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解读】涉县固新镇原曲村清泉寺外三组元明摩崖石刻赏析

“百丈丹梯”石刻群

——清泉寺一瞥
涉县河南店镇石岗村后,梵宇悬天,清泉扎地,石磴连云,古木迎风,古来多墨客骚人登临,偶有题记(或刻石),渐成文林书苑,蔚为壮观,俨然沙阳胜境(景)也。
山雨近日重游故地,觅其旧迹遗踪,归拢简析,链接同好,以附庸风雅,示就木之念淡而恋世好生之意浓也者!
石刻常见,如吾涉清泉寺后“百丈丹梯”(石蹬盘道)之上者少矣!一则易刻处未必风色佳,风色绝者未必石易刻;二则散落多而遗存少,群聚林林者尤为少也。
清漳右侧,石岗村后,“百丈丹梯”之上,可“四望山河”,可“坐吟”,可“小憩”,可“釆奇”,可“入妙”,可“仰天一长啸,万里清风来”。然,砂岩难刻字尤难刻寸字,是为经验者熟知。记忆中,第一次从这条“捷径”上青头卧云山,路旁大字书题也还是红色的,并未双勾阳文镌刻。后来,见刻制过了,心中隐隐作痛,山雨恋旧惜原,重本色。山雨也一直以为,刻制者初衷是怕日久书题真迹湮灭?如此,也算初心也善!山雨便心中释然。这一次专程上“梯”登寺,主要是为了考察“累通”、“净化”、“清碧”等历代寺名刻石原迹,想推证一下该名寺禅院始建年代。不想,山雨又生集中介绍之心,旨在避免大家错失涉县除中皇山“天下第一壁经群”之外的卧云山“涉县第一砂岩石刻群”更多的原始信息。
山雨将这些石刻遗存按年代分三组介绍:
第一组,元代。在一棺形巨石侧面,面朝县城方向。“青頭寺(这名未听过)記”;“東至古邊墙”;“南至金甲(黄色砂岩!这名没听过)嶺”;“西至邊?”;“北至高崖”。“维至顺(?正?大?疑似元代年号。若是至顺,即为1330年,比元统二年至少早一点)“元统二年(1334)”?不好说)地堖”;“黄樑山”(黄砂岩山梁?此名也未听过)。
据明嘉靖壬子岁(1552)碑载:该寺“前后梵室计三十余楹,古寨墙垣五十余里,僧房百五十间,居僧几百余众……”由此盛况推知,前边这几行刻记内容,字迹应是元代的(当时叫“青头寺”)。是为山雨所知,清泉寺中仅存元代文字刻迹,为孤品!这片文字,可以是天一阁藏明嘉靖抄本《涉县志》说“清泉寺……元元统二年(1334)建”的“佐证”(山雨并不认同此说,当时的边界范围己很大,周边边墙界线五十余里,不当是“始建”!)。
第二组,在古柏之下回处,面对韩王山“仙弈高峦”(仙人下棋)方向的,有一长方石,自嵌岩中,“累通寺記”;“唐曰净化寺”;“梁宋清碧寺”;“?朝清泉寺”;”岁次甲?”看字迹陈旧,驳落严重,与《青頭寺記》字迹有仿,但山雨也还不敢确定。这该是后人“初名累通寺”、“汉时建”的佐证?亦未可知。
第三组,“百丈丹梯”、“四望山河”,刻在最上一盘道转角处,同一巨型棱柱石上,面向下河郊,是“百丈丹梯”,上山迎面,很显眼。书写者名讳,小草书体,好象是“袁极堂”。“四望山河”,面朝上河郊,有前后款。前款“万历二十二年(1593)岁次甲午仲春吉旦”。后款“知涉县事亳州豫?亡(?!)明罗涛谨书”。这四个字,面北,应是有意思的,“四望”是大好“山河”,笔力千钧,字正势挺,浩气冲天!且,“望”字上“明”下“王”,如此书写,似乎别有意味。
据原河北省资深政协文史工作者史安昌先生讲,他八九十年代初次考察清泉寺时,此处尚有更多朱笔题记,如“坐吟”、“小憩”、“采奇”、“入妙”等。山雨也心疑,好象自己也见过,但这一次去,却没有了!上一次就没见到!但愿,这一次,只是山雨自已没有找到而已!!!
另,世纪之交,有人刻了个斗大的“禅”字,繁体隶变(?)。还有人刻了一首似有味(谓)似无味(谓)的诗:崇州清泉寺,梦醒双千年。日月照神州,大地换人间。(落款:江)另,其右,应是呼应刻诗刻的,“跨进2000年(落款:玉泉)”。这些,均在崖岩之底,不算有碍观瞻,但与古人的比,还是得承认,逊色了不少。
“百丈丹梯”起步处,又有现代人漆书大字“猛回頭”、“停仙居”、“回”等字样,虽也不算“添足”,但易给人以轻飘感。山雨劝自重的游客,还是手下留情,节省些笔墨的好!!!!!风月无价;山川若有恙,人心之疾患也!!!!!
山雨 辛丑玄月中浣 于古沙阳分所
作者简介:张海旺,河北神威律师事务所执业律师,家事团队团队长,研究生学历(西南政法大学法学学士、法律硕士)。学术论文主要有《谢方樽人格论》。业余喜爱地方文化研究,精考据,善长联词赋,颇有古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