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阴阳、五行和六经一体化思维模式的构建
傅瑞年
(固安县曲沟中医诊所,河北固安065500)
关键词:六经;太极;五行
中医理论的碎片化,思维模式的不确定性,被严重低估了其内在的严密性和一致性。尤其是阴阳、五行和六经被看做是单一的、孤立的概念,而导致了对中医基础理论的误读!所谓“医之为言意也”,是在强调医者需要建构切合实际的思维模式。
1认识太极
《文心雕龙》:“人文之元,肇自太极”。自古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昼夜交替就形成了主要的作息时间段。每从太阳将欲破晓开始,人们迎来了新的一天,就生活在白昼这个阳仪之内;每当太阳西下,以致夜幕降临以后,人们就生活在了黑夜这个阴仪之中。最大、最普适的阴阳莫过于此,这就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本意。〔1〕在阳光作用下,(包括大气层)地球每时每刻都在呈现出是一个阴阳和合体,用张载的话说就是“一物两体”的太极。〔2〕《周易》是人们公认的大智慧之作,其用(——)两横表阴,为阴爻,因在夜间有月亮和星星两种光映照宇空;用(—)一横表阳,为阳爻,因在白天只有太阳悬象照耀大地。在古人看来,日月星三光就是阴阳的大徽标。阴阳的所有奥秘在太极内均可表现得淋漓尽致。《周易·泰卦》把太极说成是“天地交而万物通”;《道德经》将太极看作是万物由生的“一”;《内经》更直接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圣人君子由“道生智”,〔3〕说得再明白一点就是“通乎昼夜之道而知(智)。”〔4〕“道”是自然秩序与自然环境的总和,也就是“万物通”的太极。这就说明,虽然太极名称是宋明以后才明确提出的,但这之前的古人早已具备了太极思维方法,只是所用名称不同而已。又如隋唐时期的杨上善,其在《黄帝内经太素》卷十九《知针石》注文中说:“从道生一,谓之朴也,一分为二,谓天地也。”太极概念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极星崇拜,也就自然成为了《黄帝内经》阴阳五行学说的窠臼。丢掉太极思维,使阴阳言之无物,丢掉了根!重拾太极思维,是当今中医学术兴起与长远发展的需要。
往往因为不以太极思维方法解读阴阳,才导致了各种对阴阳的误读!如《中国中医药报》于2016年03月17日,曾刊文《关于正确理解阴阳的几个问题》,该文把《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的“水为阴,火为阳”看成是“水凉到什么程度?火热到什么程度?可以用温度计测量并能精确到摄氏多少度”实际的水与火。并认为水与火可以“单独存在”,只有“当水灭火时,则水火共处一起”。君不见“应象”二字,说的是“象”,而不是实际的水火!请看张景岳的解释:“道产阴阳,原同一气,火为水之主,水即火之源,水火原不相离也。何以见之?如水为阴,火为阳,象分冰炭。何谓同原?盖火性本热,使火中无水,其热必极,热极则亡阴,而万物焦枯矣;水性本寒,使水中无火,其寒必极,寒极则亡阳,而万物寂灭矣。此水火之气,果可呼吸相离乎”?〔5〕由此可见,大论所指之水火,即生命界生命赖以生存的温度和湿度的极限!如果真有一天“当水灭火时”,突破了极限,那还不真的“万物寂灭矣”?!
2重新审视五行
古人提出“四象”这个概念,其实太极、两仪和五行这些概念,也都是阴阳变化在不同层次的“象”。“象”能反映阴阳的本质。所以《黄帝内经大词典》直接把“象”释为“气”。〔6〕
有昼夜而有天地阴阳,有寒暑而有四时五行。阴阳无时无刻不相见,阴阳无时无刻不消长。由于阴阳的和合与消长产生了四时寒暑的变化。在冬至节气,是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时间最长的一段时间,此时白天形成的阳仪面渐减至最小值,而夜间的阴仪面达到了最大值。这样,本应属于阳仪內缘部分区域被阴仪覆盖,阳至阴中,阴长阳消达到极致。夏至节气,昼长夜短,白天形成的阳仪面达到最大值,夜间形成的阴仪面渐减至最小值。当此之时,本应属于阴仪內缘部分区域被阳仪覆盖,阴至阳中,阳长阴消达到极致。当阳仪或阴仪达到最高值或最低值时,就会转化为向相反的方向消长。春天阳长阴消,是夏至达到阳气最盛的过度;秋天阴长阳消,是冬至达到阴气最盛的过度。所以《汉书·律历志》以太少表达四时阴阳的质与量,即静态之四象:
“太阴者,北方……阳气伏于下,于时为冬。”
“太阳者,南方……阳气任养物,于时为夏。”
“少阴者,西方……阴气迁落物,于时为秋。”
“少阳者,东方……阳气动物,于时为春。”
“中央者,阴阳之内……于时为四季。”〔7〕
原来,四象是静态的五行;五行是动态的四象。所以,黄元御直接说“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土为四象之母”。〔8〕象才是阴阳本质的表达。
2.1五行学说的缺憾:五行是阴阳的五种气态,五行与阴阳不能割裂分论。古人对四时与五行的重视已经到了无可复加的地步,但很少有人认识到它出身于太极,是太极的子孙,更很少有人去考虑它的支撑和连接。好在五运六气学说中有长夏土作为火与金(阴阳异质)的连接链,至于水与木这两个阴阳异质的象是怎样连接的,自古至今还没有一人能说清楚!怎样才能弥补这一缺憾?这不但需要具有颠覆旧有观念的勇气,更需要来自于洞悉自然而产生的智慧!
最值得称道的是衣之镖先生对五行学说的研究成果,他在《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校注讲疏》一书中说:“长夏属土说的五行配属,把长夏作为一个独立的季节,配属五行之土。长夏之季从夏至日至立秋日,共45天,占据夏季之后期,它与夏季有共同的气候特点,又有其不同之处。”这个时段“有包容春(木)夏(火)的意义”。
衣先生更认为,与长夏对应,从冬至节至立春这45天,“可以代表由立秋到立春日趋寒凉刚燥的特点,有包容秋(金)冬(水)的意义,与五行中之土地位类同,故亦可称为土季。”
故而“只有阴土、阳土各45日(包含在夏、冬两季)才符合一年四季周期各主90天(3月)的计算方式,只有阴土阳土合看,才具备一个完整的土的形象。”〔9〕
在一年中有两个时段,分别作为冬与春、夏与秋的连接链,这就是阴土和阳土作用。这真不失为智者之论!可有一点太可惜了,衣先生认为长夏是阴土,冬至以后是阳土。显然是受了后天八卦坤艮阴阳属性的误导,才得出了这样的错误结论!夏为太阳,也就是阳中之阳,刚到夏至岂有属阴之理?同理,冬为太阴,阴中之阴,时交冬至岂有属阳之理?此与自然之理相悖,不用多费笔墨,读者自可辨知。其实黄元御早已感觉到了阴土的存在。即所谓“己土东升,则木火生长。”〔10〕阴土在阴阳分界线以东,阳土在阴阳分界线以西才是正确的(见图)。
正本清源,才能走出世俗概念的误区,正确理解阴阳,尚须从太极图开始。太极图,在新世纪版《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叫做“阴阳互藏示意图”,取《类经图翼》“阴阳图”之意。怎样解决太极图的阴阳划界问题?人们普遍认为,是太极图S曲线把阴阳两判成阴阳鱼状,S曲线就是阴阳两仪的界线。所有不切实际的谬说根源都在于此!张景岳太极图的可贵之处,就在于以直线中分做为太极两仪的界线。在教材示意图中也暗藏着一条直线,把阴脐点和阳脐点外缘两个端点连接成一线,并将此线向两端延伸至图的外缘,就形成了阴阳的划界线。这条线一直隐没了千百年,今者画出,春光尽泄!当心!实际阴阳的划分不是以正南正北分界的,如果这样分界生不出符合实际的四象。这条划界线是顶端向右倾斜了22.5度,使正南为太阳,正北为太阴。这样,阴阳、五行和六经就能全部呈现在太极之内。划界线直穿脐点外缘,欲包阴脐点的阳鱼头部分就相当于阳土区域;欲包阳脐点的阴鱼头部分就相当于阴土区域。图中的这两个区域,就相当于二至以后的两个时段,分别已经到了小暑、大暑、立秋节气和小寒、大寒、立春节气。二土具有特殊意义,它能顺接阴阳,是当之无愧的“四象之母”。只有认识到土有二元,五行才无缺憾!
综上所述,四时生态链自然就形成了。阳仪:阴土(水土合德)生木,木生火;阴仪:阳土生金,金生水。水木之间,由阴土链接;火金之间,由阳土链接。它是一条四时生态链,更是一条天地生化万物的生命链!
五行之土有两大特性:一是土的中性;一是土的根性。自古人们只强调了土的中性,而忽略了它的根性。阴土为阳根,阳土为阴根,阴阳互根。阳生于阴,柔生于刚。不知阴阳互根的本意,往往开口便错。如有人大肆鼓吹“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只讲字面意义,而不顾下文的“以从其根”怎样去“从”,根本没找到阴阳的根,任凭怎样绕来绕去,最终仍不免“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11〕
2.2土有二元论为三阴三阳找到了落点:破解经典,读懂中医,最大的障碍莫过于“最费力的三阴三阳问题”。〔12〕恽铁樵也曾说:伤寒第一重要处为六经,而第一难解处亦为六经。有关六经的各种猜解,歧义杂出,不暇枚举。笔者也曾困惑了将近40年,而今一朝顿悟,颇有如解倒悬之感!
《素问·阴阳别论》在谈到经脉时提出“人有四经”,王冰释“经,谓经脉”。人体经脉纵横,为什么只限定为四经来讨论?岐伯为什么又说人的脉象“四经应四时”?分明是在告诉我们,人有四经,如四时有四象,四经与四象相应,如同脉象春弦、夏洪、秋浮、冬沉一样。也就是说,在自然有四时四象,在人体之四象称为“四经”。既然先有四经之名,那么三阴三阳叫做六经也是很确切的。再看看六经的具体名称: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原来,六经是在四象的基础上加上了阳明和厥阴。做为阴阳论说的词汇,阳明、厥阴唯医典所独有。《素问·至真要大论》:“阳明何谓也?岐伯曰:两阳合明也”;“厥阴何也?岐伯曰:两阴交尽也”。上文已说明,长夏包容木、火二象,即所谓“两阳”,长夏属于阳土,即木火二阳归藏于阳土而对应人体的阳明;冬至节气以后,小寒、大寒、立春时段包容金、水二象,即所谓“两阴”,是理所当然的阴土,即金水二阴归藏于阴土而对应人体的厥阴。在自然,阴土和阳土做为四时这个四象的链接和支撑;同理,在人体,厥阴和阳明担负四经(少阳、少阴、太阳、太阴)的链接和支撑。土有二元,才形成完整的六经。
3 须知阴阳存在两大系统
我们生在太极大环境之中,长在自然生态链中。经过世世代代的生息演化,可时至今日,我们对它的认识仍然存在误区和盲点。一是以日为周期的昼夜阴阳;一是以年为周期的四时阴阳。这两大系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我们一直只知其有联系,而不知其有区别。古佚方书《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中,将致病因素分为外感天行与五脏虚实,并分别论述了外感天行方、五脏补泻方的证治要法。证明从《汤液经法》时代,伤寒与杂病本来就是分论的,是张仲景更明确提出了伤寒与杂病的概念,并使其系统化的。《伤寒论》就是以日为周期的阴阳论;杂病论就是以年为周期的五行论。《伤寒论》通篇几乎对五行不置一词,而《金匮要略》开篇就先论脏腑五行生克是为证。
3.1日周期之阴阳:昼夜交替,形成太极,已如前述。其实不光是形成太极,每日地球都会呈现出四种形象,即四象。如果从太空看地球,早晨太阳初升之时,地球会呈现出少阳之象;傍晚太阳刚落之时,地球会呈现出少阴之象。这两种情景,就像在地球上看到的上弦、下弦月一样。月象的望与晦,就相当于中午太阳,为阳中之阳,以及半夜太阴,为阴中之阴。这样通过“俯察”(其实古人并没有俯瞰地球的能力,只是由月象变化而得出的),得知周日四象与四时很是相似。《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时之气使然……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是气之常也,人亦应之,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实际上,就是通过连续不断地周日四象变化,而形成了年度周期的四时。从冬至后开始,一个个周日小四象链接成螺旋上升的半圆弧,于夏至达到最高点。在夏至后,螺旋式的小四象呈现下旋趋势链接,形成下降的半圆弧,一直到冬至为最低点。这两个螺旋式的半圆弧本来就是一个相对开放的整圆,整圆的两端连接着上下两年螺旋端点。正因为日周期与年周期如此相似又相关联,也就决定了五行和六经也不能截然分开。
3.2日周期之三阴三阳:两大系统的相同点已如前述,不同点自仲景以降,至今尚无人问津!仅管有人早就发现了《伤寒论》的三阴三阳,已与《内经》有很大的差别,但其最终仍是没有找到差别的本源。明明有《伤寒论》六经病欲解时条文提示,我们也太漫不经心了!
9条:“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
193条:“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
275条:“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
291条:“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
328条:“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
272条:“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
以上这些条文,时辰有重叠和覆盖,医圣仲景旨在通过时辰把三阴三阳联系在一起,形成六经环链(而不是说刻板地某病对应某个时辰欲解)。关键看此环链的顺序结构,依时辰决定顺序的先后:太阳(南)—阳明—太阴(西)—少阴(北)—厥阴—少阳(东)—太阳。在上图中,阴阳对立统一,和谐包容;六经位置,井然有序,各有所司。由此可见,清代伤寒名家柯琴的六经地面说,完全支持此种立论。请看伤寒六经的具体含义如下:
太阳正当南方,午时丽日当空,飞龙在天之象,故有“青龙”之喻;阳气在上、在表,故有“阳旦”之名。〔13〕
阳明为何“居中”?《伤寒论》184条回答是“主土也。”阳明与厥阴形成阴阳的划界线,正当中位。阳土内含木火,为金水之根,主居西南申位。
太阴为最阴之地,每当金乌坠没,星月未现的黄昏之后,此际正当三光全晦之时,唯有太阴,舍此有谁堪当其位?太阴主居正西和西北酉戌亥位。
少阴位居正北亥子丑位。为何正北是少阴而不是太阴呢?太阴是三光全晦,是最阴之时;而夜半正是星月灿烂之时,故为少阴。
厥阴始于天将拂晓之时。厥者,尽也,即《灵枢经·营卫生会》所说:“平旦阴尽而阳受气”。阴阳既分,黎明将至,故以厥阴命名。阴土内含金水,为木火之根。
少阳位居正东,始于红日刚露出地平面一角之时。此情此景,《伤寒论》148条描述得非常形象:“此为半在里半在外也。”
六经,这个三阴三阳环链(见图),是医圣张仲景给我们提供的,难道仲景不懂四象这个阴阳常识,而把太阴、少阴错误颠倒了?回答是否定的!在地球,日月星三光就是阴阳的大徽标,以日周期三光的变化来确定阴阳所有的内涵,这就是仲景六经的奥妙所在。在以年为周期的四时阴阳中,太阴永远是正北,少阴永远是正西。
阴阳出自太极,五行也是太极的产物,三阴三阳是太极内阴阳的具体结构和变化的根据。阴阳、五行和六经都应统一于太极。
参考文献:
〔1〕 朱熹.周易本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62
〔2〕 傅瑞年.寻根太极识六经〔J〕,国医论坛,2014,29(3):6
〔3〕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24
〔4〕 朱熹.周易本义〔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8
〔5〕 李志庸.张景岳医学全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877
〔6〕 周海平,申洪砚,朱孝轩.黄帝内经大词典〔M〕.北京:中医古籍出版社,2008:794
〔7〕 赵洪钧.内经时代〔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175
〔8〕 黄元御.四圣心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3
〔9〕 衣之镖.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校注讲疏〔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9:113
〔10〕 黄元御.四圣心源〔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9:8
〔11〕 王冰.黄帝内经素问〔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9
〔12〕 赵洪钧.内经时代〔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171
〔13〕 傅瑞年.寻根太极识六经〔J〕,国医论坛,2014,29(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