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德鼎彝谱》中风磨铜到底是什么?宣德炉瓷器鉴定真知堂之一
宣德炉瓷器鉴定真知堂:
宣德炉文物是一个传奇。
这种明代宣德三年铸造的铜炉文物,后来备受文人墨客欢迎,乃至全国上下无不以铜炉焚香,道观佛寺,祠堂祖庭,皆以宣德炉为重。
焚香,本不一定是礼佛之事。南宋时由于朝廷重视海外贸易,东南亚盛产的香料大量被输送到我国,所以焚香一事逐步下沉,士大夫阶层国务之余,往往一炉清香,独坐观书,这个香炉就应运而生了。
其实这个香炉并不是南宋时期才有的,早在战国汉代就有熏香炉,一直延续到唐五代时期。香炉和熏炉的最大区别在于,熏炉有盖,盖上有眼,可以让香气散出来。早期没有香水,熏炉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熏衣,让衣服上有香味。大型熏炉一般用在宫殿或内室,大块的香料被焚,非皇室贵胄,大富大贵之家不能为。
故宫藏定明代宣德炉
宣德炉瓷器鉴定真知堂:宣德炉文物名气既大,仿冒则多。目前,喜欢玩炉的收藏者虽然尚不多,但它的文化底蕴和影响实在是广。宣德炉,景泰蓝,罕见的以朝代命名的手工艺品名称,可见其影响力而知名度。
专家有言,宣炉无真。此话有的朋友嗤之以鼻。我得说句公道话了,这话专家说的可能倒真是对的。为什么呢?因为宣德炉文物历史上都是铜合金,而在古代铜就是钱。再加上传说宣德炉中有金银贵金属,那么一旦出现战乱饥荒等事,宣德炉文物就没地方跑了。这事,改日再聊。
宣德炉文物的用料,有诸多传说,
宋应星《天工开物》曰:“我朝宣炉,亦缘某库偶灾,金银杂铜锡化作一团,命以铸炉。”
冒襄《宣炉歌注》曰:“宣庙时,传内佛殿火,金银铜像混而液。又云,宝藏焚,金银珠宝与铜俱结,命铸炉。”
王应奎《柳南随笔》云:“明宣德时,内佛殿火,金银铜像融而为一,遂命铸炉。”
明底款
宣德炉瓷器鉴定真知堂:因此,这些传说传播极远,现在不少人还称宣德炉文物内含银、金等贵金属,所以,质地特别细腻。这些皆系不实之传闻。对于宣德炉文物材质的鉴定,由于目前没有找到能确定无疑的断代器,所以无法做金相成分分析。只能从文献典籍中寻找当初的印记。
关于宣德炉文物的缘起与用料,《宣德鼎彝谱》一书有详细的记述:
“宣德三年三月初三日,司礼监太监吴诚赉出圣谕一道,敕谕工部尚书吴中:朕自御极以来。。。因见郊坛、太庙、内庭所在,陈设鼎彝,式范鄙陋,殊乖古制,是以深系朕怀。今有暹罗国王刺迦满蔼所贡良铜,厥号风磨,色同阳迈,朕拟思惟所用,堪铸鼎彝。。。悉仿宣和博古图及考古诸书,并内库所藏柴、汝、官、哥、均、定各窑器皿,款式典雅者,写图进呈,开冶鼓铸。。。钦此。”
这段史料极为珍贵,内部信息量大,所以基本上都录了。
故宫藏定明代宣德炉
宣德炉瓷器鉴定真知堂:这里只说宣德炉文物所用之铜,从文献可见当时用的是泰国(暹罗)进口的风磨铜,其色如同阳迈。
《宣德鼎彝谱》清册中写得很清楚,铸宣德炉的金属原料是暹罗国进献的风磨铜,赤金、白银都是作商嵌泥金、泥银用的,并不是说将金银一起熔入铜中铸炉。要知宣德炉的成分,只要弄清楚风磨铜是什么即可。因此,首先让我们来查考一下“风磨铜”一词。
明代陈仁锡《潜确居类书》“铜”条目中专门列有“风磨铜”一条,曰:“风磨,鍮(偷)跖(石),黄铜似金者。我明皇极殿顶名是风磨铜,更贵于金,一云即鍮鉐也。”
清代王棠的《知新录》中也有类似的记载;“鍮石出波斯国,世俗谓之风磨铜也。”
明宣德炉底款
宣德炉瓷器鉴定真知堂:陈仁锡是天启年间进士,所述皇极殿是明世宗嘉靖年间的事。宣宗宣德年用风磨铜铸鼎彝,世宗嘉靖年用来作皇极殿之顶,二者的格调是一致的,都反映了风磨铜不是普通之铜,乃是“黄铜似金者”。明代似金之黄铜(输石)肯定是铜锌合金。
这就是民间讹传宣德炉文物真品都是黄铜的来历了。那么什么是黄铜,什么是紫铜,什么是青铜呢?
紫铜,又称红铜,也就是纯铜。是从铜矿中冶炼得来的金属材料。铜质软,所以做不了工具,也很少做器物。
青铜,是铜锡铅合金,是人类最早使用的合金。加入锡,紫铜的硬度大幅度提高,可以做刀剑等利器,其他器物不在话下。加入铅,可使流动性变好,花纹更清晰。
故宫藏定清代宣德炉
宣德炉瓷器鉴定真知堂:黄铜,则是铜锌合金。现在的铜制品基本上都是黄铜。黄铜由于用廉价的锌代替了昂贵的铜,所以大行其道,成为今天铜制品的主流。但黄铜这种物质,由于锌的冶炼困难,在古代发明很晚。再由于黄铜色泽金黄,颇似黄金的颜色,在古代又被称为愚人金。很多丹士的点石成金就是点出了黄铜。
元人所撰《格物粗谈》谓:“赤铜人炉甘石炼为黄铜,其色如金。”明弘治中刘文泰撰《本草品汇精要》亦说:“炉甘石……今以点炼蟹壳铜而成黄铜者即此也。”李时珍《本草纲目》则讲得更明白:“炉甘石块大小不一……赤铜得之,即化为黄,今之黄铜皆此物点化也。”黄铜由炉甘石(即以碳酸锌为主的矿石,菱锌矿)点炼赤铜而得,可以肯定是铜锌合金。
故宫藏定清代宣德炉
宣德炉瓷器鉴定真知堂:再者,上文已述,明宣宗在给工部的圣谕中称这种用来铸宣德炉的“风磨铜”“色同阳迈”。
“阳迈”是什么呢?
《南史·列国传》第六十八载:“夷人谓金之精者为阳迈,若中国云紫磨者,”
《南齐书》上也有大致相同的记载。宋代李叻《太平御览》、明代陈仁锡《潜确居类书》、明代陈耀文《天中记》、清代谷应泰《博物要览》、清代厉荃《事物异名录》、清代爱新觉罗允禄《子史精华》等对此都有引述。《子史精华》简述曰:“中国谓紫磨,夷人谓之杨(阳)迈。”
那么什么是紫磨呢?是风磨之误吗?不是!
清宣德炉底款
宣德炉瓷器鉴定真知堂:紫磨,上品黄金。《水经注·温水》:“华俗谓上金为紫磨金。”乐史《杨太真外传》卷上:“上又白执丽水镇库紫磨金琢成步摇,至妆阁,亲与插鬓。”
由此可知,阳迈即为上等黄金。因此,色同阳迈之“风磨铜”当是颜色金灿灿如同阳迈(黄金)的金黄色铜,这就证明了所谓“风磨铜”应该就是黄铜而非红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