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时期的风流名士,天下人共同的老师,黄叔度到底是怎样的人?

“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 ◆ ◆

来源 | 《世说新语》
文 | 也可自话
图片来源 | 网络

◆ ◆ ◆

《世说新语·德行》2

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时月,虚指一段时间;鄙吝之心则是庸俗小气之意。这一篇内容很短小,意思也很明了,周子居说:我一段时间见不到黄叔度的话,整个人都变得贱兮兮的。

周子居和黄叔度何人也?我们先简单介绍一下。

01

周子居

周乘,字子居,其人在《后汉书》一类的正史中几乎没有提及,反倒在《世说新语》一类的文学笔记中常见记载,从各种资料中得到的信息,大体上可以确定周子居这个人官很大,拜侍御史、公车司马令,也曾担任过泰山太守,政绩非常好,很受人民群众爱戴,并且此人从小就很聪颖,为官方面,不畏强权,交友方面,非黄叔度、陈仲举一类的人,都入不了他的发言,可见还是很傲娇而且颇有风骨的一个人。

据说有一次,太守李伥选了周子居、黄叔度等留人去参加考试,结果还没出行,李伥就死了,于是他们就留下来参加李太守的葬礼,李伥的妻子却说你们的前程重要,别因为葬礼而耽误了你们考试。周子居叹曰:“不有行者莫宣公,不有止者莫恤居。”就是说,考试还是参加葬礼,这是一个问题。要各具其人才是最好的解决方案。经过商议之后,六人决定,让周子居与另一人去考试,黄叔度等四人则留下了参加丧礼。

东汉民俗著作《风俗通义》讽刺周子居这种行为,说他“去丧即宠”,为了功名而不为师友守丧,是不孝、不知礼教的表现。而宋代笔记小说《五总志》又赞其“时人以为知礼”,这是完全相悖的两种说法,可见人生之不易,无论你处于何种考量,做出何种选择,在旁人眼中,总是有不一样的看法。

值得一提的是,《五总志》入《四库全书》,是后世帝王亲自批示后编选的著作,说明后世文人是认可周子居的做法的。且周子居的事迹入《世说新语》“德行”、“赏誉”两篇,其人在当时又颇具美名,从一定程度上似乎也能印证时人对周子居的看法,而《风俗通义》中“去丧即宠”的讽刺,大概率只是作者应劭的个人看法了。

02

王叔度

黄宪,字叔度,和周子居是老乡。

他出身贫贱,父亲是一名牛医,但此人的德行却是棒棒哒,好到啥程度呢,据《后汉书》载,黄宪同郡有个叫戴良的人,家境富裕,十分孝顺,而且乐善好施,经常帮助穷人,然而此人有一个不大不小的缺点——才高倨傲,这也没办法,人家身世背景好,自己又争气,稍微膨胀一下也不算什么大事。

但就戴良这样一个人,每次去见黄宪,都要精心整理仪容,生怕对黄宪有一丝一毫不尊敬,每次见完之后回到家都怅然若失的样子,他母亲就会问:“汝复从牛医儿来邪?”戴良回答说:“瞻之在前,忽焉在后,所谓良之师也”。

戴良这句回答,原是颜回为表达对老师孔子的崇拜时所说,评价之高可见一斑,而她母亲这句问更不得了,以至于“牛医儿”成了形容贫贱但有声望的人的专有名词。

那么,戴良为什么会用颜回来比喻黄宪呢?故事还要从黄宪十来岁说起:

十多岁的小黄,曾偶遇颍川名士荀淑,一老一少就这样清谈了起来,谈完之后荀淑当场就拜服了,对黄宪一口一个颜子地叫着。这个颜子,就是让孔子见一次跨一次的颜回。

在那个时代,颍川荀氏可是数一数二的高门大户,门生遍布天下,族人也是一个赛一个有本事,荀淑你也许不太熟,他有八个儿子,世称“荀氏八龙”,他还有个孙子,名叫荀彧,有个曾孙,名叫荀攸,熟悉《三国演义》的朋友,对这俩人应该不陌生吧,那可是真正的人中龙凤啊。

黄宪被称为“颜子”,这可不是小圈子里的商业互吹,而是天下公认,因为他的学识和德行,时人共誉其为“师范”。可以说黄宪的人生十分传奇了,也难怪周子居这样的名士会说,一段时间见不到他,自己就变得思想肮脏了,因为黄宪这样的天下共师,确实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足以让人驱除邪恶卑鄙之心。

03

以人为镜

在魏晋时期,名士风气盛行,人们都或多或少会有从行为举止方面,标榜自己“名士风流”的小九九,更有甚者在我看了,有些沽名钓誉的成分在其中(也许是我小人之心了)。然而正是因为如此,才更能显出周子居这短短一句话的难得——人人都争着自我标榜,他却自我“贬低”,说自己有“鄙吝之心”,要消除这种鄙吝之心,唯一办法就是见见黄叔度。

其实,这个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别人,同时也被别人影响着,但影响人的方法各不相同,有些人坐拥大量财富,他们凭借“首富”为人所知;有些人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们掌控着国家甚至世界的命运;有些人名气很大,一呼便有千百万粉丝响应;还有些人仅仅凭借内在的涵养和学识,也许他们都是牛医儿,开不起豪车、住不起豪宅,但他们能获得大多数人的尊重。

古人说“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黄叔度这样的人,就好比我们身边的一面镜子,内心的善与恶他们都可以映照出来,多与黄叔度们交往,如沐春风,在他们的浸润下,进入一种你从未达到过的崇高世界,你会发现自己的精神境界和自身价值,都得到了巨大的提升,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就是净化心灵。

————  / END /  ————

推荐阅读


(0)

相关推荐

  • 宅家抗疫之一起读书:《世说新语·德行·5/6》

    李元禮嘗歎荀淑.锺皓曰:"荀君清識難尚,锺君至德可師." 讲个字: 鐘:樂器,暮鼓晨鐘.石英鐘.夜半鐘聲到客船 鍾:酒盅.酒壺:計量單位:聚集:專注,鍾情(情之所鍾,正在我輩P75 ...

  • 058卷53 周黄徐姜申屠列传第四十三

    <易>曰:"君子之道,或出或处,或默或语."<上系>之词也.言贤哲所行,其趣异也.孔子称"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也".< ...

  • 魏晋风流:《世说新语》里的名人典故 2——东汉隐士黄宪

    图片源自网络 [原文]周子居常云:"吾时月不见黄叔度,则鄙吝之心已复生矣." [大意]周子居常说:"我个把月看不到黄叔度,内心的贪鄙悭吝之心就故态复萌了." 这 ...

  • 《世说新语》中常见的成语

    <世说新语>中常见的成语有很多,你在读书的过程中积累了多少呢?现在整理了20个供你参考,你还知道<世说新语>中的成语有哪些呢?请大家给补充上. 湛然不动:出自<世说新语& ...

  • 《龙文鞭影》卷三 七 阳 孔融了了 黄宪汪汪

    <龙文鞭影>卷三    七 阳  孔融了了 黄宪汪汪 孔融了了 黄宪汪汪 [拼音]:Kǒng Róng liǎo liǎo  Huáng Xiàn wāng wāng [人物故事]: 汉朝 ...

  • 魏晋时期最贵的30件艺术品

    在我国的文化发展史上,有三个特别阶段: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和民国时期,这三个时期都有个共性,就是思想大解放.文化大爆炸,思想自由开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这三个阶段之中,春秋战国和民国时期,我们都是 ...

  • 书法艺术自我之觉醒——浅谈魏晋时期书法思想史

    刘文林/文 [摘要] 艺术形式的表现与艺术品.艺术家,都与所处时期的思想史息息相关.密不可分.书法也然如此,解读书法艺术本身的同时还要更深层次去探寻书法艺术的源泉.因此,研究书法不仅要研究技法,更重要 ...

  • 竹林七贤 (中国魏晋时期七位名士)诗文大全集

    竹林七贤指的是三国魏正始年间(240-249),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人,先有七贤之称.因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一带)竹林之下,喝酒.纵歌,肆意酣畅,世谓七贤,后与地名竹林合 ...

  • 魏晋时期一篇雄文,道尽五千年的气度!

    2018-03-15 11:17 这是一本介绍魏晋名士的书.魏晋时期,指的是从我们熟悉的三国到两晋,大致可以分成三段,第一段是曹家人把持政权,曹操.曹丕他们家:第二段是司马家把曹家赶下台,建立了晋朝, ...

  • 在魏晋时期,人们日常交流的常用书体在魏晋...

    在魏晋时期,人们日常交流的常用书体 在魏晋时期,人们日常交流的常用字体,乃是草书,所以作为一种通行的字体,在读书人的群体当中,几乎无人不通,无人不晓,而对于当代人来讲,已经没有了这种交流环境,人们日常 ...

  • 为什么魏晋时期多书法圣人? ...

    汉字艺术大抵经历了:先秦-两汉-魏晋-隋唐-两宋-明清. 而魏晋则是一个重要的时期,它的成就影响了后世直至至今.其书家那是得用三尺香案当神仙一样供奉起来的.上书:奉天至圣至尊至神至仙之师. 咋就那多圣 ...

  • 魏晋风流,魏晋风骨,魏晋时期最贵的30件拍品

    在我国的文化发展史上,有三个特别阶段: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和民国时期,这三个时期都有个共性,就是思想大解放.文化大爆炸,思想自由开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三个阶段之中,春秋战国和民国时期,我们都是比 ...

  • 魏晋时期的中国神仙排名

    第一名:元始天尊 (法力超天,无所不能) 简评:三国时出现盘古开天辟地神话,盘古于是一举登上首位.不过这名字实在太土(据说是从苗族的盘觚神话中转来),所以著名炼丹道士葛洪替他取了个艺名"元始 ...

  • 东汉-魏晋时期铸对文五铢(朱)系统探徴【一】

    引篇里奉上的一杯杯香茗,饱含了我对铸对文五铢(朱)系列的致敬.因为,只有对古泉的敬与畏,才让我清醒的认识到,对于这些中古而来的主人,其散发的背后故事就如一杯茶一样,深邃而滋味万千,厚重而高山仰止.所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