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阿姨的退休生活:这位65岁的老人,带着志愿队服务另一群老人
走进合肥市滨湖世纪城琼林苑小区,现代化高层楼房迎着阳光在蔚蓝天穹下挺立,绿树成荫,道路平展,水池清澈。到处可见嬉戏玩耍的孩童,休闲散步的老人。
在现代都市的高层住宅小区里,一幢楼三十多层,邻里相见不相识,大家“自扫门前雪”,已是心照不宣的事实。
可是,65岁的刘阿姨在小区散步时,却随处遇到熟人,老人们见到她,露出家人般亲热的笑容,兴高采烈地过来唠嗑。年轻人也都热情地和她打招呼。“有时候我散步得去小区外面,在小区里散步熟人多,聊起来走不动路呢。”刘阿姨笑道。
刘阿姨的名字叫刘芸,她的故事还要从退休说起。
刘芸是小区里最受老人欢迎的阿姨。
01
闲不下来的“上班”老人
刘芸从居委会走回家的路上,一位大叔热情地向她打招呼:
“唷,刘姐,上班回来啦!”
其实刘芸早就退休了,也不在居委会工作了。无论是之前在居委会工作还是现在的“上班”,都属于“居民自治”,完全是义务的,可刘芸一坚持就是八年。
刘芸今年65岁,身材高高瘦瘦,笑起来很慈祥,做事风风火火,总是一副操心的模样。
退休前,刘芸是合钢运输处机务一站道口甲班班长。由于工作认真敬业,1994年,她被发展成一名中共党员。
2011年,刘芸从老城区搬到滨湖世纪城琼林苑居住。2013年,城市居民自治、网格化管理方兴未艾,当时的网格书记杨梅找到刘芸,说想让刘芸帮忙筹备琼林苑和临林苑共同的居委会。刘芸想到自己的老党员身份,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一楼的入户大厅,用心的刘阿姨将它布置成温馨小屋。
于是刘芸成了琼临居委会筹备组的“刘主任”,至今居委会的五位“琼临大姐”仍然尊称刘芸一声“刘主任”。
来到筹备组时刘芸已经57岁,文化程度不高的她面对“居民自治”、“网格化管理”等新名词有些茫然无措。在杨书记的帮助下,她磕磕绊绊地掌握了微信、QQ等社交软件的使用,学会了电脑,在年终总结大会上脱稿发言……许多筹办居委会的想法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从她脑子里冒出来。
对刘芸来说,这是退休后开始的一份新工作,年近花甲的她在其中经历了充满挑战的“成长”。
“一开始让我脱稿讲两页纸,我吓坏了,后来不也都背下来了?以前在大会上发言手都抖,现在完全没问题!”她自豪地笑道。
在筹备组的努力下,志愿服务队、绿色小卫队、爱心花房、女人坊等社区组织渐渐有了雏形,刘芸带领的志愿服务队也聚集起最初的志愿者。
每天早上,刘阿姨都要穿上志愿者的马甲,到社区里走走看看。
2015年9月,居委会正式成立。当时刘芸已经59岁,因为年龄限制,她退出了居委会。但她不服气,“我身体很好,为什么不能为小区干点事情呢?”刘芸的志愿服务队里的志愿者都说:“刘阿姨,我们想继续跟着您干。”于是大家一拍脑袋,“就成立一个'刘阿姨志愿服务队’吧!”
“你看,这是我们的'logo’,”刘芸操着不标准的英文,指着志愿者红马甲上印的自己的头像说。
从此,刘芸以志愿者的身份继续活跃在居委会,凭着一腔古道热肠,把“刘阿姨志愿服务队”带领得风生水起。
02
温暖的大家庭
“刘阿姨志愿服务队”建立之初只有几个人,随着影响力扩大,如今已有20个固定队员,主要由社区内热心老党员、全职妈妈组成,还有许多不定期来帮忙的热心居民。
服务队从一开始广泛涉猎志愿活动到逐渐聚焦到小区“慰老”服务,对此刘芸有自己的想法。
“开始我们什么志愿服务活动都做,但发现不能兼顾好。后来我经常看到小区里的老人一个人在散步,了解到小区里有很多子女在外地的空巢老人,他们太孤单了,我就产生了专心做好'慰老’服务的想法。”
刘阿姨陪独居老人聊天散步。
从四处寻求资金支持,到承接社区公益创投项目,再到承接区级公益创投项目,刘阿姨志愿服务队在摸索中成长,开展了入户看望空巢老人、残疾家庭、腊八送粥、三九送姜汤、三伏送绿豆汤等邻里关怀活动。
在家访中,服务队了解到很多老人,尤其是农村来的老人,子女没有给他们过生日的习惯,刘芸萌生了举办长者生日会的想法。一个季度25位老人左右,每年办四次。迄今为止,服务队已成功举办了六场长者生日会,也联络了老人们之间的感情。
队员们在生日会前给老人送去精心制作的请柬,还悄悄找到老人的子女录制视频,在生日会上播放。
“很多老人看到视频激动得哭了,说:'哇,你们是怎么找到我子女的,太久没见到了。’我们这些策划者听了就特别开心。”刘芸说。
刘阿姨和志愿者为社区的老人们举办生日会。
一项项活动的成功开展不仅为服务队积累了经验,也扩大了影响力,获得更多赞助支持。很多单位纷纷找上门来合作。刘芸带着懂行的年轻队员与企业对接联络,为老人们争取更多福利,也赢得了社会对敬老服务的关注和爱心。
刘芸很注意听取队里年轻力量的意见,自己也曾经赴苏州、南京等地学习志愿服务管理的相关知识,刘阿姨志愿服务队正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
居委会办公室柜子里整齐放置着许多档案盒,里面是志愿者对接帮扶老人的信息表格和每月的走访记录表。在网格信息员的帮助下,刘芸带领服务队梳理出琼林苑70岁以上老人的信息,根据就近原则进行志愿者匹配,每月家访询问近况与需求,对特别困难的老人实行“一对一”帮扶。
刘阿姨工作起来一丝不苟。
“给志愿者分配住得近的老人,好处是天天散步时都能看到,也能随时去老人家里看看,哪天散步看不到老人了,就要打个电话问问,这样放心。”刘芸说。她自己“一对一”帮扶的对象之一是86岁的独居老太廖云桂,老人的老伴去世了,子女也都在外地工作。
刘芸常常打电话询问老太太的近况,如果哪天不接电话,她就要立刻上门查看。有一次老太太手机坏了,怎么也打不通,急得刘芸立刻跑到老太太家,后又帮忙把手机修好,这才放下心来。还有一段时间,散步时刘芸总看不到老太太,一打电话才知道老人一个人去了外地的女儿家。
下午,刘芸又来到廖云桂老人家,说是“家访”,不如说是亲人拉家常。老人长期孤独寂寞,见到刘芸格外激动,拉着她唠家长里短,从养花心得到日常保健,无所不聊。
“有时候家访老人,老人会拉着你说很久的话,这时候家里有事我也不忍心离开,这些空巢老人太孤独了,所以没事的时候我都会多来陪老人聊天。”
光阴飞逝,窗外流云渐次染上一层红晕,刘芸拉着老人的手站在窗前看花的背影轮廓,渐渐融化在微微金黄的夕阳中,宛如一帧定格的影像,那是只有一家人才有的温情。
03
哪怕我七八十岁了,这个队还会叫“刘阿姨”
从2015年9月成立到如今,刘阿姨志愿服务队已走过六个春秋。
建立之初,服务队也遇到过一些困难。当时通过网格信息员收集到老人信息后,队员们便上门挨家拜访老人,却吃了很多闭门羹,原因是很多老人不愿意给陌生人开门,这既出于安全考虑,也是都市高层楼房中邻里隔阂的常态。
“后来我们摸索出先给老人子女打电话,让子女和老人讲好上门访问的时间,再去拜访的方法。现在这些老人与我们都很亲热呢。”刘芸笑说。
“来,我帮你把脚放好。”
“刘阿姨志愿服务队”微信群人数从最开始的个位数,变成了现在的四十多人。越来越多的小区居民加入进来,他们说,自己也有年老需要帮助的一天。
有一次,刘芸在小区遇到服务队里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妈妈,她对刘芸说:“刘阿姨,等您过了七十岁,让我们也来服务您!”刘芸听了,既感动又欣慰。
“每个人都有老去的时候,在社会提倡敬老爱老是有必要的,这就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刘芸坚定地说。
喧嚣与冷漠,是钢筋水泥牢笼中人情隔膜的真实写照。近年来“老人死在家中无人过问”等新闻,为现代社会养老问题敲响了警钟。
对刘芸来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帮扶便是解决都市大量空巢老人困境的良方。
在琼林苑小区,到处可见聚在一起拉家常的老人,热心、有礼貌的年轻人,人人脸上挂着幸福、温暖的笑容,宛如现代都市里的世外桃源。
这个幸福感高、人情味浓的小区,或可成为现代都市社区的成功样本。而牵头办起这一切的刘芸,也成为小区所有老人心中亲切的“家人”。
小区的老人只要逮着刘阿姨,准要拉着她唠上一会。
当问到准备“工作”到什么时候时,65岁的刘芸笑着说:“你看我现在身体多好啊,只要身体允许,我就会一直干下去,你们年轻人不是说心态要年轻吗?我觉得我现在就还很年轻!”
她认真思考了一下又说:“哪天我真的干不动了,这个团队会换一个负责人,继续为老人们服务。但哪怕我七八十岁了,这个队还会叫'刘阿姨’,这是一个品牌,一种传承!” (文/清华大学张琳越,编辑/霖)
建辉基金会在安徽的合作团队在了解核实刘芸的情况后,提供了她的行善线索,建辉基金会的评审委员会经过认真审核后,于2019年1月将她列为“致敬行善者”的支持对象。希望善良的刘芸收到一份来自社会的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