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解剖学 | 胼胝体

1

胼胝体

  • A.胼胝体解剖:水平切面观。

  • 胼胝体是大脑半球之间最主要的连合纤维,也是影像研究中较明显的标志。

  • 将其表面背侧的组织移除后,可以从上方看到其水平切面更深部(偏向腹侧)前方的膝和后方的压部(图3.13)。

  • B.外侧部主要结构示意图。

  • 胼胝体的很多连合纤维,尤其是分别连接两侧额区和枕区的连合纤维构成的钳,越过中线分别延伸至嘴部和尾部。

  • 这些连合纤维使两个 “孤立" 的半球得以相互沟通,协调活动。

2

胼胝体扩散张量彩色成像

  • A~C,扩散加权成像 (DWI) 也称扩散张量成像(DTI),可提供独特的相关组织活性、架构和细胞功能的信息。

  • 在多数组织中,限制性水扩散具有各向同性或与方向无关的特点。

  • 如大脑白质和外周神经等具有一定结构的组织,由于细胞的排列,扩散具有各向异性。

  • 这种扩散可以通过利用物体在多方向的扩散敏感性,以张量的形式进行量化评价。

  • 六个或更多的弥散加权测量张量场计算是基于Stejskal-Tanner扩散方程体系进行的。

  • 扩散张量成像使脑和脊髓轴突束的重建成为可能。

  • 白质的二维结构可基于扩散张量的本征矢量进行追踪。

  • 为区分不同方向辐射的纤维束,我们采用了彩色的模式图。

  • 绿色代表前后方向的本征矢量;红色代表左右方向的本征矢量;蓝色代表上下方向的本征矢量。

  • 在这些图像中,胼胝体主要是由呈红色的左右方向的连合纤维束体现的。

3

基底核:端脑水平断面

  • 通过脑的两个水平断面展示了基底节、内囊和丘脑 (下方模式图中)的解剖学特征和位置关系。

  • 尾状核呈C形结构,从额叶连至颇叶;上图的横断面经过了尾状核的两个不同部位(头部和尾部)。

  • 内囊前肢、膝和后肢中包含进出大脑皮质的大部分纤维束。

  • 尾状核头和尾状核体在前肢的内侧,而丘脑在后肢的内侧。

  • 这些关系对理解成像结果和理解由于血管病变或中风导致的特定的功能障碍非常重要。

  • 苍白球内侧部和外侧部在壳的内侧。外囊、 屏状核、 最外囊和岛叶皮质自壳外侧向外依次排列。

  • 穹隆也是C形的纤维束,被横断面分为脚和柱。

    临床意义

  • 基底节(尾状核、壳、苍白球)与内囊形成特定的解剖关系。

  • 尾状核头和体在内囊前肢内侧 丘脑在内囊后肢内,苍白球和壳则在内囊前肢和后肢的外侧。

  • 基底神经节病变以运动障碍为主要特征,虽然也包括情绪和认知障碍。

  • 一些运动障碍与基底节及相关结构的急性变性有关。

  • 例如Huntington舞蹈症与尾状核头部退行性变有关,Parkinson症与黑质多巴胺能致密部退行性变有关。

  • 另一些运动障碍于基底节神经回路抑制或兴奋性改变有关。

  • 重建这一神经回路可能需要药物治疗、消融手术或脑部刺激。

4

前脑边缘系统的主要结构

  • limbic源千limbus,意为环。

  • 边缘系统中的许多结构和它们的通路形成了围绕间脑的环。

  • 它们参与情绪行为和个体对内、外刺激的独特反应。

  • 海马结构和它的主要通路(穹隆),连至间脑前极,形成了前连合的前部(连至隔膜)和后部(连至下丘脑)。

  • 杏仁核有多个通路,其中一条呈C形围绕间脑,进入下丘脑和前脑基底部的终纹。

  • 嗅束直接与前脑边缘部的一些结构相连。

  • 嗅觉系统也是唯一越过丘脑和终板直接与端脑皮质和皮质下区域连接的感觉系统。

  • 从隔核至缰核(丘脑髓纹)的连接将前脑边缘与脑干联系起来。

  • 杏仁体和海马(阴影部分)在脑皮质深部。

    临床意义

  • 许多前脑边缘结构与下丘脑和杏仁核、 终纹间存在纤维连接。

  • 它们与下丘脑间的纤维连接常通过海马、穹隆等C形结构。

  • 杏仁体还可通过杏仁核腹侧通路直接连至丘脑,它接收来自皮质的多种感觉信息 ,尤其是恐惧感,并向皮质进行反馈。

  • 双侧杏仁核损伤导致患者无法产生恐惧感,同时也无法感受他人表情中传递的恐惧。

  • 海马结构处理大量从颞叶、下托和内嗅皮质输入的信息,并通过穹隆向下丘脑和隔核传递, 继而通过丘脑传递至扣带回皮质。

  • 这些结构是Papez回路的一部分。海马结构尤其易受到缺血性损伤。

  • 双侧损伤将导致新的信息无法转化成长期记忆。

  • 例如,老年人经常忘记几分钟前与他交谈的人是谁或早餐的内容(甚至是否吃了早餐),但可以想起过去事情的细节。

(0)

相关推荐

  • 很清晰的端脑详细解剖图谱 端脑外形 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端脑的内部结构 大脑半球的髓质 边缘系统 基底前脑

    很清晰的端脑详细解剖图谱 端脑外形 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 端脑的内部结构 大脑半球的髓质 边缘系统 基底前脑

  • 脑的应用解剖

    颅部位于后上方,由颅顶.颅腔和颅底三部分组成,颅腔内容纳脑.脑膜和脑血管等.头部分为颅部和面部两部分.颅部以脑颅骨围成颅腔,内有脑及与其相连的脑神经,并有包被脑的被膜和供应脑的血管.脑由灰质和白质构成 ...

  • 意识是个什么东西?

    了解一下意识虽然很有必要,但是结构的复杂性令人忘而却步.我们初探一下意识相关重要结构,以及共同协调工作的一个热词"意识网络".期待对此感兴趣的进一步深入了解,有更好的方法治疗意识障 ...

  • 基底节解剖 1

    想要弄明白一个问题真不容易,特别是基底节解剖晦涩难懂,今日写出部分内容与大家共勉. 基底节是皮质下核团,位于大脑半球的前部,丘脑的两侧.一般包括纹状体,屏状核和杏仁复合体.然而,近年来,狭义的定义为仅 ...

  • 解剖丨大脑半球~~

    ↓ 相关内容链接: 资源汇总丨颅脑解剖及相关疾病影像诊断 大脑半球外侧观,显示主要脑沟.脑回 大脑半球内侧面,去除脑干及透明隔 脑叶的分界和命名 左侧大脑半球水平切面上面观 颞叶和侧脑室下角的系列冠状 ...

  • 全面解读胼胝体解剖与常见病变

    全面解读胼胝体解剖与常见病变

  • 胼胝体发育不全、颅内脂肪瘤丨影像及临床诊断要点

    (1)胼胝体发育不全 术语 胼胝体和海马连合纤维部分或完全缺失 影像 矢状位和冠状位上胼胝体缺失 侧脑室庭部/后角扩大("侧脑室后角扩大畸形") CT上,侧脑室后角扩大是诊断的关键 ...

  • 成人胼胝体缺失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胼胝体作为大脑半球间主要的交流通道,约由2亿个轴突所组成,用于协调两侧半球之间语言.认知.运动和相互作用.临床加深对胼胝体功能的认知,有利于更好地研究大脑半球之间的信息传递和功能连接.胼胝体缺失(ag ...

  • 胼胝体病变的诊断思路

    来源:郑大三附院放射科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

  • 胼胝体病变的影像表现

    胼胝体(corpus callosum) 胼胝体病变在儿童及成人并不少见,随着临床机制的深入研究及神经影像的飞速发展,发现越来越多的疾病都会累及胼胝体.这里总结了既往能够累及成人和儿童胼胝体病变的病因 ...

  • 什么是鸡眼跖疣和胼胝体

    足部是人体负重最大的组织,承受着人体的全部重量,只有细心呵护我们的双足,才能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会发现自己的双脚出现皮肤增厚的小块,经常伴有疼痛,毛病不大 ...

  • 可能会漏的胼胝体发育不全

    通常,透明隔腔未显示,侧脑室增宽,前角外展,使双侧脑室呈泪滴样改变时都会让我们发现胼胝体发育不全,尤其完全缺如,典型则清晰,但是,侧脑室不宽,或一侧宽,位于近场显示不清时,而第三脑室上抬成为透明隔腔存 ...

  • 专家讲堂 | 胼胝体病变的诊断思路

    来源 | 郑大三附院放射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