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思维辨治妇科病

妇女经、带、胎、产等的病变,一般来说,是属于脏腑和奇经八脉功能失常,气血不和,冲任亏损所引起,因而在临床上多以脏腑辨证为主。

但《伤寒论》的六经辨证,既然是以脏腑经络为基础,在病位上有在表、在里、在经、在脏、在腑之分,在病性上有属阴、属阳、属热、属寒、属虚、属实之别,所以六经辨证同样可以说明妇女的病变,进而找出它的治疗规律,试分析如下。

太阳为六经之藩篱,主人身之表,当外邪自表入侵,首先表现的是头项强痛、恶寒、脉浮等的太阳经病,又称表证。

但太阳之腑,便是膀胱,如经证不解,邪热内传膀胱,邪热与水或血搏结,就有太阳蓄水证或蓄血证等之变。

妇女以血为主,其月经的病变,虽然有多种原因,但经者血也,治经不离治血,凡属瘀积引起的经行错后,少小腹硬痛,均可仿蓄血证之法施治。又太阳经脉分布在项背而统摄营卫,与少阴为表里,腰为肾之腑,背俞为脏腑气血流注之处,不仅太阳表邪可侵于项背,同样内脏的病变,也可以从项背反映出来。

如初孕之妇,由于胎气上逆,导致营卫不和而呕吐不止,每每用调和营卫之法而收功;屡次滑胎之妇,多有腰脊胀坠如折之感,治之当用温养冲任、固肾安胎之法。又太阳寒水主气,其见证以寒、水、湿为多。妇女的带下病,其原因虽多,但均以水、湿为主,治之多用温肾利水或扶阳化湿之法。婚后多年不孕,如属阳虚宫寒,每用温肾暖宫之法而收功。

总之,“背以太阳为主”,“心肺为太阳之里”,“太阳之根,即是少阴”(《伤寒论翼·太阳病解》)。太阳的病变,不仅局限于经脉,而且与脏腑气血息息相关,所以同样可以用于妇科病的辨证论治。

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燥金主令,病邪由表传里,病多燥热,故其症除以但热不寒、大热、大渴、大汗、便秘、脉洪大或沉实为主之外,由于其经脉行于人体前面,常伴有面赤、胸腹烦满等之变。

一般来说,阳明病为属里、属实、属热之证,但由于阳明为传化之腑,与太阴湿土相为表里,因而也有属于虚寒的,如226条:“若胃中虚冷,不能食者,饮水则哕。”243条:“食谷欲呕,属阳明也,吴茱萸汤主之”,便是胃阳虚弱,水饮壅塞,以致胃失和降的病变。

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而冲脉为血海,隶属阳明,凡属脾胃虚弱,气血不足而致月经不调者,每用调养脾胃,建其中气而收功。又妇女经前呕恶,头晕目眩,如坐船中,多因水饮不化,停聚中州,浊气上逆而致,常用温中化饮、降逆止呕之法,如吴茱萸汤之类治之。

胃为燥土,以和降为顺,如产后恶露不尽,瘀血内阻,以致胃失和降而燥实发热,大便不通,少腹硬痛者,亦可用桃核承气汤泄热通便、活血化瘀之法,从而收到大便通、瘀血尽之效。

总之,“阳明居中,主土也,万物所归”,不论阳明之燥热或虚寒,均可导致妇女的病变。

少阳分布胸胁,位居半表半里,以口苦、咽干、目眩、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脉弦等为主要表现。由于少阳与厥阴风木相为表里,内寄相火,故论中有经水适来适断,邪热内入血室,与血相搏,因而用小柴胡汤和解少阳,或针刺期门,以泻肝经之邪。

在临床中,凡是经行前后不定,胸胁苦满,乳房胀痛,或经行之时头晕目眩,乍寒乍热如疟状者,常用和解少阳、调理肝气而收到预期的效果。

总之,少阳主枢,能开能阖,凡半表半里,寒热错杂,虚实互见之病变,均可用和解之法,故小柴胡汤不仅为少阳病立,亦为其他杂病之宗方。

太阴湿土主气,病变为中焦虚寒,故呈腹满而吐、食不下、甚者腹痛、自利等一派阳虚寒盛、水湿不化的虚寒证。太阴内含脾肺两脏,脾肺气虚,不能宣化水湿,则不能食而带下绵绵;脾虚不统血,则导致月经过多,甚或崩漏;脾虚不升,则有胎漏之虞。故健脾调经,温中止带,益气安胎,均为临床常用之法。

总之,妇女以血为本,但有余于气,不足于血,太阴主内,为阴中之至阴,主运化水谷而为气血生化之源,妇女经、带、胎、产的病变,多与脾虚不运不升有关,故从太阴论证,从脾土论治,是极为见要的。

邪入少阴,总的来说,涵全身性虚寒证,以无热恶寒、但欲寐、脉微细等为主要表现。但少阴内含心、肾二脏,兼水火二气,故亦有“心烦、自利、呕渴”等的化热证。肾为作强之官,为先天之根本,肾气盛则太冲脉充盈,任脉通畅,月事以时下;反之,肾气亏损,则经闭不行或崩中漏下。肾主水,为封藏之本,肾阳虚衰,则水湿不化而形成湿浊带下,在孕妇则有堕胎、小产之变。

心为君主之官而主血脉,《素问·评热病论》:“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今气上迫肺,心气不得下通,故月事不来也。”心阳虚弱,不能生血通脉,则有经闭不行等之变。

总之,少阴为水火之地,证多寒热夹杂,其病变多在心肾二脏。肾藏精,心主血,精血互化,妇女以血为主,其经、带、胎、产的病变,均与心肾有关,故常用温肾扶阳或养血宁心之法。

厥阴为三阴之尽,是风木主气,其见症以厥、利为主,厥有脏厥、蛔厥、寒厥、热厥之分,利有热利、寒利、厥热下利之别。厥阴内含肝和心包,肝藏血而主升发,心包平时代心行事,病变时代心受邪。肝失疏泄,心神抑郁,均能导致月经、胎产等的病变,如肝血不足,则胎痿不长;心神抑郁,则月事不行;产时出血过多,精明失养则有血晕、郁冒等之变。总之,厥阴是阴尽阳生,证多寒热错杂,虚实互见,病情骤急而变化多端,故仿其法以治妇女虚瘀并见的产后病或变化无常的月经病,均收到满意的效果。

【病案举例】

例1:经行感冒

黄某,女,35岁,工人。1年来经行周期基本正常,色量一般,但每逢经行之时则感冒。现经行第一天,头晕,鼻塞,泛恶欲呕,肢体腰脊酸痛,苔薄白,舌质淡嫩,脉沉不浮。证属经行正虚,荣弱卫强,腠理不密,邪得乘虚而入,仿桂枝汤治之。归身12g,川芎、桂枝、白芍、生姜、炙甘草、大枣各10g。连服3剂。嘱以后经前服3剂,坚持半年,病不再发。

例2:经行发热

李某,女,24岁,已婚,司机。经行第三天,量多,色暗红,乍寒乍热,口渴,胸胁苦满,入夜加剧,脉弦数,苔薄黄,舌质红。此为热入血室之变也,拟和解少阳之枢,泻其邪热为治。柴胡、党参、花粉、当归、瓜蒌壳、南丹皮、大枣各10g,黄芩、竹茹、生姜、炙甘草各5g。3剂。

(0)

相关推荐

  • 让女生爱恨交织的那些事(二)

    原创 佰草风华 老板来碗独参汤 今天 || 上期我们了解到女生在月经期间机体的气血.阴阳.脏腑.经络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 这期我们就来聊一聊经期养生保健要遵循哪些原则?掌握住这些原则,才能让我们的 ...

  • 吻过中基 ——经络

    第四章  经络 经络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的组织结构,是人体特有的联络系统.经络总论第一节1经络的基本概念⑴含义: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运动全身气血,联络脏腑形体官窍,沟通贯穿上下内外,调节机体内各 ...

  • 『名医经验』班秀文:从太阳经辨治妇科病

    开栏的话: 清代名医周徵之曾说:"每家医案中,必各有一生最得力处,细心遍读,是能萃众家之长."但对中医初学者来说,如何从医案中解析名老中医的理法方药思路是一个难题.今有马继松.吴华 ...

  • 『名医经验』班秀文六经辨治妇科病

    前贤有曰:"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也".柯琴亦谓:"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 ...

  • 六经辨治妇科病 – 经方派

    前贤有曰:"病变无常,不出六经之外,<伤寒论>之六经,乃百病之六经,非伤寒所独也".柯琴亦谓:"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 ...

  • 《韩冰奇经八脉辨治妇科病理论与临床》:质朴不覆亮点,真金在字里行间

    导 读 中医妇科学是中医学中重要且富有鲜明特色的学科,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有奇经八脉辨证治疗妇人病的记载.奇经八脉辨证,以八脉为纲,从更高层次对脏腑与十二经脉进行联系.调节,体现了中医的整 ...

  • 韩百灵辨治妇科病经验

    韩百灵教授认为,疾病的发生与发展.治疗与转归是互相联系的,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运动的,它们是对立统一的整体,同中有别,注意从差异中求同,寻其共性,这正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独特之处中医妇科证候复杂多变, ...

  • 论从“冲任虚瘀”辨治妇科病 王成荣

    论从"冲任虚瘀"辨治妇科病 自古以来"妇人以血为本""妇人病多血虚"之观点,以"生产崩伤"致"数脱血" ...

  • 国医大师许润三辨治妇科病经验

    许润三 国医大师 国医大师许润三是著名中医妇科专家,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擅长妇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及治疗.本文为其临床治疗妇科病的几点经验. 出血期辨证应以脉象为主 综观各医家对崩漏的辨治,多以肾 ...

  • 基于数据挖掘《玉机微义》辨治妇科病证组方用药规律研究

    目的:对<玉机微义>中关于妇科病证的方药进行数据分析,探究明代医家刘纯的妇科学术思想及用药规律.方法:整理<玉机微义>中刘纯治疗妇科疾病的文献,使用Microsoft Exce ...

  • 班秀文:从太阳经辨治妇科病

    ⊙作者/王晓戎 马继松 ⊙编辑/中医书友会内刊编委会 导读:太阳之为病,不是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吗?和妇科病有半毛钱关系?那就看看国医大师的病案和评述,可能豁然开朗?正如清代名医周徵之所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