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不再做“旅游达人”
写作、生活、诗和远方
那天看见有人推荐乔丽华的这本《朱安传》,甚是好奇。
对于鲁迅我们从影视剧知道的很多,但我自己则是很惭愧,因为除了读书时课本里那几篇经典,似乎没有系统地阅读过他的文集,对他的印象最深的,就是《秋夜》里的描写:我家院子有两棵树,一颗是枣树,另一颗也是枣树。
这种在小学语文作文里会被认为病句的文体,却影响我至深,我觉得最简单又隐晦的描写莫过如此,其中深含的看不见的故事很多。
就如在诸多悼念亡妻的诗句中,我最爱《项脊轩志》里的那段: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简单的叙述一件事,却是百味在心头,比惊天泣地的吟唱,更来得委婉动听。
回到朱安这本书,其实书不是我想要推介,看传记是比较乏味的,但又不可不看,可以挑一些精彩的片段来看,我想说的是朱安这个人。豆瓣上对于这本立传分数不高,有人觉得书名哗众取宠,但作者经过史料收集和梳理成文的奉献是可以肯定的,毕竟作为鲁迅的原配的朱安,所存的资料太少,能整理出来需要花费很大力气。
如果说这位伟大的女性成就了鲁迅,可能有些人会为许广平抱不平,但作为封建女德的守护人,在被遗弃的同时仍然担负起一个贤妻的责任,照顾周氏的母亲,管理家庭事务,虽然她的一生看似悲苦,作为鲁迅背后的女人,或许她自己反倒不觉得,一个女人,作为女人可能不成功,但做人未必不成功。
鲁迅将朱安称“礼物”,可见在鲁迅心目中,她虽不如妻那般贴心,但至少是有分量的,这种分量应等同于亲人或长辈,虽无爱情,却有尊敬。
诗意里的处世哲学
中国有三大处世奇书,书名都起的非常小清新,《菜根谭》、《小窗幽记》、《围炉夜话》,每一本拿在手中都感觉是要隐世独立的样子。
我家中只有《小窗幽记》一本,平时用来练字时摘抄,今天则是推荐我还没到手的《菜根谭》。
估计书名念书的时候就背过,那时候一些文学常识常常要死记硬背,即便知道《菜根谭》,也大多是误以为教人怎么种菜的农用文本,一本当时过目即忘的书,没想到隐藏着这么多的智慧。
如今这本书被奉为企业管理的典范,但细读品味,却还是能读出许多诗意来。比如那句: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你会想到什么?必定是字面提到的花开花落与云卷云舒吧。
但是沏一杯茶慢慢品味,却又领悟出另一番深意来,这就是古代思想最让人痴迷的地方,文字里不会有现代文章那般直接,让人在意境中体会处世的哲学,其他两本亦有同工之妙,修身养性,何须隐居山中,把这几本书的每一句话,深深理会,便是得道高人了。
为何不再做“旅行达人”
昨天跟朋友小聚,提起我不再做旅游达人的种种,本来想写一个长篇解释,但又觉得有点欲盖弥彰。
其实换一种身份,不过是换一种生活方式,没有褒贬,既不是找到了别的更可观的生存门路,也不是对旅游达人身份的不屑。
人的一生有很多成长的阶段,每个阶段对自己的定义都不一样,不然怎么会感受到成长的乐趣呢?我目前所处阶段,是需要更多时间静下来思考的阶段,而不是四处奔波看世界和玩世界的阶段,这是不做旅游达人的最直接的理由。
但不做旅游达人不代表不旅行,是旅行的方式变化了,旅行不再是任务,也不是交作业,而是换一种姿态读书。正如我前两天读余华的杂文,他也旅行,他去以色列,去意大利维罗纳,并不是发现哪里有好吃的有好玩的东西,他在旅途中感悟到的关于人性的概念,是我做十多年的旅游达人也感悟不出来的。
当然,不管是旅行还是摄影,开心便好这种佛系心态,我也是认同的,但在我这个年龄阶段,我不会这么做罢了。
所以,于我而言,关于旅行,不要去天花乱坠要成为环球旅行家背包客,别人还没认定自己就给自己冠以太多的名号。
你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个会思考的人,接下来才是去领悟世界,由此你感受到的就不只是这个地方哪家酒店的床舒服哪家馆子的饭最香这些表面的东西,而是赋予它更多历史和文化的印记,包括经过你的思想过滤后你带着问题去这个目的地而得出来的“恍然大悟”。
说回旅游圈的怪异,旅游达人的门槛越来越低,我们这些早期在新浪博客里辛辛苦苦写文章拍照片混出来的“老人”,早已经挡不住后来者的势头,身在江湖,身不由己,这也是每一个圈子普遍的现象。
旅游已经成为人们的普遍生活,真的走遍世界的人,或许从未公开发表过任何一篇游记,那些刚进入达人圈子以为通过套路可以把数据做得越来越迷惑的年轻人,抱着要干一番大事业的心态准备在旅游网红这一块大蛋糕上切一块,只是很多有脑子的客户已经不再追求假大空的数据了,据我了解他们开始想在达人那里得到切切实实的回报,而不是几百万阅读量播放量这样的空头支票,这回可让网红们苦恼了,僵尸粉如何能转换成购买力这真是一个世界难题啊。
所以在没有被淘汰之前,及时空仓,是多么明智的一个选择。我在新书《生活,总会给你答案》里也有阐述类似的观点,那时更早一些,说明能及时抽身低空飞翔,尽快找到踏踏实实的目标,对你的人生非常重要。不知道很多朋友了解如何靠旅行赚钱的操作套路后,是不是对自己朝九晚五的工作更加热爱和尊敬,是不是对自己辛苦攒来的度假旅行更加珍惜呢?
对此论题,大伙儿有疑问的可以随时留言讨论,毕竟每个人的感受不一样,每个人的努力的付出也不尽相同,当然也有混口饭吃的无奈,我都认同,所以不想深入去揭伤疤,适可而止,也就解释一下自己最近的状态和心情。事实上,真正不想旅游不想玩遍全世界,皆因年纪越来越大走不动了,那句话叫什么来着,“得不到,就假装不想要。”就是我的写照,我觉得具有这种阿Q精神也蛮好的,至少我现在看见别人今天在马尔代夫明天在巴黎已经无动于衷,这种定力,修炼了好几千年啊。
最后有一句话:旅行不是治愈系,生活才是。明明是自己做一顿美美的早餐就能把好心情挽回,非要花几万块钱去一个你对它并无太大欲望的景点,何苦跟钱过不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