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汉武都滥用民力,为何秦朝瞬间灭亡,而汉朝却延续几百年?

秦朝是我国第一个大一统王朝,秦始皇也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任皇帝。同时秦朝也是寿命较短的王朝之一,从公元前221年到公元前207年,短短十几年便走到了尽头。

究其原因,离不开滥用民力这条,正是由于沉重的徭役负担,最终引发了陈胜吴广起义,紧接着起义部队席卷全国,并最终敲响了秦朝灭亡的钟声。

但是到了汉朝汉武帝时期,同样是滥用民力,为什么汉朝却能屹立不倒,西汉、东汉前后蔓延400余年呢?

要解释清楚这个问题,我们从三个角度上来分析:

一、经济基础

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并没有很好地采取休养生息的政策,而是一边修长城、修骊山坟墓开通灵渠,另一方面任用蒙恬反击匈奴,不停发动战争。

此举不仅没有使得战乱后的生产力得到恢复,而且过度耗尽民力,最终导致了陈胜吴广的农民起义。

秦始皇推行“三统”,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统一货币,则显得很简单很粗暴,并没有适应秦统一六国之后的复杂的经济状况,和各国人民的生活习惯。

国库的充盈离不开开源节流之举措,一味的增流,却未开源,自然会造成经济崩溃。

反观汉武帝,在大力反击匈奴之后,虽然也是诸如讲排场、泰山封禅、祭祀等一些花钱的事。但汉武帝不仅会花钱,他也会赚钱,像任用桑弘羊采取的盐铁经营制,据史学家分析,这还是最早的国企。

除了会赚钱,还有关乎国计民生的土地问题,我们都知道由战国步入统一,最重要的一点就是铁器的推广,而铁器用的最多的就是耕地。

秦始皇让家家都把铁器都收起来,这在一定层面上,对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起到抑制作用。面对土地兼并问题,秦始皇听之任之,而汉武帝则是大力抑制土地兼并和打击地方豪强。

当然,汉武帝时期老百姓生活也是极度困苦,在经过了巫蛊之祸和晚年小规模农民起义之后。汉武帝也意识到了这个危机,能够及时刹车,继续采取文景之治中休养生息的政策。

除此之外,文景之治给汉武帝留下的家底也是非常足的,而且死后任命霍光为托孤大臣,开创了昭宣中心,恢复了武帝时期虚弱的国力。

二、上层建筑

秦始皇名义上统一了六国,对于六国贵族给予优渥的安抚政策,同时采用法家的严刑峻法来管制人民,但并没有形成太大的凝聚力。

只是秦始皇统一六国后,第一次建立大一统国家,大家的意识还停留在战国时期,并没有形成大一统国家的概念。而上天也没有给足秦始皇时间去融合,在其死后,六国贵族很快死灰复燃。再加上秦二世荒淫无度,很快各地贵族起义造反,项羽就是其中之一。同样秦朝的郡县制也没能得到很好的保留,像项羽的分封诸侯自称西楚霸,还有刘邦继位后采取的郡国并行制。

秦朝制度遭到两位霸主的摒弃,都可以看出,秦朝的制度并没有深入人心。

而反观汉武帝则不同,汉武帝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在他即位之前,人民已经认可了汉朝的正统地位。

而且即位之后通过一系列的措施,像更化改制,革故鼎新的元光决策,在思想上扭转了文景之治以来休养生息的黄老学说。其又采用了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而一举奠定了封建两千多年以来儒家的正统地位。

并且开设太学,采用察举制,大规模的搜罗人才,迁徙豪强,使得社会不安定因素降低。

另一方面,在汉景帝的七国之乱之后,接受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使得诸侯王越分越小,大大增强了中央集权。

此举使得各地的贵族失去足够的人民支持,从而失去了挑战朝廷的实力。

三、人民意愿

汉武帝消耗的民力,主要是用在了反击匈奴上,而当时的反击匈奴几乎成为了汉朝全国上下的共识和决心,他们都期待着一位有为的君主能够带领他们洗刷国耻。

这是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

那就是汉武帝在位期间开拓疆土,使得汉朝的疆域达到最大规模。

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一来可以增加税赋,像闽越等地,富得流油;二来因为土地变大了,手里也就有足够的资源去分配,阶级矛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缓冲。

除了顺从民心,开拓疆土,还有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汉武帝还学会了——等待。

比如在大修河渠的时候,就注意到在农闲的时候征发民力,这和汉武帝当初在上林苑狩猎六年和喜欢微服私访都是分不开的。

列举说了这么多,综合来说,其实就像隋炀帝和唐太宗一样,秦始皇做了很多事,汉武帝同样也做过,而与前者相比,后者都有借鉴的教训。

正所谓,前车之师,后车之鉴嘛!

四、法家和儒家

秦始皇以法家治国,焚书坑儒;汉武帝则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些都是在思想上加强统治,使得有利于统治者的学说四处传播,说白了,就是奴性。

但是法家和儒家有两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一个以“法”为中心,一个以“仁”为中心。再加上汉武帝经常因为没钱打仗,卖官鬻爵和花钱抵罪的事没少发生,像太史公司马迁就是因为当初家里太穷了没钱,所以才受了宫刑。

虽说于法不合,但从另一方面来说,倒也确实算是大赦天下,缓解阶级矛盾,给人民以另一种出路的一种方式。

五、年龄优势

或许相对于秦始皇,汉武帝刘彻还有另一个优势,那就是年龄,准确点说是在位时间。

秦始皇在位37年,可真正当皇帝的时间是11年,相比于汉武帝在位54年,实际执政48年。汉武帝当皇帝的阅历比秦始皇要丰富的多,那么作为的时间也同样要多得多。

且不论这个,汉武帝晚年在发现自己错误时发布了著名的轮台罪己诏,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能削弱阶级矛盾。

征和四年(前89)三月,他在出游东莱返回长安途中,对群臣说(《资治通鉴》卷二十二):

“朕即位以来,所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伤害百姓、靡费天下者,悉罢之。”

我们有理由相信,秦始皇在晚年的时候,同样也有后悔的心思,比如在临死的时候让赵高传诏给扶苏,让他回京为自己举办丧礼,是想让扶苏在自己死后实行仁政。

可他却没有料到,赵高会改诏,而汉武帝晚年同样也发生了巫蛊之祸,他们都太过于自信了,自信没有人能骗他们,也没有人敢骗他们。

所以人生在世,能够现在做,就不要留在以后做,用《大明王朝1566》中吕芳的一句话,我每天睡前都有一个习惯,就是把碗里的茶都给喝光,因为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活到明天。

如果秦始皇晚年能意识到这一点,迈出的步伐再小一点,再仁慈一点,休养生息,我想陈胜和吴广也不至于被逼造反了。

虽然秦始皇开创的秦朝十几年就灭亡了,但不影响他对中国的贡献,他能成为千古一帝,实至名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