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伴侣也没孩子,独居会很可怕吗?|刘雪华|伴侣

  大家有没有过一种体验:

  受别人邀请去做客,但自己不是很想去,又觉得不好意思拒绝别人的好意,最终陷入两难境地……

  最近刘雪华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代入感太强了,想一想都要窒息的那种。

  不过,明明是因为“社恐”上的热搜,很多网友的讨论重点却变成“刘雪华太宅了”,觉得她很孤独,更多人的讨论焦点,集中在她“独居”上。

  今天,我想来聊聊女明星“独居”这个话题。

  社恐的刘雪华,好真实啊

  是这样的,在一档节目里,刘雪华接到了节目中另一位90岁高龄的素人老爷爷的邀请,请她和她的室友们去他家做客。

  结果却遭到了刘雪华的婉拒,因为刘雪华真的很害怕“出门”这件事。

  本身宅女属性的刘雪华很怕出门社交,在电话中还临时发挥了一下演技,装作狗狗在胡闹而逃避掉了这个电话。

  看这个拿着电话都烫手的样子,确实是社恐本人了。

  其实能来上节目,刘雪华已经很勇敢了,这是她人生中第一次参加真人秀节目,也是第一次邀请人来到她的生活中。

  自从2011年丈夫意外离世之后,刘雪华就保持寡居生活十年了。

  每天都是同样的流程,醒来先是开电视。睡觉时开着屋内的电视,起来就开客厅的电视,每天24小时电视声不停。

  接着就是喂狗,弄完之后就坐在沙发上开始在平板上打麻将,或者是跟自己的姐姐打电话,这样一天就结束了,第二天又重复这同一套流程。

  不拍戏的时候就一直简居家中,做饭、遛狗这些都有阿姨帮忙,刘雪华本人连自己家的门都很少出去。

  按刘雪华自己的话说,录制节目期间出的门比她三年出的门都多。

  一个平时就做很少社交活动的人,一下面对外来的社交邀请,其实是很有压力的,所以她对朱爷爷的邀请第一反应是拒绝,也合理。

  可拒绝完之后,刘雪华又难过地哭了,因为她觉得会让发出邀请的朱爷爷很没面子。

  这也太真实了,纠结又无助的刘雪华,简直是社恐本人。

  可代入自己,你可能还会想一个问题——

  独居多年,会变成像刘雪华一样“社恐”,动不动就陷入emo吗?

  独居真的有那么多问题吗?

  刘雪华录个节目出的门比之前三年的都多,她节目播出期间,上的热搜也比以往的都多。

  因为大家实在太惊讶了——

  怎么独居是这个状态?

  首先,是有和“外界脱节”的可能。

  刘雪华用智能手机用了五六年,只会两个操作,就是打电话和接电话。不说网上购物和点个外卖这种“高难度”操作,她连给别人回个消息都不会。

  一切智能化的设备都不会使用。电视她也是只会开和关,要是有人不小心按了别的按钮,她就不会用了。

  但这根本不是独居的问题,有多少和家人住在一起的爷爷奶奶们都玩不转这些设备……

  第二个问题,也是大家关注最多、代入感最强的问题:孤独。

  常年独居家中,不与外人接触,连家人都会担心刘雪华会不会陷入孤独甚至是自闭。

  之前也曾有朋友特别关心她,经常说要把她拉出来玩,还有朋友专程从台湾、从香港飞过来找她出门玩。

  但刘雪华本人就是一个不爱出门的宅女,就算不独居,她也不爱出门。结婚后,她基本是老公到哪里她就跟着到哪里,走到哪都要带着老公的合影;

  在生活中本来就不会用电脑,也不会数字产品,都在依赖老公,这是她的个性导致的,除了最亲密的人之外,她确实就是不喜欢和外人接触。

  再一个,是大家觉得“细思极恐”,未来可能出现的:健康问题。

  年纪大了,老了没人照料,独居生活最常被说的一句话,就是“一个人在家里不小心摔了一跤都没有人”。

  包括节目里刘雪华也有说过,再过十几年,自己会考虑是不是要住到养老院里去,别的不说,起码在医疗这一块能有一个保障。

  这样直观的记录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冲击,不仅仅因为她是一个女明星,而是——许多人在刘雪华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人和人生而不同,有的人爱热闹、渴望社交、对着满屋子人会有发自内心地满足;有的人“社恐”,不愿意建立太多亲密关系,在“深宅”的环境中感到无比舒适……那是喜好不同,并没有哪一种更合理,或者在真正意义上更“健康”。

  你说她不会用电脑,不会点外卖,但实际的情况是,她有保姆、有司机,煮菜洗衣打扫卫生等家务方面什么都不需要担心,出门也有接有送。

  连遛狗都有专人去遛的有钱姐姐,根本不需要担心这种问题。

  你说她孤独吧,她每天会和住在香港的姐姐通起码两通电话,哥哥嫂嫂也会定期给刘雪华打电话。

  这样和谐有爱的家庭关系,怕是比住在同一屋檐下还天天都吵架要好得多了。

  相比起来,这次拒绝老爷爷的邀请,更像是刘雪华自己的个性问题。首先她就害怕陌生的场合,但是对方是一个年纪大的老爷爷,善良的刘雪华又担心,自己的拒绝会让老人家觉得没面子,才会难过得哭了。

  像刘雪华自己也提到,当时只是录节目有点疲倦,才陷入了一瞬间的EMO,不过自己也很好奇爷爷的生活,挣扎了一下还是决定赴约。

  所以说,有钱有闲的姐姐,独居有什么不好吗?

  当然,快乐独居的前提是——你可以驾驭孤独。

  现代人对于“孤独”的态度总是很矛盾,又畏惧,又想亲近。我们手捧《瓦尔登湖》的时候,感慨月朗星稀的夜晚,对着窗边的风发问:“瓦尔登,是你吗?”是多么浪漫的生活。可用不了几天,又对约不出来的闺蜜谆谆教诲:“你这样不合群是不对的”……

  这很有意思,驾驭孤独其实是一种能力。文艺片里那种固守内心,在孤独中自洽的状态被认为很高级。可在现实中,社会将那些享受孤独的人视作异类。

  我们的文化里,可能存在某种固执的潜意识,认为“一个人”代表着可悲可怜。人生的凄苦不过“鳏寡孤独”……哪怕是金銮殿上的皇帝,若为独夫,终不免凄凉。

  但是,“孤独”与“凄凉”并不能总是划等号。

  古人爱“热闹”的根源在于人作为群居动物的社会性,而现代社会之所以能够被称为“文明世界”,正是因为它越来越支持人作为个体的自由发展。

  你说,现在的电视机左一个遥控器右一个遥控器,别说老人不会用,就是年轻人也要被弄凌乱,这些问题,年轻人可以找资料解决,老年人不也可以问邻居、亲人解决吗?求助的过程,其实也是社交的过程。

  所以我认为,所谓文明,它应该能够包容一些“反直觉”的东西。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的的李密是真的凄惨么?守书生之微志,奉祖母之终年,千古高格,他选的路上只是没有太多人,但并不凄苦。

  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时候,你会可怜他孤独么?樊锦诗在敦煌与新婚丈夫分居19年,青灯黄卷,皓首穷经,她也是“一个人”,但你能说她凄惨么?

  普通人畏惧黑暗,害怕孤独,这都可以理解。可是“一个人”并不因此就是负面的,我们做不到完全和社会割裂,但依然可以享受独处、驾驭孤独。

  说到底,不合群本身并不是一种罪过,深宅也只不过是另一种生活方式而已。

  人有属于自己的生活节奏,也有权利选自己要走的路,这从来也不是什么值得指责的事情。

  她需要走出舒适圈吗?

  因为刘雪华一个人住的缘故,很多网友就开麦了:“姐姐快找个人嫁了吧”、“没有孩子没人照料就是惨”……舆论颇有种“拯救深宅”的倾向。就连节目里的年轻人,也会反复试探(态度小心翼翼),刘老师要不要稍微走出一下舒适圈呢……

  撇开节目效果不论,这种“还是XXX比较好吧”的态度或许没有主观恶意,但确实造成了社交压力。

  刘雪华是颇有名望,经济也宽裕,下了节目,指着鼻子批评她宅的人恐怕不多,但生活对普通人可就没那么小心翼翼了——

  你为什么不去应酬,你为什么不加班,你怎么就不懂事……现代都市里的年轻人或多或少收到过这样的指责。

  为什么“社恐”和“精神芬兰人”成为许多人的标签?因为大环境中漂浮着某种呓语,说“社交牛逼症”才是对的,就像小时候会有人把你拉到亲戚面前表演节目一样,成年人也会被强行拉入某个情境中:“来,打破一下舒适圈”。

  根本就没有人问,为什么非要打破舒适圈呢?真的是打破了才能收获更多吗?

  不是的,所谓“破圈”更多是一种上位规训,和生意场上喝酒很像。老板说:“你喝了这杯酒,给你1000万的单子。”并不是因为喝酒能让你交货质量更好,喝酒只是表示你服从了他的规则,如此而已。

  想想,有些歌手歌唱得够好了,去参加歌唱节目,还会被人要求“挑战一下欧美大歌”。但这种破圈真能帮歌手提升歌唱技巧么?让小嗓歌手去唱大歌真会有好效果吗?甚至观众也不需要某些所谓的新鲜感,只是节目需要她“打破一下舒适圈”。

  所以很多时候,打破舒适圈成为一种惯性,一种无目的的行为。仿佛只有让人不舒适,事情才会变得更好。其实没有必要。

  一个民谣歌手完全可以只唱民谣,除非他自己愿意尝试别的风格。只要能够自给自足,照顾好生活,宅男宅女有权不出门,哪怕宅到天荒地老。

  人们努力是为了舒适,而不是相反。

  像刘雪华这样有能力驾驭独处的,一个人生活没有什么不好。

  事实上,如果你足够留意刘雪华的过去,就知道,她曾经在爱情上狠狠地付出过,也尽情享受过最好的爱。

  无论热恋时还是婚后,邓先生都会对她以诗词传情,曾奋笔写下“共白首,开天涯辽阔,比翼双飞”的誓言……她也说,要给老公生一堆小孩。

  可惜一直没能如愿,在结婚即将满12周年时,邓先生却不幸坠楼身亡。

  深爱的人逝去,那么大的苦痛,刘雪华是靠自己熬过来的。演过许多角色,经历过坎坷情路的她,现在已经能淡然面对一切,甚至可以勇敢地把自己六十多岁的独居状态展现在外人面前,这本身就是一种“走出舒适区”了。

  而能这样继续积极地生活着,也是因为她有强大的内心,能驾驭孤独。

  所以,大家真没有必要对诸如刘雪华,或者不想改变现状的人要求什么,一些经济条件还不到位的年轻人,反而可以以刘雪华的“孤独自由”为目标,再努力一点,力求进入自己的舒适圈——

  看,每天听着电视声醒来,又在电视声中睡去,不用忧愁点什么外卖,不也是一种快乐吗?

  E姐结语:

  我很喜欢《诡秘之主》中窥秘人的格言:“为所欲为,但勿伤害”。这在现实生活里也是适用的。

  所谓“文明社会”,是划定了法律和道德的框架,但不干预个人生活的细节,马克思所描绘的“自由王国”中,没有预留给上位规训者的位置。

  当社交日益成为负担,会有越来越多的人逃离复杂的社会关系。这些年来,人们发现年轻人在逃离春节、酒桌、逃离几乎所有的传统社交,这并不是“传统缺失”,而是过于沉重——

  “有编吗?有房吗?有孩吗?”,老家三问单独看都只是某种关切,交织在一起的时候,却形成了一种“主流如此,你为什么不同意”的隐形压迫。

  大流并没有问题,有人认为除了大流之外的所有选择都是病态的,这才是问题。我不知道多少人真正思考过这个道理,所谓长辈权威和年纪、性别都不绝对相关,更多时候,权威压迫来自于以上位姿态和“为你好“为由对个人生活的干涉。

  “独居”是一个选择,它有自己的弊病。面对独居者,人们天然会有担忧,那是善意的。但个人的物质条件和现代社会的生产力进步,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这些问题,它并非一种“病态”。

  而成年人的基本权利之一,就是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一个人并不总是凄惨的,真正的善意,是尊重和包容那些“与众不同”的选择。世界在变,选择在增加,“更多社交”从来也不是人生的必选项。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