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找到努力的动力?一个70后农村孩子走过的路,或许能帮到你

很多时候,我们对自己的生活境况不满意,想着要做出改变,心里也暗暗告诉自己:要努力!可结果往往是三分钟热度,明知努力后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生活,可就是坚持不下去。

出现这种:间歇性奋发图强持续性慵懒放纵的根本,就是没有找到自己去努力的真正动力。

怎么找到自己持续努力的动力源泉呢?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先分享同村的一个兄长,通过努力改变自己和一家人境况的真实故事给你。

在看完这个故事后,我们或许就能找到那股激发自己持续努力的动力了。

01

故事发生在20世纪90年代初,贵州的一个偏远小山村里。

说到贵州,很多人一句话就总结了: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

是的,虽然天上经常会下雨,但总是零零散散的毛毛细雨,加上到处是山的地貌,在那些年水利设施并不多的情况下,缺水就成了一些偏远山村的一种常态。

在那个时候,村民们总是靠天吃饭,雨水充足的年份,庄稼收成就好,遇到天干的年份,别说地里的庄稼,村民们的饮用水以及饲养牲畜的水,都成了大难题。

如果对这个场景比较陌生,建议去看看电视剧《平凡的世界》,有一集就是孙少安带着村民们去上游村庄“抢水”,后来又炸山蓄水。

90年代初,我们那个村庄缺水的状况和电视剧里的差不多。

缺水,就要想办法蓄水。

02

村里的牛大叔是个勤劳又精明的人,在农闲的时候跟外乡的人学着走乡串寨做点小生意,几年下来,他家成了村里的冒尖户。

牛大叔和牛大婶商量,把家里的积蓄拿出来,在自家屋外的空地上挖一口水池,这样天干的时候,用水问题就解决了。

一家人说干就干,牛大叔去办了相关手续后,7,8天的功夫,一口长8米宽5米高约2米的土坯水池就挖好了,正在牛大叔准备去市集找人拉沙和水泥的时候,村里的人“不约而同”的到了牛大叔家里。

他们以牛大叔挖水池挖到了村里的风 水为由,让他把水池填起来,而且是必须填起来,要不大家就不走了。

牛大婶见情况不对,站出来又吵又闹,还说要找相关部门来解决。有些村民心里开始嘀咕,打算离开牛大叔家。

这时,一个老者站起来就往水池走去,站在水池中:“你们要修水池,就把我埋里面好了。”说罢,直接坐在了水池里,抽起了旱烟。

03

这个老者不是别人,正是牛大叔的老爹,牛大叔结婚后,他的老爹跟着弟弟和弟媳生活。

这样一来,事情就很明了了。

村里的人,是在牛大叔弟弟和弟媳的煽动下来为难牛大叔一家的,由牛大叔的老爹带头,这事八九不离十,能成。

原来,牛大叔的弟弟弟媳看哥嫂的日子比自己过得好,心里不服气,特别是牛大叔的弟媳,这事,也是由她和村里几个闲不住的女人凑在一起商量出来的。

即便牛大叔再硬气,牛大婶再能干,总不能真的为了修水池,不顾自己的老爹吧!老人再糊涂,也是牛大叔的老爹。

于是,一家人只能含着眼泪把水池填平了事,而在填水池的过程中,牛大叔17岁的大儿子刚子(化名)哭得最为伤心。那年,他正上初三。

从那以后,刚子哥像变了个人,放牛的时候拿着本书,忙完地里的活手里还是捧着书。那些年的高中很难考,刚子哥以年级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县里的职中。

04

考上职中的刚子哥并没有像别的同学那样,学好专业课就好了,他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学习语文,数学之类的文化课。

他知道,为了他上学,父母又租了好几块地种上了,夏天的时候,父母从地里回家,都是月光替他们照亮大路。

父母看着孩子有出息,他们再辛苦都愿意,刚子哥不仅深深体会到父母的不易,而且,他永远也无法忘记,一村子的人围在家里,让父母把水池填掉的场面。

努力,就是为了替父母争口气,就是为了将来没人敢再随意欺负家人。

机会总会留给有准备的人。97年的时候,省里的一所理工大学招收了一批职中毕业班考试合格的学生,而刚子哥,是他们那届被省里那所大学招收的两个同学之一。

村里,也由此出了第一个大学生。

刚子哥上大学那几年,牛叔和牛婶虽然更辛苦,但他们脸上时刻都洋溢着笑容。

而今,刚子哥事业有成,他没有记恨当时围在他们家的那些人,但也不刻意去接近他们,是那些人教会了他:

若要别人看得起你,自己得先像个人样。

写在最后:

我不知道看完刚子哥的经历,你是否能从自己的生活中,找到自己必须要努力的理由了?

我们之所以没法坚持努力,大多是因为我们已经接受了自己当前的生活境况,认定了自己一生就是如此了,哪怕自己不愿意接受,也不甘心接受。

而事实上,我们只要用心去感受生活,热爱生活,就一定能找到让自己必须重新定义自己,必须努力去活得更好的动力。

我想,让我们的父母妻儿过上更好的生活,如果自己真的爱他们,这一点就会是激发我们持续努力最大的动力,更何况,我们内心深处还有别的事,想要做得更好!

最后,用路遥先生的一句话与你共勉:

命运总是不如人愿。但往往是在无数的痛苦中,在重重的矛盾和艰辛中,才使人成熟起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