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学概要】009.第九章:造句

【诗学概要】009.第九章:造句

句型
句法
历代诗家之论造句
 
    前章论及文章之组成,乃是积字成词,缀词成句,稽之诗词亦然。综观近体诗之特性,为每首有一定之句数与字数。至于如何于此有限且固定之字句中,表达最丰富之情感与意念,即是诗人于遣词造句,所应追求之目标。目前坊间有关诗学之书籍,于造句之章,皆仅及于句型,而鲜少论及句法。本章乃分两部,使读者于句型之外,亦能领略句法之要。

句型

句型即是诗句之组织型态,五言诗有「上一下四型」如:
地–犹鄹氏邑,宅–即鲁王宫;(唐玄宗:经鲁祭孔子而叹之)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王维:山居秋暝)
喜–无多屋宇,幸–不碍云山;(杜甫:茅堂检校收稻 按:此称十字句,盖两句合言一事,缺一不可,故亦称流水对)
青–惜峰峦过,黄–看橘柚来;(杜甫:放船)
秋–应为红叶,雨–不厌苍苔;(李商隐:寄裴衡)
五字之中,意义与文法分成上下两节。第一字自成一节,而下四字另成一节,意义相互联贯。此型之第一字应为名词、代名词或状词,第二字应为动词、副词、介词之类,炼字应炼第二字。
上二下三型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王维:过香积寺)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王弯:次北固山下)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王维:过香积寺)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王维:山居秋暝)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王之涣:登鹳雀楼)

此种句型之第二字,应为名词。
上三下二型
夜郎溪–日暖,白帝峡–风寒;(杜甫:十月一日)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王维:酬张少府)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王维:汉江临泛)

此类句型有一特点,即是有倒装之倾向,两节颠倒读之亦可。
上四下一型
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杜甫:春宿左省)
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多;

此类句型,第五字自成一节,且多为形容词或动词。
七言诗之句型有「上一下六型」如:
江–动将崩未崩石,松–浮欲尽不尽云;
晨–摇玉佩趋金殿,夕–奉丹书拜琐闱;(王维:酬郭给事)

此类句型,其第一字之意义独立,应用名词或形容词,而与下六字之意义,乃是互相连贯,炼字宜炼第二五字。
上二下五句型
朝罢–香烟携满袖,诗成–珠玉在挥毫;(杜甫:奉和贾至舍人早朝大明宫之作)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杜甫:客至)
秋水–纔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二三人;(杜甫:南邻)
鸿雁–不堪愁里听,云山–况是客中过;(李颀:送魏万之京)

上二字成为一节,下五字成为一节,此种句型,炼字应炼第五字。第二例亦有做成三顿式者即: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杜甫:客至)

上三下四句型
渔人网–集澄潭下,估客船–随返照来;(杜甫:野老)
静爱竹–时来野寺,独寻春–偶过溪桥;(欧阳修)
此类句型,第三字皆为名词,炼字应炼第四字。韦居安【梅涧诗话】云:「七言律诗有上三下四格,谓之『折腰句』。乐天守吴门日,【答客问杭州】诗云:『大屋檐多装雁齿,小航船亦画龙头』。欧阳公诗:『静爱竹时来野寺,独寻春偶过溪桥』;卢赞元【雨】诗云:『想行客过溪桥滑,免老农忧麦陇干』;刘后村【卫生】诗云:『采下菊宜为枕睡,碾来芎可入茶尝』;【胡琴】诗云:『出山云各行其志,近水梅先得吾心』。皆此格也」。
上四下三型
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官–淑景移;(杜甫:紫宸殿退朝口号)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杜甫:江村)

上五下二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杜甫:宿府)
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杜甫:阁夜)

一三三句型
风–却有情–偏动竹,雨–浑无赖–不饶花;
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
门–通小径–连芳草,马–饮春泉–踏浅沙;

一四二句型
鸟–在寒枝栖–影动,人–依古堞坐–禅深;
诗–怀白阁僧–吟苦,俸–买青田鹤–价偏;

二二三句型
含风–翠壁–孤云细,背日–丹枫–万木稠;

二四一句型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崔颢:行经华阴)
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杜甫:九日蓝田崔氏庄)

杨万里【诚斋诗话】云:「唐律七言八句,一篇之中,句句皆奇;一句之中,字字皆奇。古今作者皆难之。如老杜【九日】诗云:『老去悲秋强自宽,兴来今日尽君欢』;不徒入句便字字属对。又第一句顷刻变化,纔说悲秋,忽又自宽,以自对君甚切。君者君也,自者我也。『羞将短发还吹帽,笑倩旁人为正冠』;将一事翻腾作一联。又孟嘉以落帽为风流,少陵以不落为风流,翻尽古人公案,最为妙法。『蓝水远从千涧落,玉山高并两峰寒』;诗人至此,笔力多衰。今方且雄杰挺拔,唤醒一篇精神,自非笔力拔山,不至于此。『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则意味深长,悠然无穷矣」。
三一三句型(亦称双折式)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
凤凰乐–奏–钧天曲,乌鹊桥–通–织女河。
渔人网–集–澄潭下,估客船–随–返照来。(杜甫:野老)

此种句型亦可作上三下四句型论。
    以上所介绍之句型,乃是以组成诗句之词性与语气分类,与诗之平仄音节并无关联。盖同一诗中之句型,总须有所变化。尤其律诗中对仗之两联,及绝诗中承转部分,如为同一句型与词性,即犯所谓「并头」、「并脚」与「腰斩」之病。(即前章所述「形式上之犯重」)于今且以唐人之诗为例,说明如下:
酬张少府 王维
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颔联为上二下三句型,颈联为上三下二句型。颔联之名词,在每句之第五字,颈联之名词,在第二、五字。颔联之第二字为动词,而颈联则为第三、四字。如此错综变化,方为佳构。又如: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秋边一作边秋)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颔联为一四句型,颈联为二三句型。颔联之名词,位于第一、四字;颈联之名词,位于第二字。如此方为合式,而不至于形成「并头」、「并脚」与「腰斩」之病。至于七言诗如:
行经华阴 崔颢
岧峣–太华–俯咸京,天外–三峰–削不成;
武帝祠前–云–欲散,仙人掌上–雨–初晴;
河山–北枕秦关–险,驿树–西连汉畤–平;
借问–路旁名利客,何如此处学长生。

颔联为四一二句型,颈连为二四一句型。颔联之名词「武帝祠、仙人掌、云、雨」与颈联之「河山、驿树、秦关、汉畤」等,相互错开,方不至缺少变化而平淡无奇。
 
句法
前述为组成诗句之句型,以下再介绍组成诗句之句法,诗句之组成,大都以两句为一段落,两句相互间之语气与句法,可分直贯、问答、及呼应三种,试析于下:
直贯式句法:此种句法上下两句之语气一气呵成,即上句所表达之意思尚不完全,须由下句补足。此种句法亦称「十字句」或「十四字句」。如: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闻道黄龙戍,频年不解兵;(沈佺期:杂诗)
明朝望乡处,应见陇头梅。(宋之问:大庾岭北驿)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李商隐:隋宫)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李商隐:无题)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怀李白)

谢榛【四溟诗话】云:「若『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之句,意在一贯,又觉闲雅不凡矣」。此类句法与下例之「问答式句法」,大都为律诗之首联或末联,或者是绝句之前半或后半。
问答式句法如: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杜甫:天末怀李白)
何因不归去?淮上对秋山。(韦应物:淮上喜会梁川故人)
为问元戎窦车骑!何时返旆勒燕然?(皇甫冉:春思)
莫是长安行乐处,空令岁月易蹉跎?(李颀:送魏万之京)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

此种句法,乃是将所欲表达之意念,以疑问之语气显示出来,使诗文激起波澜,以引起读者注意,并给与读者悬想之空间。至于有无答案则非关紧要,或者答非所问而将语意荡开,给予读者更广阔之欣赏范围,此类情况,亦所常见。
呼应式句法:此种句法,乃是下句与上句,必须有深切之关联。如:
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李白:赠孟浩然)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杜甫:旅夜书怀)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刘禹锡:西塞山怀古)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此类句法,大都用于律诗之颔联与颈联,且都属对仗句型。然绝诗或律诗之前后两联,亦有用之者。
    此外,另有一种特殊之句法,即颠倒字、词之顺序,以使平淡无奇之言辞产生变化,造成去熟生新之效果,称之为「倒装」。如: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王维:观猎)
照顺序应为「将军猎渭城,风劲角弓鸣」。此诗前后易位,先出现「风劲角弓鸣」之场景与声响,再补述「将军猎渭城」之故事。画面突出而有力。又如:
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杜甫:登楼)
施补华【岘佣说诗】云:「杜甫『花近高楼伤客心,万方多难此登临』;起得沉厚突兀,若倒装一转作『万方多难此登临,花近高楼伤客心』;便是平调,此秘诀也」。又如:
裙拖六幅湘江水,髻挽巫山一段云;(唐:李群玉:同郑相并歌妓小饮戏赠)

原诗应为「六幅裙拖湘江水,一段髻挽巫山云」。为了迁就平仄格律,而倒装词句,连词性之对偶尚且不顾。另有非因平仄之关系,而刻意倒装者,能使人产生耳目一新之效果。如: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杜甫:秋兴之八)
    原句应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平仄完全相同,之所以倒装成句者,盖为增强语势,构成劲健之笔力也。释惠洪【冷斋夜话】:「老杜云:『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舒王云:『缫成白雪桑重绿,割尽黄云稻正青』;郑谷云:『林下听经秋苑鹿,江边扫叶夕阳僧』;以事不错综,则不成文章。若平直叙之,则曰:『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以『香稻』于上,以『凤凰』于下者,错综之也。言『缫成』则知白雪为丝,言割尽则知黄云为麦也」。
又李东阳【麓堂诗话】云:「诗有倒字倒句法,乃觉劲健。如杜诗『风帘自上钩』、『风窗展书卷』、『风鸳藏静渚』,『风』字皆倒用」。(按此类为「倒字」法,前述诸例,则为「倒句」之法)
    综前所述,皆为有关造句之方法。此外,再摘录前人论作诗造句之诗话,以供参考。
 
历代诗家之论句法
 
梅圣俞尝语余曰:「诗家虽率意,而造语亦难,若意新语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贾岛云:「竹笼拾山果,瓦瓶担石泉」;姚合云:「马随山鹿放,鸡逐野禽栖」等,状山邑荒僻,官况萧条,不如「县古槐根出,官清马骨高」;为工也。余曰:「语之工者固如是,状难写之景,含不尽之意,何诗为然?」圣俞曰:「作者得于心,览者会以意,殆难指陈以言也。虽然,亦可略道其彷佛。若严维「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则天容时态,融合骀荡,岂不如在目前乎?又若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贾岛「怪禽栖旷埜,落日恐行人」。则其道路辛苦,羁愁旅思,岂不见于言外乎?」(欧阳修:六一诗话)

作诗贵雕琢,又畏斧凿痕,贵破的,又畏粘皮骨,此所以为难也。李商隐有【柳】诗云:「动春何限叶,撼晓几多枝」,恨其有斧凿痕也。石曼卿【梅】诗云:「认桃无绿叶,辨杏有青枝」,恨其粘皮骨也。能脱此二病,始可以言诗矣。刘梦得称白乐天诗云:「郢人斤斲无痕迹,仙人衣裳弃刀尺;世人方内欲相从,行尽四维无处觅」。若能如是,虽终日斲而鼻不伤,终日射而鹄必中,终日行于规矩之中,而迹未尝滞也。(葛立方:韵语阳秋)

韩子苍言:「作诗不可太熟,亦须令生。一味忌生语,往往不佳。东坡作【聚远楼】诗,本合用「青山绿水」对「野草闲花」,此一句太熟,故易以「云山烟水」,此深知诗病者。余然后知陈无己所谓:『宁拙毋巧,宁朴毋华,宁粗毋弱,宁僻毋俗』之语为可信」。(魏庆之:诗人玉屑)
诗语固忌用巧太过,然缘情体物,自有天然工妙,虽巧而不见刻削之痕迹。老杜「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此十字殆无一字虚设。细雨着水面为沤,鱼常浮而淰,若大雨则伏而不出矣。燕体轻弱,风猛则不能胜,惟微风乃受以为势,故又有「轻燕受风斜」之语。至「穿花蛱蝶深深现,点水蜻蜓款款飞」;「深深」若无「穿」字,「款款」若无「点」字,皆无以见其精微如此。然读之浑然,全似未尝用力。此不碍其气格超胜,使晚唐诸子为之,便当如「鱼跃练波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体矣。(叶梦得:石林诗话)

唐僧多佳句,其琢法比物以意,而不指言一物,谓之象外句。如无可上人诗曰:「听雨寒更尽,开门落叶深」,是落叶比雨声也。又曰:「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是微阳比远烧也。用事琢句,妙在言其用而不言其名耳。(释惠洪:冷斋夜话)

山谷云:「诗意无穷,而人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不易其意而造其语,谓之换骨法。规摹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如郑谷诗:『自缘今日人心别,未必秋香一夜衰』,此意甚佳,而病在气不长。西汉文章雄深雅健,其气长故也。曾子固曰:「诗当使人一览语尽,却意有余,乃古人用心处」。荆公【菊】诗云:「千花百卉凋零后,始见闲人把一枝」;东坡云:「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又李翰林曰:「鸟飞不尽暮天碧」,又曰:「青天尽处没孤鸿」;其病如前所论。山谷【达观台】诗曰:「瘦藤拄到风烟上,乞与游人眼豁开;不知眼界宽多少?白鸟去尽青天回」。凡此之类,皆换骨法也。顾况诗曰:「一别二十年,人堪几回别」,其诗简缓而意精确。荆公与故人诗曰:「一日君家把酒杯,六年波浪与尘埃;不知乌石冈头路,到老相寻得几回」。乐天诗:「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身;醉貌如红叶,虽红不是春」。东坡诗「儿童误喜朱颜在,一笑那知是酒红」。凡此之类,皆夺胎法也。(释惠洪:冷斋夜话)

诗中有俱指一物,而下句不同者,以类观之,方见优劣。王右丞云:「遍插茱萸少一人」;朱放云:「学他年少插茱萸」;子美云:「醉把茱萸仔细看」;此三句皆言茱萸,而杜当为优。又如子美云:「鱼吹细浪摇歌扇」;李侗云:「鱼摇清影上帘栊」;韩偓云:「池面鱼吹柳絮行」;此三句皆言鱼戏,而韩当为优。又白公云:「梨花一枝春带雨」;李贺云:「桃花乱落如红雨」;王勃云:「珠帘暮卷西山雨」;而王当为优。学者以此求之,思过半矣。(陈善:扪虱新语)

东坡曰:「渊明诗初看若散缓,熟读有奇趣。如曰:『日暮巾祡车,路暗光已夕,归人望烟火,稚子候帘隙』。又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又曰:『蔼蔼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犬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才高意远,造语精到如此,如大匠运斤,无斧凿痕。不知者疲精力,至死不悟」(魏庆之:诗人玉屑)

鲁直换字对句法如「只今满座且尊酒,后夜此堂空月明」(赠别几复);「清谈落笔一万字,白眼举觞三百杯」(过方城寻七叔祖旧题);「田中谁问不纳履,坐上适来何处蝇」(食瓜有感);「秋千门巷火新改,桑柘田园春向分」(道中寄公寿);「独乘舟去值花雨,寄得书来应麦秋」」(送陈氏女弟至石塘河);其法于当下平字处,以仄字易之,欲其气挺然不群,前此未有人作此体,独鲁直变之」。【苕溪渔隐】则云:「此体本出于老杜,如「宠光蕙叶与多碧,点注桃花舒小红」(江雨有怀郑典设);「一双白鱼不受钓,三寸黄柑犹自青」(即事次联);「外江三峡且相接,斗酒新诗终自疏」;「负盐出井此溪女,打鼓发船何处郎?」(十二月一日三首之二);「洲上草阁柳新暗,城边野池莲欲红」(暮春三联)。此体甚多,举此数联,证非鲁直变之。(魏庆之:诗人玉屑)正三按:今则谓之『拗』句是也。

诗须篇中炼句,句中炼字,此所谓句法也。以气韵清高深渺者绝,以格律雅健雄豪者胜。故宁律不谐,而不得使句弱;宁用字不工,而不可使句俗。(王渔洋:师友诗传录)

诗有格有韵,渊明「悠然见南山」之句,格高也;康乐「池塘生春草」之句,韵胜也。格高似梅花,韵胜似海棠。欲韵胜者易,欲格高者难。兼此二者,惟李杜得之矣。(陈善:扪虱新语)

李嘉佑诗「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王摩诘但加「漠漠、阴阴」四字,而气象横生。江为诗「竹影横斜水清浅,桂香浮动月黄昏」;林君复改二字为「疏影」、「暗香」以咏梅,遂成千古绝调。二者所谓「点铁成金」也。若寇莱公化韦苏州「野渡无人舟自横」句,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已属无味。而王半山改王文海「鸟鸣山更幽」句,为「一鸟不鸣山更幽」,直是死句矣。学诗者宜善会之。(顾嗣立:寒厅诗话)
    五言绝句自五言古诗来,七言绝句自歌行来。此二体本在律诗之前,律诗从此出,演令充畅耳!有云绝句者,取律诗之半,或绝前四句,或绝后四句,或绝首尾各二句,或绝中二联。审尔!断头刖足为刑人而已,不知谁作此说,戕人生理。自五言古诗来者,就一意中圆净成章,字外含远神,以使人思。自歌行来者,就一气中骀荡灵通,句中有余韵,以感人情。修短虽殊,而不可杂冗滞累则一也。又作诗但求好句,已落下乘,况绝句只数语,拆开作一俊语,岂复成诗。「百战方夷项,三章且易秦;功归萧相国,气尽戚夫人」。恰似一汉高祖谜子,掷开成四片,全不相通。如此作诗,所谓佛出世亦救不得也。(王夫之:姜斋诗话)

历代以来论诗之作伙矣,仅摘数则以为参考,读者细心翫究,自能得其要领。古人云:「学诗之道无他,多读、多作、多商量是也」,所谓「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应不诬也。

来源 中华诗词网

(0)

相关推荐

  • 观唐习律68|什么是丁卯句法?许浑很奇怪,作诗只作格律诗

    前言 许浑很奇怪,他传世的500左右诗歌,统统是格律诗(近体诗). 对于他的作品,后人颇有些争议.贬低者如明朝杨慎:"唐诗至许浑,浅陋极矣,而俗喜传之".又如清朝王夫之:" ...

  • 蒋寅|五言古近体诗选读·通篇对仗

    夏日书事 陈师道 花絮随风尽,欢娱过眼空. 穷多诗有债,愁极酒无功. 家在斜阳下,人归满月中. 肝肠浑欲破,魂梦更无穷.   [诗律] 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 平仄平平仄, ...

  • 奇幻连载《吾欲横天》 009 第九章 炼丹 作者:燕赵不笑生

    奇幻连载<吾欲横天> 009第九章  炼丹 作者:燕赵不笑生      王乐把胡导扶下了车,司机小马也战战兢兢的下来了.胡导此时知道安全了,缓了一会儿,一下握住了王乐的手."恩人 ...

  • 【诗学概要】011.第十一章:用典

    [诗学概要]011.第十一章:用典 用典之功用 典故之种类 典故之来源 用典之要领 历代诗家之论用典 用典亦称用事,凡诗文中引用过去之有关人.地.事.物之史实,或语言文字,以为比喻,而增加词句之含蓄与 ...

  • 【诗学概要】001.第一章:绪 论

    何谓诗?古人云:「文有声韵,可以吟咏者谓之诗」,笔者则认为尚须加上「以最简洁之文字篇幅,表达最丰富之情感者」.诗大序云:「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 ...

  • 【诗学概要】002.第二章:学习古典诗词之准备──排除音韵障碍

    [诗学概要]002.第二章:学习古典诗词之准备──排除音韵障碍 目次: 第一节:中国历代音韵之沿革 第二节:上古音中古音近古音 第三节:平上去入四声与现行国音之关系 第四节:如何自现行国音中去分辨原来 ...

  • 【诗学概要】003.第三章:平仄(拗与拗救)

    目次 平仄格律之主要原则 拗与拗救 特拗之例 折腰体 四声递用法 兼论古体诗之平仄   平仄格律之主要原则     近体诗(绝句.律诗.排律)之平仄,有其一定之规律,此种规律称之为平仄谱.大体说来,平 ...

  • 【诗学概要】004.第四章:押韵

    [诗学概要]004.第四章:押韵 押韵之作用 目前通行之韵部与押韵之规则 特殊之押韵法 押韵之戒忌 兼论古体诗之押韵法 诗者,乃最富音乐性之文章,欲求其能歌咏动听,除于平仄声调上,力求其合律外,尚须押 ...

  • 【诗学概要】005.第五章:章法(结构)

    [诗学概要]005.第五章:章法(结构) 起承转合 历代诗家之论章法时下通行之击钵诗章法章法亦称结构.文学创作,无论诗.词.曲.赋.骈.散等,皆需注意结构,方不至杂论无章.然古人云:「文无定法,文成法 ...

  • 【诗学概要】006.第六章:命意

    [诗学概要]006.第六章:命意 命意之要 初学要旨 各体诗之立意方向 凡为诗文,必先命意,如构宫室,要须法度形势,己备于胸,始施斧斤.然于相题命意之法,前人罕有发微,唯于诗话中偶一论及,今特择其要者 ...

  • 【诗学概要】007.第七章:炼字

    [诗学概要]007.第七章:炼字 炼虚字 炼诗眼 炼迭字 重出字法 历代诗家之炼字故实 诗者,本为最精炼之文学组织.在一首近体诗中,最少者二十字,最多亦不过五十六字而已.(排律不计)故下字之稳当与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