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串城街的明清邯郸城不是赵都时的特大邯郸城 (王景春)
有人认为小小串城街的邯郸城,就是赵都邯郸城,非也!作为老邯郸人的我,有必要澄清事实,所以,我特用不同颜色在图中标注不同时期的邯郸城,使人一目了然而解开错误谜团;
上图中的绿色线,是战国时期的赵都邯郸城;综色线,是汉朝时期全国“五大都市”的邯郸城;红色线,是明清时期(现在串城街)的邯郸城。
一.赵国之都的邯郸城
赵国都城的邯郸城,包括:“赵王城”和“大北城”两部分。赵王城乃赵王宫城,由东、西、北三个小城组成。呈“品”字形。大北城是商业区的居民城。其范围;从赵王宫城东北的庞村起,到北边插箭岭(赵苑)的联纺路是西城墙;顺联纺路往东到曙光路口是北城墙,顺曙光路往南到贺庄村是东城墙;从贺庄村往西又回到到庞村是南城墙。共14平方公里,其中:大北城西北角的梳妆楼、插箭岭(赵苑)一带,是赵国贵族(图中之小城)和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及各国使馆区,一直往东延伸到“武灵丛台”,当时的邯郸城,是邯郸历史上城郭面积最大的大都城。
二.秦以后汉朝的邯郸城
秦以后,因受战乱和章邯对邯郸城的毁坏,便走向了衰败。从刘邦的儿子刘如意,被刘邦封为“赵王”后,便又大兴土木建设邯郸城,但城的面积大不如以前。汉朝时邯郸城的范围:从贸易街西口,顺浴新街往北,到望岭路西口是西城墙;从望岭路往东到纺织局医院是北城墙;从纺织局医院往东南到光明路直达国棉一厂中间,是东城墙;从国棉一厂中间向西穿过,到国棉一厂西墙外,顺贸易街一直往西,回到贸易街西口的浴新街是南城墙。汉时的“赵王宫”在蔚庄村西的'温明殿”一带。当时的邯郸城,远不及赵国时期赵都大北城的一半。但就是这样一座不如“赵都邯郸城”一半的邯郸城,人口也在40至50万之间,也是全国五大都市(洛阳、成都、临淄、宛)之一。
三.明清时的邯郸城
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朝的战乱,邯郸便从一个繁华的大都市,逐渐衰败成一个无人问津、最最普通的小县城了。并结束了她那繁华辉煌的历史,而成了“风萧瑟,繁华一瞬;空陈迹,一派荒凉人叹息!”的萧条景象。由一个繁华的大国都,衰败成;或属洺州、或属武安郡、或属磁州(磁县)、或属广平府(永年)、或属大名道(大名)管辖的、弹丸之地的小县城(现串城街的明清邯郸城)了,范围是;在丛台上往南有一段未拆的老城墙,顺这段城墙一直往南(顺城东街),到城南街东口(和平澡堂处)是东城墙;从城南街东口往西,过已恢复南门的西侧、国美电器西面,与陵西大街交叉处是南城墙;顺陵西大街往北,到丛台路口是西城墙;从丛台路往东过原市第一中学,到丛台公园北门往南,又回到了丛台处,这是北城墙。这就是明清时(串城街)的邯郸城,该城小的可怜,真无法与赵都大邯郸城相比,而令人叹息!
直到1906年,由于“京汉铁路”、“邯大公路”、“邯武公路”的陆续修通,邯郸才又依靠交通的优势,开始了新的复苏。特别是解放以后,毛主席提出“邯郸是要复兴的”,邯郸,才又步入了翻天覆地、飞跃地大发展,一跃成了“全国较大的城市”!但小小串城街的邯郸城,却成了明清时期留下的邯郸古城了,我们一定要珍惜和留住这一历史的见证!决不能再遭到人为的毁坏.
(作者;王景春,邯郸市西关街人,经济师,市作家协会会员,耄耋之年,) 2021年9月1日(农历辛丑年七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