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应物《​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世事波上舟

每天晚上有一次唐诗日课,提前预习的功课。
初发扬子寄元大校书
韦应物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归棹洛阳人,残钟广陵树。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公元763年,韦氏被任命为洛阳丞,在乘船离开广陵赴任洛阳的时候,对元大校书非常怀念,于是写了这首诗寄给他。这一年也是安史之乱被平定的一年。唐代宗李豫在位。唐朝实行两都制,洛阳为东都。安史之乱后,朝廷的重心从洛阳又回到长安。天宝十五年(756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奔蜀,韦应物流落失职。乾元二年(759年),韦应物生活贫困,开始立志读书,一度在太学读书。那么在公元763年去扬州之前,韦应物旅居扬州,与元大相交。这个时候大概在27岁左右,他在22岁时中进士。
这一首诗,就是他离开好友,去洛阳赴任,写给好友的一首离别诗。这是一个年轻人,惜别年轻人(可能)的情形。这两个年轻人,关系不是一般地好,“凄凄去亲爱”,哎呀,也会有唐人才会写得这么“肉麻”啊!“泛泛入烟雾”,船开始向洛阳开去。“凄凄”、“泛泛”,诗人的心情低落,不舍,还有一种不定,不安定。似乎对于远方洛阳,充满了忧愁。诗人在忧愁什么呢?难道仅仅是不舍得自己的朋友吗?
“归棹洛阳人”,这说的是自己。“残钟广陵树”,透过不断远去的树木,传来寺院的钟声,那个寺院可能留有不少诗人与友人的回忆。
唐人与友人分离,那种感情,真的不知是夸张,还是啥。你看李白与汪伦离别时说: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总觉得,唐人有时候这个情感啊,有些过头。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知音虽难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分开了又如何呢?为什么这么黏糊呢?不粘不滞,相忘江湖,多好!
“今朝此为别,何处还相遇”,韦应物或许过于玻璃心了,一个落魄的曾经的公子哥啊,好不容易遇到一个惺惺相惜的朋友,真的不舍得离开啊,这世道这么乱,我们还会见到吗?
我们细细去感受,可能并非这份朋友之情深到了不可分离,要死要活的程度,而是诗人对这个世道的恐惧和不安,或许安史之乱,对当时的士子们打击太大了,特别是这样一个“青稚”的年轻人!
对,年轻人啊!二十七岁左右的样子,可能真的是太年轻了。
感情含不住,藏不住,我就要说出来,直直白白地表达出来,就肉麻了,咋了!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这个年轻人对未来充满了担忧,好不容易遇到一个能给自己带来身心安顿的人,结果又分开了。
他二十岁开始志于学,未到而立之年,还没有找到生命的安顿之处,心随着世事动荡,也总是不安,在哪里可以安得住呢?这首诗歌里充满了真情、真心,这也是思无邪之大义。前行的路上,如何“安得住”呢?这是年轻的韦应物在发问吗?这是每一还没安顿的人要去探寻的。去寻得生命得以安立的的东西,这样的生命就有了方向,有了活力。虽然“世事波上舟”,总是充满变数,但是呢,每个人可以找到自己身心得以安住的地方。
(0)

相关推荐