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粒种子:心有大我,至诚报国
文/赵一正
一粒种子可以结出一穗稻谷,可以变成玉洁的米粒,亦可以改变一个时代,书写一生传奇,更可以成为一种精神,千载赓续,日月永恒。袁隆平就是这样的一粒种子。
袁隆平(1930年9月7日——2021年5月22日),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无党派人士杰出代表、“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又是一个丰收的节日,稻香华夏,麦浪千层,玉米金黄。在丰收的同时,我们继续着思念,思念那个与我们永在的老人——袁隆平。
袁隆平曾经说过:“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这句话正是袁爷爷一生的真实写照。他一辈子只追求一件事:让中国人远离饥饿,让中国人的饭碗始终端牢在自己手上。他在这条路上追求一生,奉献一生。
从饥荒中走过来的袁隆平深知粮食的重要性,立志要从事农业科研,提高水稻作物产量,让国人远离饥饿。他苦苦思索,不断探寻,终于在1960年7月的一个午后发现了一株“鹤立鸡群”的水稻:植株高大,穗大籽多。当袁隆平第二年满怀期待准备收获由这株水稻种植培育得到的下一代的时候,眼前却看到的是参差不齐、高低不一的水稻,他感到疑惑:优势的亲代应该繁育出优势的子代,这么回事呢?他想到了孟德尔、摩尔根的遗传学分离定律,灵感和直觉告诉他这里面有大文章。
按照遗传学经典理论以及当时国际上的普遍观点,水稻是一种花器很小的自花授粉作物,异花授粉十分不易,搞杂交水稻应该是行不通的。袁隆平当时不过是一个教书的年轻人,他有勇气去撼动“经典的大山吗“?三十而立,袁隆平望着眼前的稻海,思绪复杂,前方的路在哪里呢?
事实证明,袁隆平有能力,有勇气去“向经典挑战”。袁隆平回到学校开始广泛求证、反复思考、大胆猜测、勇于质疑:杂种优势是生物界普遍的规律,自花授粉与异花授粉区别不过是繁殖方法的不同而已,绝不是影响杂交优势有无的因素。敢于行动的他在1965年10月下旬撰写了《水稻的雄性不育性》一文并寄望《科学通报》,这标志着袁隆平杂交水稻事业的开始。
1973年,经过多年的探索和磨砺,43岁的袁隆平在世界上首次育成三系法杂交水稻,将水稻产量由每亩300公斤提高到了500公斤以上。胜利之后是更大的胜利,袁隆平将成功当作发现问题、探索创新的起点。
1995年,两系法杂交水稻研制成功,至1999年,全国两系法杂交水稻种植达1100万亩,增产5亿多公斤。
1999年,超级稻一期工程成功,亩产超700公斤
2004年,超级稻二期工程成功,亩产超800公斤
2011年,超级稻三期工程成功亩产……
在杂交水稻的路上,袁隆平一直在坚持,从未停止追求与探索的脚步,因此有人形容他“80岁的年龄,50岁的身体,30岁的心态”。袁隆平自己也说:“我将今天作为未来最年轻的一天。”面对权威,袁隆平勇于触碰禁区;为寻找雄性不育株,他在炎炎夏日手持放大镜到稻田里一株株寻找;“5.18”事件更坚定了袁隆平从事杂交水稻的决心;在海南,为保护“野败”杂交水稻秧苗,他抱病在台风中抢救被暴雨淹没的秧苗……十年磨一剑,从1964年发现第一株不育株到1973年杂交水稻的成功,袁隆平有7个春节是在海南岛上度过的,杂交水稻亩产从300多公斤提高到了500多公斤,但他的体重却下降了20多斤,皮肤黝黑、面庞清瘦、患上了习惯性肠胃炎……
是什么让袁隆平不懈追求,不断坚持,又是什么支撑着他的毕生事业?
战争和苦难岁月的不幸使袁隆平明白了中国苦难和饥饿的原因,懂得了国家兴亡与自己的责任,正因动荡忧患的童年激起了袁隆平强烈的爱国之心,他毅然将自己的事业追求与时代和人民相连,毅然将个人命运与时代关联。
袁隆平心系国家,他曾就杂交水稻走出中国提出了杂交水稻的“外交名片”,他也曾就全国农业问题提交多份议案,向党和国家建言献策。
袁隆平是农民的贴心人,他始终保持农民质朴的情怀,为农民排忧解难,对于损害农民利益的行为力陈其弊,据理力争。
纵观袁隆平的科研与人生,爱国爱民的情怀担当始终不曾退却,他曾说:”杂交水稻的成功,除了知识、汗水、灵感和机遇外,最重要的是有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杂交水稻的成功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是社会主义大协作的一曲赞歌。”
为什么我们提起袁隆平总会肃然起敬?为什么袁隆平能够感动中国?为什么袁隆平能够驰誉中外?除了他对事业的坚定追求,对人民和国家的无限热爱,以及他独特的人格魅力外,“袁隆平“这三个字代表的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不随生命流逝而消亡,不被岁月销蚀而无痕。
有人把袁隆平的人格思想和科研作风汇集交融为七种精神,有为党为国为民为事业奋不顾身的奉献精神;有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顽强拼搏和艰苦奋斗精神;有刻苦钻研、一丝不苟的科学精神等。
的确,袁隆平为了解决人民温饱问题而致力于杂交水稻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不断开拓进取,始终默默耕耘,面对荣誉淡然处之,表现出通透的人生智慧。他胸怀大爱,始终服务祖国和人民,这七种精神是袁老一生的写照和丰碑。
袁隆平这粒种子承载了人类梦想,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这粒种子改变了我们的思维和想象,这粒种子用智慧和汗水书写了人间大爱,铸就了中国脊梁和中国精神。
2021年5月22日,这一粒种子归于泥土,带着“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和“禾下乘凉梦”睡着了,我们怀着沉痛的心情哀歌,却不愿去打扰他的梦。这一粒种子睡着了,但他却把根扎在了那绿海翻滚的稻田里,扎在了960万平方公里的大地上,扎在了14亿人民的心中。
中秋过后,又逢国庆,又遇丰收。每一次团圆如约而至,每一场丰收值得期待,每一个人应该怀念,怀念那个可爱的敬业的智慧的伟大的永恒的袁隆平。
袁隆平的故事家喻户晓,杂交水稻的事业征程壮阔。仰望星空,那一颗星总在闪耀,激励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不断追求。
请允许我用“感动中国”颁奖词结束本文吧:“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作者简介:赵一正,笔名南笙,甘肃人。现就读于西安某高校,热爱文学和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