两个过程,但制冷温度在0 ℃以上。Zhao等[22]进一步提出一种制冷温度在0 ℃以下的抗冻型太阳能冷管,但仍采用玻璃管形式。玻璃结构存在尺寸不能过大、材质易碎和抗振性能差等缺点,不适用于路基工程。

参考热管形式,圆柱结构的作用深度大,布设形式灵活。同时,圆柱体的工艺制造和承压性能相对较好,因此本文采用圆柱体作为太阳能吸附式制冷技术应用于路基工程的结构形式。

3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管的设计与制作

3.1 结构设计

本文提出的太阳能光热吸附式制冷管结构形式见图3[23]。设计原理为,将热驱动吸附式制冷系统集于一体,分为集热/吸附段、冷凝段、蒸发制冷段。装置自主地搜集太阳热能来驱动吸附式制冷循环,自成完整的制冷体系。其中,内管为金属管,用以保证装置稳定性和太阳能集热效果,兼作吸附床。外管采用玻璃管,用于保证太阳光透过率和系统内部真空环境。

1-组合密封结构;2-集热/吸附段;3-冷凝段;4-蒸发制冷段;5-泄压阀;6-不锈钢管接头;7-单向阀;8-法兰;9-螺栓;10-法兰垫片;11-玻璃-金属封接节;12-玻璃管;13-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14-弹簧支架;15-制冷剂蒸气通道;16-甲醇;17-盲板;18-螺栓孔道;19-不锈钢丝网;20-不锈钢管;21-吸附床;22-活性炭;23-填充物。

图3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管

装置工作原理为通过吸附床昼夜温度的周期性变换来驱动吸附和脱附过程,实现间歇式制冷。制冷剂的蒸发制冷段直接与冻土换热,冷凝段直接与大气环境换热,减少了中间换热环节,运行效率高,结构简单,易于模块化。

3.2 部件说明

装置的具体部件、材料及功能如下:

(1)集热/吸附段。用于实现太阳能集热和制冷剂相变。甲醇在不锈钢容器中的热分解速率最慢,因此金属管采用不锈钢材质[25]。本文采用的不锈钢管直径为32 mm,管体内部填充圆柱体活性炭,管体外壁溅镀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

(2)制冷剂蒸气通道。在金属管上按照一定间距钻设圆孔,作为甲醇蒸气出入吸附床的通道。

(3)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溅镀在不锈钢管的外表面,用于吸收太阳热能,并直接提供给吸附床,有利于减少热损和提高太阳能利用率。

(4)玻璃管。用于维持制冷所需的真空环境,同时制冷剂蒸气通过玻璃管直接与外界进行热交换,保证冷凝段的散热效果和液化效率。管材采用高硼硅玻璃,管径70 mm。

首先,政府需要深刻认识乡村旅游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化被动为主动,积极开展相关工作;其次,深入了解当地固有的自然资源,探索如何将其优势实现最大化;再者,根据如今乡村旅游业的现状,分析潜在游客市场,进行全局统一规划,指导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5)玻璃-金属封接节。金属管与玻璃管的热膨胀系数不同,两管的变形差容易导致装置破损。甲醇属于低饱和蒸气压制冷剂,真空度是保持制冷性能的关键,因此采用特制的玻璃-金属封接节来缓解双管变形差和保证装置气密性。封接节包括膨胀节和密封连接材料两部分,膨胀节用于补偿金属管和玻璃管之间的差异变形。密封连接材料采用可伐合金,膨胀系数介于玻璃和金属之间,易于熔接,可塑性良好,可以减小封接应力。

(6)弹簧支架。作用为将金属管与玻璃管固定在同心轴线上,防止金属管与玻璃管相互接触,增强装置的整体稳定性。

(7)冷凝段。作用为利用玻璃管与大气之间的传热过程促进制冷剂的冷凝液化,将冻土层热量传递至大气中,甲醇液化后回流至蒸发制冷段。

(8)蒸发制冷段。埋设于冻土地层中,利用甲醇的蒸发吸热效应实现对冻土的降温保护。

(9)法兰、垫片及螺栓。作用为实现制冷管主体与密封结构的可拆连接。

(10)组合密封结构。包括泄压阀和单向阀,两者焊接在法兰遮板上。在脱附过程中,制冷管内部压力较高,泄压阀用于将系统压力控制在允许压力范围内,防止玻璃管因压力过高而损坏。单向阀只能单向开启,不会因反向压力而开启,用于完成装置的抽真空、制冷剂灌装和封结等工序。

装置优点包括:①自成完整独立的制冷单元,冷凝段和蒸发制冷段合于一体,无节流装置,无运动部件,可靠性高;②结构组成简单,易于组装和进行批量制作;③尺寸设计灵活,可以根据路基冷负荷进行选择性组装;④制冷工质对为活性炭和甲醇,对大气环境没有污染;⑤由太阳能驱动,日照强度与路基冷负荷一致,季节匹配性和地域匹配性较好;⑥柱状装置的布设形式灵活,适用于分散的路基制冷需求。

3.3 制冷管的制作

根据图3所示结构形式,加工与制作一套实体装置,包括装置加工和制冷工质对灌装两方面。

3.3.1 装置加工

黄庭坚强调炼句,多有奇妙之语,朝鲜诗人就经常取黄庭坚的诗语入诗,如李穑《又赋》说朋友“诗语自变如涪翁”[2](4辑,P282),奇大升《围棋》表示“涪翁妙句心能会”[2](40辑,P25),金锡胄《纳清亭》也“徘徊为觅涪翁句”[2](145辑,P229),金镇圭《寿伯氏生朝》说哥哥“孤生已感涪翁语”[2](174辑,P56)。诗人们用黄庭坚诗语主要有三种形式:巧妙点化、稍作改动和直接引入。

装置本体的制作步骤包括:①以一根不锈钢管为基管,集热/吸附段和蒸发制冷段的长度分别为1.5、0.5 m;②在集热/吸附段上钻设直径2 mm的圆孔,作为制冷剂蒸气通道,圆孔在水平方向的夹角为120°,在轴向的间距为100 mm;③在集热/吸附段外壁上溅镀太阳能选择性吸收涂层;④在玻璃管和不锈钢管的两端采用玻璃-金属封接节密封,成为同轴套管;⑤通过法兰、垫片及螺栓,在集热/吸附段顶部安装组合密封结构,同时采用盲板将蒸发制冷段的底部密封。实体装置见图4。

图4 制作完成的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管

3.3.2 制冷工质对的灌装

活性炭和甲醇的灌装步骤为:①将活性炭烘干,灌入集热/吸附段并振动密实,安装组合密封结构;②将活性炭加热至100 ℃以上,采用真空泵将装置抽真空;③将吸附床温度降低至室温,进行甲醇的初始吸附;④密封制冷管。

甲醇的初始吸附方法见图5。步骤包括:①制冷管与甲醇瓶、真空泵三者相互连通,首先关闭阀门1,开启阀门2、3,启动真空泵,同时开启日光模拟装置,直至制冷管内水分和空气完全排出;②关闭阀门2,开启阀门1、3,直至甲醇瓶内空气完全排出;③关闭阀门3,开启阀门1、2,直至活性炭吸附甲醇呈饱和状态。吸附完成后,关闭阀门1、2、3并拆除,单向阀自动封闭,系统在热源充足条件下即可完成制冷循环。

节能:大泵化成三个小泵,可根据各个环路的情况精确配置水泵,避免浪费。系统采用了气候补偿技术,利用混水装置,按需供给,可以更大程度地实现节能,减少运行费用。

图5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管的初始吸附方法

3.4 工作过程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管的传热过程见图6。①吸附过程。在夜间,当吸附床内活性炭温度降低至吸附温度时,活性炭开始吸附甲醇蒸气,装置内部压力逐渐降低。当装置压力降低至液态甲醇对应的饱和蒸气压力时,液态甲醇开始气化吸热产生制冷效应,吸收冻土层热量,直至活性炭吸附饱和。②脱附过程。在白天,太阳能光热转化并加热活性炭,当温度升高至甲醇脱附温度时,甲醇不断地脱附成为蒸气。当系统压力达到与系统温度对应的饱和压力时,甲醇开始冷凝成液态,将吸附过程中吸收的冻土热量以凝结热的形式释放至大气环境,液态甲醇回流至蒸发段储存,并持续到傍晚甲醇停止脱附为止。

图6 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管的传热过程

上述过程即为一次制冷循环,之后当吸附床温度降低后重新进行吸附过程,由此实现对多年冻土的持续制冷。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退化程度多年冻土所需的制冷量,调整装置的设计尺寸和制冷工质对填充量。结合制冷影响半径,在路基沿线按照一定间距进行分布式布置,见图7。此外,装置采用机械密封方式,当长期运行导致制冷工质对的工作性能劣化时,可以在现场更换活性炭和甲醇,以维持装置的长期时效性。

大都市区域产业发展的模式是通过单核心区与多条产业通道相结合的布局方式来实现的,以大都市区核心区为核心,向外延伸形成了各具不同产业发展特色的五条产业廊道。大都市区的核心为大都市区核心增长极,其中昌宜产业廊道就是依托奉新工业园,形成了南昌西面产业发展廊道。

图7 多年冻土区路基分布式制冷方案示意

4 吸附式制冷管的性能试验

4.1 试验方案

鉴于装置制冷量可通过甲醇吸附量直接计算,本文侧重对制冷温度输出水平进行验证。根据青藏高原的自然环境条件,试验方案设计为:装置放置于恒温控制室内的空气环境中,在吸附过程中,无光照条件,环境温度设置为2 ℃;在吸附过程结束之后,继续进行脱附试验,采用高压钠灯模拟太阳光源,辐射强度设置为600 W/m2,环境温度设置为20 ℃。温度监测采用PT100传感器,量程为-50~300 ℃。其中,冷凝温度监测点位于集热/吸附段的中部,蒸发温度监测点位于甲醇液面以上5 cm处。吸附式制冷管内部活性炭质量为1 050 g,甲醇体积为200 mL,试验时间根据甲醇相变稳定程度而定。

Mu:No,no,no.Master is so happy today.He will not refer to the debts.Come with me.

4.2 试验结果与分析

4.2.1 吸附过程和制冷温度

评语集N={优,良,中,差},其中,优(4分),良(3分),中(2分),差(1分);权重集X={0.15,0.35,0.20,0.30},即色泽15分,口感35分,组织状态20分,风味30分,共100分。

吸附过程中制冷温度的变化特征见图8。由图8可知,制冷温度在试验初期迅速下降,在1.5 h时达到最低温度-2.88 ℃,满足保护多年冻土的要求。随着试验时间增长,活性炭吸附甲醇的饱和度逐渐增大,吸附速率降低,制冷温度随之升高。吸附过程持续时间约为12 h,平均制冷温度约为-1.51 ℃。吸附过程中甲醇吸附量的变化特征见图9。由图9可知,试验开始后甲醇吸附量逐渐增大,但增大幅度逐渐降低,最终吸附量为92.6 mL。

图8 吸附过程的制冷温度

图9 吸附过程的甲醇吸附量

本文试验中,椰壳颗粒活性炭与甲醇吸附量的质量比例约为0.057 g/g,低于常见吸附比例水平[24]。原因在于,装置吸附性能会受到活性炭本体性状、吸附床温度和内部真空度等因素的影响。

4.2.2 脱附过程和冷凝温度

脱附过程中冷凝温度的变化特征见图10。由图10可知,冷凝温度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冷凝温度会受到环境温度、冷凝器与环境换热系数、甲醇蒸气压力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在试验前期,甲醇脱附速率高,甲醇蒸气冷凝潜热的释放量多,因而冷凝温度逐渐升高;之后随着甲醇脱附速率和蒸气压力的减小,冷凝温度转而逐渐降低。试验过程中,冷凝温度与环境温度的最大差值可达24.3 ℃,平均差值约为10.3 ℃,甲醇冷凝液化效果较好。

图10 脱附过程的冷凝温度

脱附过程中甲醇脱附量的变化特征见图11。由图11可知,脱附试验开始之后,活性炭中的甲醇开始脱附与液化,在试验前期吸附床温度低,脱附速度相对较慢。随着吸附床温度的升高,甲醇液化量明显增大。脱附过程持续时间约为7.5 h,甲醇脱附量约为61.5 mL,小于吸附过程中的甲醇吸附量。活性炭中甲醇不能完全被脱附的原因在于,脱附过程会受到吸附床温度、环境温度、活性炭性状等因素的影响。特别是,活性炭吸附性能会随着制冷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劣化,这是吸附式制冷技术的固有局限性,因此制冷工质对需要定期更换。

图11 脱附过程的甲醇脱附量

5 结论

(1)制冷技术应用于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的优势在于,可以在暖季将传入冻土地层的热量实时地传递回大气环境,更具主动性和有效性。中国多年冻土区太阳能分布丰富,太阳能制冷技术面向路基制冷应用时具有三方面的优势:①冻土退化高峰期与太阳能制冷量一致(季节匹配性);②太阳能丰富地区路基所需的制冷量大(地域匹配性);③在基础设施落后的青藏高原等多年冻土区,太阳能制冷技术更具节能性和自驱性(技术匹配性)。

(2)提出的太阳能光热吸附式制冷管为一个兼具太阳能集热和吸附式制冷的一体化制冷单元,利用太阳辐射的昼夜交替变化驱动活性炭对甲醇的脱附和吸附循环过程,自主实现间歇式制冷。装置包括集热/吸附段、蒸发制冷段、冷凝段等部件,制作技术包括本体加工和制冷剂灌装两部分。

唐山神州公司先后于2014年、2015年对该煤炭企业生产原煤进行了两次风选试验,试验结果显示,风选后其丁煤和小块煤含矸率均降至10%左右,且能有效提升商品煤发热量,粉煤发热量可提高约200卡/克。

应用冷存储系统,随着时间的推移,冷数据访问频率非常低,其所在的硬盘平常处于断电状态,访问这些数据时需点亮这些硬盘,访问时间相对IPSAN方式慢一些。右图中显示的四个相互关联的预期存储寿命、访问频率、访问速度和成本与服务级别协议、冷存储模型随时间的关系。

(3)太阳能光热吸附式制冷管的试验表明,制冷温度最低可达-2.9 ℃,平均制冷温度-1.5 ℃,可以实现对多年冻土的实时保护。活性炭对甲醇的吸附比例约为0.057 g/g。在脱附过程中,冷凝温度与环境温度的平均温差约为10.3 ℃,可以实现制冷循环。太阳能吸附式制冷管具有制冷温度低、季节匹配性好的优势,可以为多年冻土区路基工程提供一种新型制冷装置。

参考文献:

[1] 张鲁新,熊治文,韩龙武.青藏铁路冻土环境和冻土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11.

[2] 吴吉春,盛煜,吴青柏,等.青藏高原多年冻土退化过程及方式[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09,39(11):1570-1578.

WU Jichun,SHENG Yu,WU Qingbai,et al.Processes and modes of permafrost degradation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J].Science in China(Earth Sciences),2009,39(11):1570-1578.

[3] 陈继,盛煜,程国栋.从地表能量平衡各分量特点论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工程中的冻土保护措施[J].冰川冻土,2006,28(2):223-228.

CHEN Ji,SHENG Yu,CHENG Guodong.Discussion on Protection Measures of Permafrost under the Action of Engineering from the Point of Earth Surface Energy Balance Equation in Qinghai-Tibetan Plateau[J].Journal of Glaciology and Geocryology,2006,28(2):223-228.

[4] 程国栋,吴青柏,马巍.青藏铁路主动冷却路基的工程效果[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09,39(1):16-22.

CHENG Guodong,WU Qingbai,MA Wei.Engineering Effect of Active Cooling Subgrade of Qinghai Tibet Railway[J].Science in China (Technological Sciences),2009,39(1):16-22.

[5] 杨世铭,陶文铨.传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

[6] 王如竹.制冷原理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7] 陈汝东.制冷技术与应用[M].2版.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6.

[8] 沈义.我国太阳能的空间分布及地区开发利用综合潜力评价[D].兰州:兰州大学,2014.

[9] 薛德千.太阳能制冷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10] 张朝昌,厉彦忠,陈曦,等.太阳能制冷技术的应用与发展[J].制冷与空调,2003,3(1):1-5.

ZHANG Zhaochang,LI Yanzhong,CHEN Xi,et al.Applic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olar Refrigeration[J].Refrigeration and Air Conditioning,2003,3(1):1-5.

[11] DIENG A O,WANG R Z.Literature Review on Solar Adsorption Technologies for Ice-making and Air-conditioning Purposes and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olar Technology[J].Renewable and Sustainable Energy Reviews,2001,5(4):313-342.

[12] DE LUCAS A,DONATE M,MOLERO C,et al.Performance Evaluation and Simulation of a New Absorbent for an Absorption Refrigeration System[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2004,27(4):324-330.

[13] 李明,王如竹,王六玲.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冰机系统内外特性分析[J].太阳能学报,2002,23(2):239-245.

LI Ming,WANG Ruzhu,WANG Liuling.Thermodynamics Analysis of Inside and Outer Performance on a Plate Solar Solid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 Ice-maker[J].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2002,23(2):239-245.

[14] TENG Y,WANG R Z,WU J Y.Study of the Fundamentals of Adsorption Systems[J].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1997,17(4):327-338.

[15] 牛富俊,刘明浩,程国栋,等.多年冻土区青藏铁路路基的长期热状况[J].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15,45(8):1220-1228.

NIU Fujun,LIU Minghao,CHENG Guodong,et al.Long-term Thermal Regimes of the Qinghai-tibet Railway Embankments in Plateau Permafrost Regions[J].Scientia Sinica (Terrae),2015,45(8):1220-1228.

[16] 黄海宾,李明,王如竹,等.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冰机不同吸附工质对的实验研究[J].太阳能学报,2003,24(5):589-594.

HUANG Haibin,LI Ming,WANG Ruzhu,et al.Experiments on Solar Ice Maker with Different Working Pairs[J].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2003,24(5):589-594.

[17] 余楠,王如竹,陆紫生.改进型硅胶-水吸附制冷机的实验研究[J].工程热物理学报,2012,33(10):1663-1666.

YU Nan,WANG Ruzhu,LU Zisheng.Experimental Investigation of an Improved Silica Gel-water Adsorption Chiller[J].Journal of Engineering Thermophysics,2012,33(10):1663-1666.

[18] TAMAINOT-TELTO Z,CRITOPH R E.Adsorption Refrigerator Using Monolithic Carbon-ammonia Pair[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frigeration,1997,20(2):146-155.

[19] LI Z F,SUMATHY K.A Solar-powered Ice-maker with the Solid Adsorption Pair of Activated Carbon and Methanol[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ergy Research,1999,23(6):517-527.

[20] 林勇军,何兆红,黄宏宇,等.新型吸附式制冷系统吸附床的研究进展[J].新能源进展,2018,6(5):432-438.

LIN Yongjun,HE Zhaohong,HUANG Hongyu,et al.Research Progress in New Types of Adsorbent Bed for Adsorption Refrigeration[J].Advances in New and Renewable Energy,2018,6(5):432-438.

[21] 刘震炎,徐海峰,卢允庄.太阳能冷管的研究及其进展[J].太阳能学报,2004,25(1):28-32.

LIU Zhenyan,XU Haifeng,LU Yunzhuang.Research of Solar Cooling Tube and Its Advancement[J].Acta Energiae Solaris Sinica,2004,25(1):28-32.

[22] ZHAO H Z,MIN Z,LIU Z Y,et al.Mechanical and Experimental Study on Freeze Proof Solar Powered Adsorption Cooling Tube Using Active Carbon/methanol Working Pair[J].Energy Conversion and Management,2008,49(8):2434-2438.

[23] 胡田飞.制冷与集热技术在寒区路基工程中的应用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18.

[24] 龙新峰.太阳能固体吸附式制冰系统的优化与实验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1998.

[25] BANSAL N K,BLUMENBERG J,KAVASCH H J,et al.Performance Testing and Evaluation of Solid Absorption Solar Cooling Unit[J].Solar Energy,1997,61(2):127-140.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