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论道】以文化人的八个通道
一、以文化人,打开文化资源开发的通道
“文化”这个词在汉、英两个语系中都是培育、创造的意思。文化对于人的培育功能就是以文化人,化是动词,用文明的东西、文质彬彬的东西,有文采的东西和富有人性的内容与方式来改造人,使人变得越来越脱离动物的原始本能状态,越来越有品位。人力资源包括体能资源、技能资源、智能资源、文化资源四个方面,文化资源制约着其他三方面资源发挥作用的方向和力度,是支配其他资源的关键性资源。文化资源开发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建设组织文化,让员工在组织文化中得到熏陶,接受组织共同价值观;另一方面是提升员工个体的文化素质,丰富他们的文化内涵,从这两个角度同时开发文化资源,才可以使人力资源开发达到预期的目的。员工执行力的强弱决定着企业政策和措施落实到位的效果,执行力的基础是文化价值体系的力量,是文化的认同高度。因此,打开人力资源中的文化资源开发的通道,才能真正在企业形成较强的执行力。
二、深刻认识文化建设周期的规律,打开企业软实力形成的通道
文化建设的每个周期,分三步实现。第一,企业文化处在自发阶段,企业和员工不知道企业文化是什么,不知文化有何作用,不知本公司文化内容是什么,不知自己如何去做,这表明企业文化处在蒙昧自发阶段;第二,通过企业的文化教育、文化整合和文化实施,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形,让公司每一个员工都清楚公司文化内容,也知道自己在每个岗位上怎么做,就达到了文化自觉;第三,这种文化自觉坚持下去,天长日久,员工形成一种文化习惯和行为模式,一举手、一投足都是公司文化内涵的表现,这是文化养成,习惯成自然,达到群体文化无意识。每个周期发展的速度和水平,因企业文化实践力度不同而存在差异。企业家要充分认识和把握企业文化建设周期的规律,时刻清醒地把握住企业处在周期的哪一阶段上,理性的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三、建设两个共同体,打开心理契约的形成通道
有的企业建立企业与员工的利益共同体,其内容主要局限在物质利益方面,向员工灌输大河有水小河满的共同富裕观念,但是不太重视精神利益共同体的建设。利益共同体的全面理解,应该是在建立物质利益共同体的同时,建立起基于价值内涵和文化追求高度一致的精神共同体。告诉员工我们企业的愿景和目标是什么,愿景和目标实现后,员工将发展到什么程度,企业将发展到什么程度,个人职业生涯和团队使命间的紧密关系。要让职工感受到,企业发展后,不但会使自己有源源不断的物质提升,更有自身价值实现的机会。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作风和各种理念会加快员工社会化进程,这就是精神利益共同体的内容。在方法上,企业应注意公司和员工建立契约关系的时候,不要只签订物质、制度契约,还应有心理契约,物质制度契约写在纸上,按劳取酬,心理契约是文化认同、情感相通的忠诚承诺,写在员工心里。企业要对员工发展和未来负责,员工对企业要承担起忠诚的责任,这样企业遇到困难时职工才能和企业不离不弃,不出现离心离德的局面。
四、打破价值垄断,实现价值分流,打开本质平等通道
企业员工都有或高或低、或大或小的价值实现的愿望,最令人失望的是价值实现的通路被堵塞。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实现企业价值分流。所谓价值分流就是在价值指向、价值体系、价值分配的多样性形式上实现科学化,使每一个员工都能扬长避短,实现价值愿望的最大化。和价值分流相对的价值垄断,是组织将其成员的成才价值指向局限于狭隘领域,影响人的价值实现的多元选择和成才追求。
五、优化内部利益分配机制,打开干群和谐的通道
改革开放打破了平均主义,使生产力获得快速发展,但是也出现了另一种极端趋势,利益分化日益严重,加剧了企业干群之间的矛盾。当前的社会和企业亟需建立一个科学的分配机制,形成和谐、平衡的利益关系,这对企业全面、和谐、可持续发展是很重要的。我们承认能力的差距和利益分配的差距,关键在于这种差距拉开的科学公平的方式和科学比例。在建立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时,首先要确立利益分享的文化理念,企业财富过于集中在少数精英群体,必定日益激化矛盾冲突。
六、适应时代需求,转变服务理念,打开文化经营的通道
近年来,企业为客户服务时,在服务功能、服务态度、服务语言、服务手段、服务环境等形式上进步很大。这些都是基础性的工作,社会发展要求企业应该具有为客户创造价值,为客户创造新的生活方式的深层服务理念,要建立起具有个性特色的文化经营方式。
七、协调相关利益者的关系,打开竞合共赢的通道
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支持环保事业和公益事业,求助弱势群体的社会责任,股东利益和投资方资产的保值、增值,客户成本和产品价格的比例关系,与同行业竞争的方式,对供应商和代理商的让利空间计算,凡此种种,都是要顾及利益相关者的范围。企业获利时,同时要想到相关者的利益,“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利而先利人,与利益相关者的关系处理好了,才能打开竞合共赢的通道,建立和谐社会。
八、文化引领制度,立体综合应用,打开文化与制度融合的通道
制度是底线性的刚性规范,文化也是规范,是引领方向的柔性规范。有些公司领导错误地认为,文化建设是倡导性的可有可无的行为,制度是不能没有的规范。实践证明,制度与文化同是规范,只是发挥作用的方式不同。文化是企业重要的软实力,规范着人的行为,引导着人的追求,文化塑造企业伦理,文化也制约着企业经营的准则和发展模式,文化是比有形制度规范作用更长久的规范。两种规范相结合,才能取得相得益彰的效果。
本文摘自:《企业文化研究》
专家观点
企业文化本质特征是以人为本、以文化人、文化主导。企业文化之以人为本是从物本向人本的管理方式的转变,不是西方人文主义思潮的同义语。文化管理并不否认制度物质等要素的作用,只是主导要素由物转为人,反对制度物质至上论,强调激发员工的文化主体意识,尊重员工的文化主体性,建立全员高度认同的价值理念体系,引导员工的职业主动性和创造性,使企业成为充满活力的生命有机体。
——中国企业文化研究会理事长 孟凡驰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