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度预习和认真听课,如何平衡?

未经允许,请勿私自转载,否则视为侵权!
正文共:3073字 6图
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文:恬妈
图:网络
全网都在说李云迪,我对他了解甚少,就不做任何评论了。人生路漫漫,一个公众人物的起起伏伏对鸡娃大业的影响约等于零。不过,李云迪事件,倒是让我想起罗翔老师说的“要爱具体的人,不要总是想着爱抽象的人”,现深以为然。
言归正传,今天聊聊大家经常困惑的“预习”和“听讲”的问题。
在小一开学之初,我就强调过预习的重要性,也一直坚持陪孩子预习,我本想通过预习来提高听课效率。结果后来我们出现了上课不认真听讲,跟同学讲话的问题。这些被打脸的感觉,着实让我头痛。
最近,经过我的多方调整和自我反思,我终于把预习和听课之间的逻辑关系捋顺了。今天迫不及待分享给大家。
开展预习和认真听讲的目的:向课堂40分要效果。
提到课堂40分钟的重要性,我想没有人会反对吧。小学阶段,一节课40分钟,老师在40分钟之内会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讲授新知,还会练习巩固,拓展运用。如果严格按照这个流程进行闭环授课,那么孩子对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分神,都会影响整节课的吸收效果。
所以很多学校会用一周甚至半个月的时间,帮助小一新生建立和养成认真听讲的习惯。而我今天想结合我们的经验,跟大家分享一下预习和听课之间的逻辑关系。
一,适度预习
之前在一小开学一周了,聊一聊语文的预习和复习中写过小一语文预习的思路,近两个月,我们也一直按照上述步骤预习的。不过,这段时间因为都在学拼音,所以预习思路略有调整。
题外话:我们在大班期间已经初步学完了全部的拼音,我当时的想法是能读一些简短的拼音读物即可,没有进行过多的书写练习。
因为拼音有一定的基础,预习的过程相当于复习,可我又不希望过度预习影响上课效果,所以多次调整了思路,最终找到了“适度预习”的平衡点。
说到预习,大部分家长把握不好度,容易形成两种极端。
有些家长拿着教材全解给孩子预习,面面俱到的给孩子过一遍。孩子“预习”后觉得自己都懂了,所以上课可能会不认真听讲。也有可能家长讲解不到位,或者与老师讲解的有出入,反而影响孩子的理解。
所以该如何理解适度?这个看起来有点模棱两可的词。
我对适度的理解是:让孩子理解第二天上课的基本内容,在预习的过程中能发现一些问题,并带着问题去上课。
因此对于拼音的预习,我按照以下三步进行:
第一步:猜一猜,明天老师会教哪几个拼音?
先不打开书,用提问的方式鼓励孩子思考。(适合拼音有基础的孩子,如果拼音零基础,可以用“今天学了什么拼音?我们看看明天会学什么拼音?”)
这一步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复习了上一课的拼音,思考了下一课可能会写的拼音,一举两得。
第二步:看一看,明天要学的拼音都有哪些内容?
当孩子回答完第一步的问题后,再让孩子打开书,一起来验证答案是否正确。
同时,让孩子逐个朗读第二天将要新学的拼音,检查孩子对该拼音掌握情况。(没有拼音基础的孩子,家长可以教孩子读一遍新的拼音,也可以通过拼音小程序听一遍将要新学的拼音)
无论是让孩子自己读,还是家长教,都需要孩子能正确读出拼音即可。
第三步:想一想,哪些拼音你还不熟练?
在第二步进行的过程中,家长可以观察孩子,哪些拼音掌握的不够熟练。
在孩子朗读完拼音后,让孩子自己思考:哪些拼音还不够熟练?对哪些发音还有疑问?觉得自己读哪些拼音比较吃力?
上述问题,家长不必急于解答。让孩子带着这些问题去听第二天的课,第二天晚上再就这些问题做讨论。
以上三步,是我们每天预习拼音的标准步骤。孩子虽然在学龄前学过拼音,不过通过这段时间标准化的预习,跟着老师节奏一起学拼音,孩子对拼音仍持有较大的兴趣和积极性。
(通常第一步之前,还会有一个前情提要步骤,我放在认真听讲环节详述。)
二,认真听讲
这是我第二次写“认真听讲”的话题,确实是经历了孩子从不认真听讲到认真听讲这样一个转变,老母亲内心都颇为激动。
提到认真听讲,尤其是小低年级,普遍有两种原因。一是课内知识太简单,孩子都会,所以没兴趣听。二是孩子年龄稍小,自控能力有限,很容易因为新鲜感或者其他小朋友的影响而不遵守上课纪律,不认真听讲。
两种原因导致的上课不认真听讲,需要用不同的方法来引导。我分别谈一谈。
1,我都会,所以我不认真。
对于有基础的孩子,面对新鲜的小一,认真听了几堂课以后,发现原来小一学的知识都是自己会的。
这种情况下,孩子很容易因为上课内容过于简单,而不自觉的分心。东看看,西看看,通过寻找一点新鲜感,来满足对小一的好奇。
这种情况下,就要通过预习和复习相结合的方式来帮助孩子。
我们可以跟孩子这样沟通。
家长:今天你们语文课学了什么内容?
孩子:学了复韵母。
家长:哦,那是昨天晚上咱们预习的复韵母吗?
孩子:是的,就是ao,ou,iu。
家长:那太好了,今天老师怎么教你们记住这几个复韵母的?
孩子:老师按照课本的内容教我们一个个朗读,然后还教我们怎么书写复韵母,最后老师还让我们想一想,周围的同学谁的名字上有今天新的复韵母。
家长:哇,老师果真有办法,妈妈(爸爸)都想不到这么好的办法。
孩子:我们老师教的很仔细,我之前分不清iu和ui,今天一下子就会了,再也不会出错了。
家长:你们老师可太棒了,肯定会很多知识和方法,以后要多跟老师学哦。
孩子:嗯,我会的。
这样的对话,我家每天都在进行,我每天按部就班的询问当天学的内容,适当的调整措辞,引导孩子将课堂内学到的东西反馈给我。有时候孩子描述她上课思考的问题,以及做的笔记展示给我。
这样的互动多了,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善上课听课习惯,不仅会解决预习时的问题,偶尔也会有新的问题,课后问老师,寻求答案。
我常对孩子说:可能有些知识妈妈以前跟你讲过,但妈妈不是小学老师,你需要听你们老师更专业的讲解。你上课认真听讲学会了,回家你就可以告诉我,妈妈跟老师讲的有什么不一样,老师是不是有更多好的方法?因为妈妈也想进步。
2,不是我不想听讲,是同学影响我
这个理由可能是真的,也可能是孩子为自己的开脱。不管怎样,我都会当做是真的,告诉孩子正确的处理方式。
孩子年龄小,自控能力有限,容易被同学影响,在我看来是很常见的事。关键在于家长如何引导孩子去面对这种影响。
我一直向孩子强调:上课不认真听讲,学不到知识,吃亏的是你自己。同时,如果身边的同学总影响你,对你也是考验。看你有没有足够的自控力去面对别人的影响。
在给孩子讲道理的过程中,穿插一些名人事迹或者自己的真实经历,让孩子感同身受,触动孩子内心深处的那根弦,让孩子不知不觉的提高自控力,提升上课专注力。
每天我都用聊天的方式跟孩子沟通她在学校遇到的各种问题,当发现孩子上课听课习惯有好转,可以逐渐不受同学影响时,我就会吹爆彩虹屁,给她足够的自信和继续坚持的动力。
也正是在讲道理,摆事实,谈经历和彩虹屁的多重影响下,老师反馈恬恬上课态度明显好转,专注力有显著提升,已经不容易受其他同学的影响了。也正因此,我也才敢跟大家分享我的心路历程和我的经验方法。
综上,预习和听课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借力的。孩子刚上小一,会因为环境的变化而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果我们仍像幼儿园一样,习惯性的见招拆招,不做问题的系统梳理和规划,那么可能会产生其他连锁反应,问题也会此起彼伏,接二连三。
通过我现有的小学家长经验来看,小学跟幼儿园的教育环境,学习方式,人际交往等区别太大,家长也要及时调整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思路,不能一尘不变的用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去面对小一的孩子,家长和孩子双方尽早进入小学状态,要在保证学习质量的前提下,尽快找到让家长和孩子都能接受的平衡点。
愿我的分享,与你有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