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茯苓的鉴别方法
【鉴定中药材名】土茯苓
【药材来源鉴定】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光叶菝葜Smilax glabra Roxb.的干燥根茎。其药材形似茯苓,故名土茯苓。
【药材历史考证】土茯苓又名禹余粮,其始载本草为《本革经集注》云:“南人又呼平泽中有一种藤,叶如菝葜,根作块有节,似菝葜而色赤,根形似薯蓣,谓为禹余粮。言昔禹行山乏食,采此以充粮,而弃其余,此云白余粮也。”《本草拾遗》在草禹余粮条下云:“根如盏连缀,半在土上,皮如茯苓,肉赤,味涩。人取以当谷,……今多生海畔山谷。”《本草纲目》曰:“土茯苓,楚、蜀山箐中甚多。蔓生如莼,茎有细点。其叶不对,状颇类大竹叶而质厚滑,如瑞香叶而长五六寸。其根状如菝葜而圆,其大若鸡鸭子,连缀而生,远者离尺许,近或数寸,其肉软,可生啖。有赤白二种,入药用白者良。”根据以上本草所述考证,与光叶菝葜相符。
【植物形态鉴定】攀援灌木,高1~4m。根茎粗厚,不规则,块状,常由匍匐茎相连接,粗2~5cm。茎与枝条光滑,无刺。叶互生;叶柄长5~20mm,约占全长的1/4~3/5,具狭鞘,有卷须;叶片薄革质,狭椭圆状披针形至狭卵状披针形,长6~15cm,宽1~5cm,先端渐尖,下面通常绿色,有时带苍白色。花单性,雌雄异株;伞形花序通常具10余朵花,总花梗明显短于叶柄,花序托膨大,具多枚宿存的小苞片;花绿白色,六棱状球形,直径约3mm;雄花外花被片3,扁圆形,宽约2mm,兜状,背面中央具纵槽;内花被片3,近圆形,宽约1mm,边缘具不规则的齿;雄蕊6,花丝极短;雌花外形与雄花相似,但内花被片边缘无齿,具3枚退化雄蕊。浆果球形[8u58药材网www.8u58.com],直径7~10mm,熟时紫黑色,具粉霜。花期7~11月,果期11月至次年4月。
【药材性状鉴定】品略呈圆柱形,稍扁或呈不规则条块,有结节状隆起,具短分枝,长5~22cm,直径2~5cm。表面黄棕色或灰褐色,凹凸不平,有坚硬的须根残基,分枝顶端有圆形芽痕,有的外皮现不规则裂纹,并有残留的鳞叶;质坚硬。切片呈长圆形或不规则,厚1~5cm,边缘不整齐;切面类白色至淡棕色,粉性,可见点状维管束及多数小亮点;质略韧,折断时有粉飞扬,以水湿润后有粘滑感。气微,味微甘、涩。
【药材显微鉴定】本品粉末淡棕色。淀粉粒甚多,单粒类球形、多角形或类方形,直径8~48μm,脐点裂缝状、星状、三叉状或点状,大粒可见层纹;复粒由2~4分粒组成。草酸钙针晶束存在于黏液细胞中或散在,针晶长40~144μm,直径约5μm。石细胞类椭圆形、类方形或三角形,直径25~128μm,孔沟细密;另有深棕色石细胞,长条形,直径约50μm,壁三面极厚,一面菲薄。纤维成柬或散在,直径22~67μm。具缘纹孔导管及管胞多见,具缘纹孔大多延长成梯状。
【生境分布】生于林中、灌丛下、河岸或山谷中。分布于甘肃南部和长江流域以南各省区,直到台湾、海南和云南。
【采集加工】夏、秋二采挖,除去须根,洗净,干燥,或趁鲜切成薄片,干燥。切片,晒干。
【饮片炮制】除去杂质;未切片者,浸泡,洗净,润透,切薄片,干燥。
【性能功用】甘、淡,平。归肝经、胃经。除湿,解毒,通利关节。用于湿热淋浊,带下,痈肿,瘰疬,疥癣,梅毒及汞中毒扬所致的肢体拘挛,筋骨疼痛。内服:9g,水煎服。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附注】置通风干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