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做到这3点的人,才算读懂了《道德经》,领悟到老子的教化
有人提问:“读了《老子》以后,与世无争,没有奋斗的动力,严重影响到学习,怎么办?”
我当时简单回答:“如果,你真的想悟到《道德经》的精髓,先学习老子年轻的时候,把整个国家收藏的图书,都通读一遍,然后才悟道,绝学无忧。”
今天有时间,我静下来写一篇文章,详尽回答这个问题。真正做到这3点的人,才算读懂了《道德经》,领悟到老子的教化。
1、不争,是按自然节奏做好自己的事。
《道德经》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老子用“水”做比喻,水不争,是因为顺其地势而自然流动。
很多人读完“不争”,以为自己的为人处世,要做到与世无争。这只是字面的理解。
不争,不是消极,不是被动,不是不努力,确切地说,是顺势而为,不和别人去争,按自然节奏,做好自己的事。
比方说,在任何一个单位、团体和公司中,总有一些喜欢“争”的人。
我自己待在职场,也有十几年,有实践经验。长远来说,那些喜欢“争”而搞小动作的人,只是得到暂时的蝇头小利;真正得到提拔,或者出来自己创业成功的人,都是把精力全心投入到工作上,做好自己的事,而不是搞“人际关系的较劲”。
按自然的节奏,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没有东西可以遮住太阳的光芒,如果你很优秀,很有实力,别人自然看得见。
时来运转,与你的格局和能力相匹配的职权和财富,自然会追随你,来到你身边。这是不争而得。
2、无为,是为了无所不为。
《道德经》中,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老子这句话,要从2方面理解。一方面是“为学日益”,我们读书,工作,创造美好的物质条件,这些是“益”。
有了物质基础,才能养活我们自己。这是每个人都要做的谋生。懒惰的,生活不能独立的人,很难在社会存活。
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我们还要“求道”,才能满足精神的需求。
一个是物质文明,一个是精神文明。
精神方面,老子认为,“为道日损”,要做减法,“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现代人的精神压力,来自于想太多,忧虑太多,恐惧太多。
真正按照老子说的,给自己的精神做减法:少想一点,少忧虑,少担忧,去掉害怕、恐惧,不要胡思乱想,停顿大脑中喋喋不休的声音。
一个人减掉嘈杂,就能平息浮躁,得到清静以后,才能听到自己内心真正的声音,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知道自己要努力的方向,那么人生就不会迷惑,也不会忧虑,无忧无虑,就可以不带压力地做事,“无为,而无不为”。
人的精神世界,是清醒的,不惑的,无畏无惧的,持这种心态的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很好。
3、不辩,是因为已经觉悟。
人的觉悟,没有到达一定的境界,是喜欢辩论的。因为通过辩论,捍卫自己,反制别人,自己可以得到存在感和满足感。
然而,到达一定的境界以后,自然而然,就懒得和别人辩论了。因为,自己有了觉悟,悟到“二元世界”的普遍性:
有黑,就有白;有过,就有低;有善,就有恶;有聪明,就有愚钝;有过,就有错。
《道德经》中,老子把这种“二元”描写为:“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道德经》的内容是以教条的形式呈现的,作者自信有余,但反省不足,这一点就不如孔子做得好。孔子博学多才却始终敏而好学,五十多岁了还韦编三绝读《易经》。作为儒家学派的宗师,孔子为儒家的发展注入了孜孜求索的精神,而老子强调的是“道法自然”“无为而为”,对后天的反思和学习重视不够。
一个人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自我超越,一个学派、一个民族的发展也是如此。所以历史选择儒家而不是道家作为中华文明的主流学说,与其说它是统治精英的偏爱,不如说它才是社会发展更需要的学说。
《道德经》字里行间,留给人自主思考和理性思考的空间非常小。对比之下,以柏拉图和苏格拉底为主开启的思辨传统,非常强调开放的对话、探究和争辩,不仅激活了一代又一代思想家,也为后世科学、政治和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